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XNKIAC
创刊于 1958 年 (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编 委 会
    » 数据库收录
    » 获奖情况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编辑办公登录
作物学报1962 Vol.1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创刊词
作物学报    1962, 1 (01): 1-1.  
摘要1570)      PDF(pc) (449KB)(1315)    收藏
建国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作物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作物学会自1962年起创刊《作物学报》,以反映我国作物科学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研究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丰产田小麦叶色“青、黄”变化的初步研究
汪宗立;薛淑偷;聶毓琦
作物学报    1962, 1 (01): 2-18.  
摘要1662)      PDF(pc) (3701KB)(1029)    收藏
在小麦丰产田中,观察到叶色出现“青、黄”节秦变化:由“青”转“黄”,再由“黄”转“青”,“显黄”出现在拔节期。叶色变化决定于当时植株上层叶片的生理年龄与生理状况。此种有节秦的叶色变化与产量形成有密切联系。返青期的“青”,在于增加物质积累,巩固分蘖,增加成穗率;拔节期的“黄”,促进物质向新生器官调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3. 小麦——偃麦草杂种夭亡与不孕问题的探讨
李振声;陈淑阳;李容玲;刘冠军
作物学报    1962, 1 (01): 19-26.  
摘要1631)      PDF(pc) (1930KB)(906)    收藏
小麦——偃麦草杂种夭亡与不孕现象是多式多样的,表现在各个发育时期,概括可分为九种。其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它受亲本遗传特性的制约,又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因个体发育的年龄等而有变化。作者认为,采用以下四种方法配合使用,是克服小麦——偃麦草杂种夭亡与不孕的有效方法:1、在选择适合性强的杂交亲本的基础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4. 新疆冬小麦引种规律的初步探讨
冯祖寿
作物学报    1962, 1 (01): 27-34.  
摘要1405)      PDF(pc) (1681KB)(2579)    收藏
引进品种的生育期和其原产地分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布在与新疆同纬度地区的品种生育期较为适中;自新疆以北地区引进的品种过于晚熟;自新疆以南地区引进的品种较早熟。抗寒能力在引入新疆以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而抗锈特性则有明显的变异。引进品种在条件良好时具有较大的丰产能力;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较地方品种的适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5. 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制造杂种的研究
杨允奎;杜世燦;段光辉
作物学报    1962, 1 (01): 35-42.  
摘要1285)      PDF(pc) (2065KB)(858)    收藏
作者获得了玉米雄性不育及具有恢复力的品系,并利用它们制造出杂交种.雄性不育特性不仅是受细胞质遗传的影响,而且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受细胞质与细胞核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6. 稻穗发育过程及其控制途径的研究
吴光南;张云桥
作物学报    1962, 1 (01): 43-52.  
摘要1471)      PDF(pc) (2065KB)(2772)    收藏
在对稻穗发育过程的观察中,发现稻穗并不是最高只能有二次枝梗,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较高次枝梗。作者认为,以控制稻穗大小为目的,对稻穗的发育期可以划分为三期:①第一次枝梗延续期;②第二次以上枝梗和颖花分化延续期;③颖花退化期。实验结果指出,在茎的生长锥分化前后追施氮肥可以增加一穗颖花数和减少颖花退化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9)
7. 低温培育对棉花一些经济性状的影响
蒋克明
作物学报    1962, 1 (01): 53-60.  
摘要1426)      PDF(pc) (1498KB)(1990)    收藏
通过棉花在低温条件下培育,获得了一些有希望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早熟性提高、苗期耐寒冷、株型趋于紧凑。采用连续早株选择,可以克服在低温影响下纤维变短、衣分降低的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水稻无机矿质营养的研究
崔澄;樊萝康
作物学报    1962, 1 (01): 61-66.  
