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5年 第1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85-09-12
    • 研究论文
      T型杂交小麦品质及农艺性状的研究——Ⅰ.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王明理
      作物学报. 1985, (03):  146-158. 
      摘要 ( 1631 )   PDF (852KB) ( 7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2(不育系)×6(恢复系)两组亲本杂交的12个杂种及其相应亲本材料,研究了20个品质及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对配合力进行了多重比较。结合本试验结果对供试亲本进行了具体评价,并讨论了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及在配合力方面亲本选配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单位面筋沉淀值的概念。
      甜菜畸胎瘤诱导及基因转移
      王宇清
      作物学报. 1985, (03):  159-162. 
      摘要 ( 1508 )   PDF (20KB) ( 7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and Townsend)Conn〕的 C_(58)T_(37)、B3/73菌株被用来感染 Beta vulgaris 和 B.maritima 二个种的106个品种和品系。在102个品种上诱导出冠瘿瘤,其中在2个 B.vulgaris 品种和一个野生杂种(B.maritima×B.vulgaris var.Cicla)诱导出畸胎瘤。利用不合激素的 MS 培养基初步分离出
      马铃薯套玉米及玉米间大豆种植系统间套优势研究
      赖众民
      作物学报. 1985, (03):  163-172. 
      摘要 ( 1601 )   PDF (603KB) ( 7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4~1983年在云南省玉米主产区宣威县的不同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下,研究了马铃薯套玉米及玉米间大豆间套优势的适用价值以及构成间套优势的机理。试验表明玉米与马铃薯、大豆间套在旱地作物种植系统中很有应用价值。从粮食产量与经济纯收入分析,条带马铃薯套玉米的效益高;从劳动生产率与能量再生率分析,条带玉米间大豆的效益好
      水稻与高粱杂交后代酯酶同工酶遗传研究
      段晓岚
      作物学报. 1985, (03):  173-180. 
      摘要 ( 1528 )   PDF (956KB) ( 7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水稻与高粱杂交后代酯酶同工酶,其酶谱基础与母本粳稻相同,但子代中的种胚、花药等器官出现一条与高粱位置相同而母本水稻没有的第Ⅱ酶带。同时,系统分析了 F_2~F_3及高世代,揭示了这条酶带的遗传现象:杂种各世代多数株系和单株具有这条酶带,并出现分离,绝大多数发生在 F_2~F_3,F_4以后减轻,至高代不再分离;在 F_2~F_5
      应用15N示踪法对大豆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利用的研究
      侯立白
      作物学报. 1985, (03):  181-190. 
      摘要 ( 1539 )   PDF (35KB) ( 7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15)N 示踪技术,利用克拉克结瘤(R_(jl))和不结瘤(r_(jl))等位基因系以及3种氮处理造成4种不同氮素营养条件,研究在几种氮源单独或混合供应的情况下,各种来源氮素在大豆生长和产量形成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相互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前期主要利用土壤和肥料中氮素,并以土壤氮素为主,后期主要利用共生固氮。施氮对固
      通过茎尖培养获得去除类菌质体的甘薯植株及其验证技术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85, (03):  191-198. 
      摘要 ( 1500 )   PDF (653KB) ( 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甘薯“新种花”的丛枝病植株进行茎尖培养,获得7%去除类菌质体的植株。经2年8个月的形态观察、嫁接鉴定、氨基酸分析,证明其均恢复到一般健康植株的外部形态与内部代谢应有的水平。由此可见,象去除病毒一样,茎尖培养同样可以应用于去除类菌质体。试验还表明,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 IAA0.5毫克/升,或 IAA0.5毫克/升+NAA0.2
      大麦茎秆维管束数与小穗数的关系
      顾自奋
      作物学报. 1985, (03):  199-206. 
      摘要 ( 1588 )   PDF (503KB) ( 7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10个大麦品种各伸长节间维管束数与小穗数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自基部伸长节间开始,随着节位上升,各节间维管束数稍有减少,唯至穗颈节间维管束数减少量最多,交种(类型)间的减少率并不一致。三联小穗数(Y)依存于基部伸长节间大维管束数(X)的回归关系可表示为 Y=a+bx,其中回归系数(b=0.3846)不因品种而改变,而回归常数(a)可
      水稻品种对16小时长日与10小时短日处理天数不同组合反应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85, (03):  207-214. 
      摘要 ( 1676 )   PDF (188KB) ( 7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7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发育过程中对16小时长日与10小时短日不同组合处理反应的特性。根据长短日照不同组合对生育期的影响和长日处理不同天数后达到抽穗所需短日天数的不同,观察到晚籼品种对长日反应有3个不同特点的时期,即“长日促进期”,“长日抑制期”和“长日补偿期”。几个早中籼品种没有“长日抑制期”。2个粳
      研究简报
      化学诱变剂EMS对春小麦诱变效应的研究
      许耀奎
      作物学报. 1985, (03):  215-216. 
      摘要 ( 1713 )   PDF (13KB) ( 8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我们从1980年起开展了化学诱变剂(EMS)处理春小麦种子、合子和配子的试验研究,比较不同处理的诱变效果,以期找出其中合适而有效的处理方法,同时对处理后代的变异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和品系为“新曙光1号”、77—1017”、“鉴7”,均为遗传性稳定的原种材料。化学诱变剂 EMS 的浓度为0.3%,用磷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