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1年 第7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1-03-12
    • 研究论文
      花生花芽分化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罗葆兴; 黎振昌; 温桂芳; 李煜祥; 叶柏荣; 陈治禧
      作物学报. 1981, (01):  1-10. 
      摘要 ( 1803 )   PDF (645KB) ( 8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根据花生花器结构和雄性细胞特点,将花生花芽分化过程分为十期。文中指出花生花芽分化很早,连续开花型花芽分化在幼苗出土前,交替开花型在出土前后。连续开花型主茎三叶期单株分化出的花芽数约50个,大体接近将来的开花数,而且这些花芽90%在主要饱果节位上,因此,重施基肥,适施苗肥很重要。出苗后遇低温阴雨,会导致花芽畸形
      杂交水稻高产群体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研究
      颜振德
      作物学报. 1981, (01):  11-18. 
      摘要 ( 1477 )   PDF (463KB) ( 8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7~1979年,作者在杂交稻高产栽培过程中,研究了高产群体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高产田谷粒产量与干物质产量密切相关。水稻生长前期总光合势的迅速增加,导致干物质生产与积累表现优势,净同化率的优势前期明显,后期消失。适期早栽、冠层结构良好,干物质产量较高。改善栽培条件,有利提高经济系数。增加单蘖的干物质和单位叶面
      青海香日德春小麦高产的生理特性分析
      苏悌之; 潘锦珊
      作物学报. 1981, (01):  19-26. 
      摘要 ( 1632 )   PDF (446KB) ( 7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香日德地区春小麦开花后的光合作用、群体结构以及干物质累积和运转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了小麦在高海拔气候条件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高原地区春小麦净同化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开花后同化器官功能期的明显延长是形成高产的重要原因。
      14CO2示踪研究小麦叶片早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黄志仁; 龚荐; 封福如
      作物学报. 1981, (01):  27-36. 
      摘要 ( 1446 )   PDF (538KB) ( 8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初步表明,早衰性品系的上部三张叶片绿色面积和叶色消退比正常品种为快,约早4~8天。14C 标记指出,在开花期穗及上部三张叶片的14C 同化物分配为:45%运向茎杆等供继续生长之用;30~35%运向籽粒;20~25%自存。开花后10天约76~81%运向籽粒;11~16%自存;运向茎杆等只占7%。在此期间,早衰性品系分配到
      红麻南种北植短光照制种的研究
      郎续纲; 孙庆祥
      作物学报. 1981, (01):  37-44. 
      摘要 ( 1597 )   PDF (406KB) ( 7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红麻南种北植后,就地不能留种的技术问题,以植物光周期理论为基础,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光周期诱导对红麻生长发育及构成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指出,晚熟红麻品种青皮三号的临界光期为12~13小时,在北方短光照条件下,生育期比两广地区缩短一半左右(112~115天),其花芽诱导的最低暗期天数:子叶阶段处理15天,4~8片真叶处
      冬性与春性小麦的杂种性状表现和选择
      张炎; 张翠兰; 汪永祥; 吴郁文; 袁淑安
      作物学报. 1981, (01):  45-50. 
      摘要 ( 1680 )   PDF (455KB) ( 8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小麦与春小麦的杂种 F1春性是显性,F2冬、春性分离,其中春性占大多数;F3—F4基本稳定。F1越冬率比春性亲本明显提高;F3出现越冬性较好的类型。春性和冬性小麦杂交可以获得春播正常抽穗,而秋播越冬较好的类型。杂种 F1抽穗期比春性亲本晚;F
      小偃麦新品种与中间类型的选育途径、程序和方法
      孙善澄
      作物学报. 1981, (01):  51-58. 
      摘要 ( 2098 )   PDF (493KB) ( 8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从事小偃麦远缘杂交育种工作20余年,已育成7个小偃麦品种及广西260、261等新品系,5个稳定的中间类型(新种)及广西631、632等新八倍体种和新的附加系,它们都是小麦育种的优良桥梁亲本。文中着重介绍了:一、小偃麦新品种的选育途径和方法:(一)一次单交选育法,(二)复交选育法,(三)回交选育法;二、小偃麦中间型的选育途径和方
      粪产碱菌和阴沟肠杆菌与水稻联合共生的固~(15)N_2作用
      周淑萍; 莫小真; 叶松广; 蔡小伟; 丘元盛; 宋未; 里景伟; 尤崇杓
      作物学报. 1981, (01):  59-62. 
      摘要 ( 1755 )   PDF (264KB) ( 8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同位素15N 示踪证实了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A—15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26均有较高的固氮能力。用这两株菌接种水稻幼苗,在不添加碳源时,它们不论单独或混合接种均能在水稻根际正常生长和固氮,其部分固氮产物能迅速转移到水稻植株;若添加碳源,则固氮量剧增。
      华北平原地区麦田两熟的光能利用、作物竞争与产量分析
      刘巽浩; 韩湘玲; 赵明斋; 孔扬庄
      作物学报. 1981, (01):  63-72. 
      摘要 ( 1470 )   PDF (631KB) ( 9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套种可争取季节,提高光、热、水的利用率。在华北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下,套种可以趋利避害,产量较稳。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种内和种间竞争,例如边行优势与减少播种行的矛盾、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共生期作物之间的矛盾等。这就需要从作物搭配、田间结构和水肥管理等方面予以调整。麦后复播便于机械化,同时不存在两种作物共生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