摘要1441)      PDF(pc) (1365KB)(969)    收藏
作者用水培的方法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缺磷的影响,结果证明:幼苗期缺磷的影响最显著,表现出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因此,栽培水稻在幼苗期及分蘖期充分供应磷肥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9. 淮北平原的新石器时代小麦
金善宝
作物学报    1962, 1 (01): 67-72.  
摘要1577)      PDF(pc) (1496KB)(1013)    收藏
1955年,安徽省博物馆在毫县钓鱼台的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的地层里,发掘出炭化小麦籽粒。根据测定和考据:1、这种小麦可能是属于古代小麦T.antiquorum,Heer。的一种;2、据推算,远在四千多年以前,在我国淮北平原就有小麦栽培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
10. 田间试验缺区估算的新方法
杨守仁
作物学报    1962, 1 (01): 73-75.  
摘要1441)      PDF(pc) (443KB)(1061)    收藏
<正>在田间试验中,特别是在规模较大的试验中,由于种种原因常有个别试区不能作为分析的根据,甚至无记录可考。为了补救起见,过去三十多年来已发表过不少研究报告,企图在不得已之中,估计所缺试区的理论数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1. 中国作物学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和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
作物学报    1962, 1 (01): 76-76.  
摘要1325)      PDF(pc) (832KB)(1062)    收藏
中国作物学会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于1961年12月20日至28日在长沙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正式成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苏联冬性硬粒小麦的选育
Φ.Γ.基里钦科院士
作物学报    1962, 1 (01): 77-80.  
摘要1349)      PDF(pc) (805KB)(785)    收藏
<正>苏联的国内市场和出口都需要大量的硬粒小麦。硬粒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软粒小麦高2-4%。硬粒小麦可加工成优质的通心粉、面条和碎米,因此苏联第二十一次党代表大会在七年计划中提出要大量增加硬粒小麦的产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13. 国外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现状
综合摘译
作物学报    1962, 1 (01): 81-84.  
摘要1877)      PDF(pc) (1572KB)(1044)    收藏
<正>现代植物生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各种反应。它是现代耕作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目前国外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工作进展很迅速,随着精确的测量仪器、放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4. 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品种特性遗传传递规律和亲本选配问题
蔡旭;刘中宣;张树楱;杨作民;王琳靖
作物学报    1962, 1 (02): 85-96.  
摘要1573)      PDF(pc) (4867KB)(1295)    收藏

1、不同亲本的早熟性遗传传递能力强弱不同。早熟亲本的作用较大,但也不应忽视晚熟亲本的作用。可以根据亲本抽穗期平均数估计后代抽穗期的大致范围。2、抗病遗传中存在着量的关系。作者提出可以用苗期反应作为衡量亲本抗病性传递能力指标的看法。3、回交、复合杂交的方法,可以克服某些亲本材料特殊不良性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6)
15. 籼粳稻杂交育种研究
杨守仁;沈锡英;顾慰连;曹淡君
作物学报    1962, 1 (02): 97-102.  
摘要1607)      PDF(pc) (2644KB)(948)    收藏
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研究已进行了十一年。从理论上研究了结实、一般性状、杂交优势和水陆两用等问题,认为籼粳杂交育种可以作为水稻杂交育种途径之一。目前较好的籼粳水陆稻杂交后代是“两用三号”,它可以水陆两用,在一定条件下并能高产。此外,在应用再生的方法克服不稔性、培育再生稻的技术、根系的比较研究和应用快速繁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9)
16.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问题的初步研究
朱光焕;潘才暹;龚胤昕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03-111.  
摘要1423)      PDF(pc) (3331KB)(879)    收藏
自交系配合力的高低和单交种产量有密切关系。由配合力高的自交系组成单交,其产量也高;反之则低。自交系配合力乃是能遗传的特性,并在自交二代后已基本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17. 哈尔滨田间条件对大豆主要生态性状形成效果的初步研究
王金陵;祝其昌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13-118.  
摘要1390)      PDF(pc) (2004KB)(2581)    收藏
本研究将满仓金×南京早青豆的杂交材料种植在哈尔滨的一般田间条件下,只任凭田间自然条件进行培育选择,经过六代,大豆杂交材料在生育期、结荚习性、种粒大小及株高等性状上,显明地向一定的适应方面发展,而形成适应当地田间条件的生态类型。此项研究结果,可供大豆育种工作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18. 川农长角油菜选育初报
覃民权;李凤扬;杨淑筠;吴德新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19-126.  
摘要1527)      PDF(pc) (3323KB)(983)    收藏
从1954年开始,以甘蓝型的胜利油菜与白菜型的成都矮油菜进行种间杂交,于1960年获得优良的新品种“川农长角”油菜。初步看出,采取扩大天然杂交、回交和辅助授粉,并进行培育与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可能是解决油菜种间杂种不实率高的有效途径。本文还探讨了显性问题和杂种后代的选择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9. 大豆初花期追施氮肥的增产效果研究
费家骍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27-136.  
摘要1437)      PDF(pc) (3732KB)(2685)    收藏
1957-1961五年的试验结果,证明大豆初花期追施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作者根据生物学测定,得出增产的相关数据,并从植物生理生化等方面,较详尽的分析了增产的原因,认为初花期追施氮肥是争取大豆丰产的一项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20. 棉花蕾铃生长发育的研究
王缨;陈汉经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37-148.  
摘要1429)      PDF(pc) (3981KB)(2058)    收藏
本文分析了棉花蕾铃生育及脱落与气象条件及栽培的关系,探索蕾铃生育的规律性,并对“三桃”的比例进行了讨论,认为提早播种,加强苗蕾期管理,能争取较多的伏前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1. 多穗高粱幼苗器官形态及生态的初步观察
郑丕尧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49-156.  
摘要1579)      PDF(pc) (2782KB)(915)    收藏
根据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对高粱幼苗器官伸长的研究,证实多穗高粱不易出土的原因,为根茎较短,故在生产上应采取浅复土的措施。应用赤霉素处理,对多穗高粱幼苗器官的伸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22. 胜利油菜不实性原因的初步观察
鲁作民;陈淡贞;王辅德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57-162.  
摘要1731)      PDF(pc) (2312KB)(894)    收藏
胜利油菜不实性以及落花落果的原因,与养料的供应以及开花时大气相对湿度有显著的关系;温度的影响则不明显。不实性在油菜植株上的分布主要是在花序的末梢和再分枝上,下部分的结实性一般小于中上部分枝。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23. 小麦分段收获适期与割晒作用的研究
张锦熙;李鸿祥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63-174.  
摘要1445)      PDF(pc) (3923KB)(859)    收藏
分段收获开始适期以腊熟初期至中期为宜。腊熟初期的表征以子粒70%以上连同腹沟全部转黄时作为判断标准。割后铺晒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提高子粒成熟度,降低青粒率,其后熟增重作用不大。铺晒日久因呼吸及淋溶损失加剧,子粒干重及淀粉含量均有下降。在华北地区一般铺晒1-2日即宜检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中国种玉米小史
万国鼎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75-178.  
摘要1365)      PDF(pc) (1709KB)(976)    收藏
作者根据各省文献记载,推断玉米是在16世纪初,经由海路传入我国沿海和近海各省的;玉米首先由陆路传入之说,与事实不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25. 自花传粉作物性状遗传力的估算和应用
庄巧生;沈锦骅;王恒立
作物学报    1962, 1 (02): 179-196.  
摘要1475)      PDF(pc) (6471KB)(1161)    收藏
遗传力是杂种体在抛除了环境影响和显性作用后可固定遗传部分的变量与总变量的比值,它可以做为衡量数量性状遗传传播力大小的指标。本文就近十年来自花传粉作物遗传力研究做了综合论述,着重阐明遗传力的理论基础、估算方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根据研究,遗传力大小因性状而异,并随世代的进展而远增。通过基因累加作用值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6)
26. 小麦杂种后代性状选择与培育的研究
张树楱
作物学报    1962, 1 (03): 197-206.  
摘要1386)      PDF(pc) (3643KB)(923)    收藏

抽穗期、株高及产量因素,在小麦杂种第二代选择极为重要。以后各代的选择,可进一步改进这些性状。穗粒重的早代选择效果尚不能肯定。选育适合大面积生产要求的良种,杂种世代应在一般农业环境下进行选择及培育;选育耐肥水丰产良种,则需要在较优越的条件下进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27. 耐肥型和耐瘠型小麦品种的生态生理特性
刘中宣
作物学报    1962, 1 (03): 207-214.  
摘要1923)      PDF(pc) (3457KB)(885)    收藏
小麦耐肥型品种和耐瘠型品种,具有一系列生态、生理上的差别,特别是在叶片的繁茂性与配置方式上,表现更为突出。此外,在株型、生育期和吸肥力方面,也不相同。作者根据观察比较,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初步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28. 甘薯育种中后代特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颜振德;于承祖;盛家廉
作物学报    1962, 1 (03): 215-225.  
摘要1293)      PDF(pc) (3861KB)(899)    收藏
为了精确迅速地评价蒜苗育种材料,采用农艺性状结合生理分析可以充实鉴定内容。1、生产力鉴定中,在一般产量比较的基础上应该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生长分析等鉴定。2、鉴定株型不仅限于形态结构的区别,还要研究叶片排列与利用光能的关系。3、通过栽插期试验和块根增长速度的分析,可以明确不同材料的季节型。4、通过根系生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29. 宁棉7号的选育与育种技术研究
陈仲方;李宗岳
作物学报    1962, 1 (03): 225-232.  
摘要1218)      PDF(pc) (4223KB)(839)    收藏
宁棉7号是从宁棉5号中采用连续定向单株选择法培育而成.株区试验法较过去沿用的杆行试验法为优,可以缩短育种年限,扩大育种效果。进行了棉株稳产丰产型形态结构的观察,初步明确了优良类型的一些形态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中国栽培稻种亲缘的研究
俞履圻;林权
作物学报    1962, 1 (03): 232-258.  
摘要1349)      PDF(pc) (10342KB)(879)    收藏
本试验选用国内外栽培稻种102个,以品种间杂交子一代(F1)不实率的高低,研究栽培稻种的亲缘关系。试验结果,中国栽培稻种分为籼、粳二类,与习惯上分法一样,但亲缘关系相当复杂,有少数偏近籼稻或粳稻的中间类型。根据试验结果,并参考各方面的研究,作者认为中国籼、粳稻系同一起源,出自中国野生的O.sativa L. f.sponta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0)
31. 北方高产水稻的主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分析
崔澄;张静兰;倪文;梁峥;梁寅初
作物学报    1962, 1 (03): 259-272.  
摘要1509)      PDF(pc) (4402KB)(929)    收藏
根据历年丰产经验总结与试验研究资料,论述了北方高产稳产水稻田的主要栽培技术,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同时,以北方高产水稻实例对“群体概念”、“主蘖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8)
32. 不同密度水稻田的能量平衡与小气候
卢其尧
作物学报    1962, 1 (03): 273-292.  
摘要1371)      PDF(pc) (6831KB)(820)    收藏
本文从能量平衡的观点出发,对不同密度单季晚稻田的辐射能和热能的收支作了计算,详细分析了温度、湿度、风等小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烤田措施的小气候效应,此外,也对株间的辐射(光强分布)和密植倒伏的小气候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33. 苧麻生长发育中一些生理规律的研究
李宗道;彭淡和;陈学贞
作物学报    1962, 1 (03): 293-302.  
摘要1497)      PDF(pc) (4459KB)(855)    收藏
苧麻不同密度与群体结构下的个体生态生理特性具有规律性变化.每亩栽培密度保持10000株左右,有效分株控制在25000-30000株左右,叶面积系数6-7的光能利用率最大。三季麻地上茎生长速率分别在4月下旬、6月上旬、8月上旬左右出现三个高峰,而地上部与地下部相对生长率曲线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下旬、10月上中旬左右出现三个高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34. 棉花生长期灌溉技术研究
张雄伟;郑玉生;金敏
作物学报    1962, 1 (03): 303-312.  
摘要1425)      PDF(pc) (2559KB)(819)    收藏
黄河流域中、下游棉区地下水位较低的棉田,播种前贮水灌溉是基础,现蕾初期和开花初期到盛期的灌溉是关键。结合以往研究,本文提出了棉花丰产的适宜土壤含水率指标,及旱年、中雨年的灌溉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35. 关于水稻叶色变化的研究动态及问题
过益先
作物学报    1962, 1 (03): 313-318.  
摘要1401)      PDF(pc) (3327KB)(863)    收藏
<正>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1958年提出的单季晚粳“三黄三黑”丰产经验,综合、概括了他的“小署发棵、大暑长粗、立秋长穗”以及“前期浅水发棵,中期干干湿湿结合烤田,后期于花湿籽”等肥水管理技术,并提出了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叶色要求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借以统一生育前期和后期、物质积累和分配以及稻穗增粒和增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6. 甘薯切块育苗
陈凤翔
作物学报    1962, 1 (03): 319-320.  
摘要1411)      PDF(pc) (1639KB)(913)    收藏
<正>甘薯薯块各部都具有萌芽的性能,但是中下部出苗往往表现少而慢,大大降低了薯块出苗数。近年来安徽省农科院、湖南省农科所和广东省农科院与本所1960年合作试验结果,一致证实切块育苗有节省种薯的菌效,广东部分地区群众也早有切块增加苗数的经验。切块会增加种薯腐烂率,尤其在土壤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更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系统选择在薯类作物选种上的效果
杨鸿祖;叶绍源;陈廷芳
作物学报    1962, 1 (03): 321-322.  
摘要1372)      PDF(pc) (1654KB)(861)    收藏
<正>为探讨系统选择在薯类作物选种上的效果,我们自1958年起,采用培育与选优相结合的方法,在甘薯、马铃薯品种内不同个体间,进行了连续三年的选择和鉴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种子的冬播试验
魏长湖;严俊盛;顾占山;于湧淮;于江
作物学报    1962, 1 (03): 323-324.  
摘要1496)      PDF(pc) (1487KB)(892)    收藏
<正>1960-1961年在吉林白城以向日葵(匈牙利1号——原名依列基)、花生(保加利亚“17-17”)、蓖麻(青茎有刺)、苏子(白苏子)、芝麻(叶三)等五种油料作物为材料,通过不同播种时期(临冬、冻土、顶凌、春播)和不同播种深度(3、6、4、7、10厘米)的处理,探讨不同油料作物种子的越冬规律,所获结果如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39. 水稻品种与日长等环境条件的生态关系
丁颖
作物学报    1962, 1 (04): 325-330.  
摘要1338)      PDF(pc) (3350KB)(1041)    收藏

<正>科学是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就研究作物的客观规律来说,大致可有三方面:第一,研究作物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二,研究有关的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第三,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第的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
40. 禾谷类作物的多倍体育种方法的研究
严育瑞;鲍文奎
作物学报    1962, 1 (04): 331-350.  
摘要1428)      PDF(pc) (4538KB)(950)    收藏

以小麦为母本与黑麦的可杂交性是一遗传特性,它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可杂交性的遗传分析一直进行到小麦品种间杂种F3代。杂交率低,一般表现为显性,但显性程度各品种间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分别与隐性的可杂交基因形成一组复等位基因。最后并提出了如何运用这一遗传规律来有效地进行小麦与黑麦的杂交工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