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65年 第4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65-03-12
    • 研究论文
      崔竹松水稻高产技术经验的初步研究——Ⅰ崔竹松水稻高产技术经验
      王良泉; 兰士珍; 曹静明; 白光俊; 吴国淃
      作物学报. 1965, (01):  1-10. 
      摘要 ( 1440 )   PDF (606KB) ( 7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括上述,现将崔竹松对高产水稻主要生育阶段的长相要求及有关措施简述如下:1.苗期:培育壮苗,适期早插,是水稻增产的首要环节。明确插秧前壮苗的形态特征 为:根系发达,单株平均15—20个根,共中并夹有长1—2厘米的白根5—7条。茎基扁粗,叶挺,叶宽0.4—O.5厘米,叶色绿中带黄,苗高6寸左右,部分秧苗且已出现分蘖,插后发根力强,有
      崔竹松水稻高产技术经验的初步研究——Ⅱ水稻高产田分蘖消长变化的研究
      王良泉; 白光俊; 安东文
      作物学报. 1965, (01):  11-18. 
      摘要 ( 1361 )   PDF (503KB) ( 7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崔竹松在密植上的论点是“主蘖并重”。他要求个体多数宜呈“三股叉”状,丛型宜呈“喇叭筒”、“大胡子”状等。实质上,即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高产水稻的穗多、穗大等产量性状的形成过程。2.高产田的单株分蘖数的变化,据调查,有80%以上的主茎带有1—3个以上的分蘖穗,其中又以带有两个分蘖穗的较多(平均为1/3左右),表现穗大粒
      崔竹松水稻高产技术经验的初步研究——Ⅲ高产水稻碳氮化合物的变化与器官生长的关系
      曹静明; 金贞元; 李哲洙; 朴莲芬
      作物学报. 1965, (01):  19-26. 
      摘要 ( 1455 )   PDF (474KB) ( 7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崔竹松水稻高产田的代谢特点为:前期以氮素代谢为主,据几年来测定,在有效分蘖停止期,叶片含氮量平均为4.5%左右,为促进营养体早生快发,叶片上色快,出现“一黑”,叶片质地较软,向两侧弧形甩开,长得很“秀气”的样子,单株多数呈“三股叉”,丛形似“喇叭筒”的出现创造了良好条件。拔节时期(7月17日左右)植株体内含氮量显著下
      崔竹松水稻高产技术经验的初步研究——Ⅳ水稻高产田整地及施肥技术
      兰士珍; 吴国港; 刘正谦
      作物学报. 1965, (01):  27-34. 
      摘要 ( 1560 )   PDF (462KB) ( 6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整地经验方面崔竹松同志要求在水稻生育前期有松软的土壤。在插秧前,经过干翻、水翻、细耙、细平后,插秧当时达到深厚、松软、肥沃而平坦的耕层。分蘖初期及时中耕搔根,使土壤继续保持松软。以一耕两耙区作为对照与高产田对比研究结果:高产田经过水翻后,其碎土作 用大,每平方米内5—10厘米直径的土块仅30个左右,而对照区则
      冬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七年来小麦获得亩产500—700斤的经验总结
      作物学报. 1965, (01):  35-46. 
      摘要 ( 1467 )   PDF (855KB) ( 8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我校小麦的丰产栽培试验已连续进行七年。1957—1958年在原我校芦沟桥农场进行,获得10亩地平均亩产778.6斤的高产。1957年迁校后成立试验站时,接受原东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415亩小麦,由于生产水平较差,当年只获得平均亩产73.5斤;建站以后1958年一跃而为平均亩产417.7斤(全站平均),1959年为平均亩产500.6斤。1960、1
      甘薯稳产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徐国光; 朱芸初
      作物学报. 1965, (01):  47-56. 
      摘要 ( 1338 )   PDF (677KB) ( 8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甘薯是需肥较多的作物,采用比较耐肥的品种如“北京284”、“胜利百号”固属要增施肥料,特别是有机质肥料;即使应用比较耐(?)的品种如“超胜四号”,也要适当增施肥料,才能显著增产。有人认为增施肥料,会造成徒长,其实问题不在于增施肥料,而是施用不当的缘故,如在迟插多雨情况下,增施大量肥料,容易引起徒长,产量不高;在“
      北京地区马铃薯就地留种的研究
      以凡; 蒋兴村; 林自安
      作物学报. 1965, (01):  57-62. 
      摘要 ( 1450 )   PDF (381KB) ( 7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从1961年开始,在北京进行马铃薯品种退化的鉴定,结果指出:1.大多数品种在北京条件下连续春播都有程度不同的退化表现,一般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更为严重。但,极早熟品种白头翁表现突出例外,虽经连续三年春播,仍与当年春播的产量不相上下。2.马铃薯对秋播效果的反应,因品种而异。从我们的试验中可以看出,愈是春播容易退
      从千斤水稻高产田的栽培技术,看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
      崔澂; 倪文; 陈维伦; 张静兰
      作物学报. 1965, (01):  63-70. 
      摘要 ( 1467 )   PDF (520KB) ( 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理研究室自1953年开始,连年在天津、北京等地人民公社生产队和国营农场总结农民水稻丰产经验,通过学习和调查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千斤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1964年又在北京红星公社和义生产队蹲点,与农民相结合,搞了21亩稳产高产田和15亩对此试验田。由于采用良种,薄膜保温湿润育秧,插稀长密依
      新疆棉花农业气候区划
      范治源
      作物学报. 1965, (01):  71-82. 
      摘要 ( 1554 )   PDF (838KB) ( 7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新疆栽培棉花的历史很早,远在唐代,吐鲁番地区就有种植。南史上载有“高昌国有草,果实如茧,中间有丝,名曰白疊,取以为棉,共质软白”,古代的高昌即在现今的吐鲁番地区。据解放前华商纱厂联合会调查,新疆吐鲁番、莎车、鄯善、疏勒、和田等县均产棉,全省约有棉田百万亩,年产棉约30万担。但是在过去反动政府统治下,植
      一九六四年辽南高粱样板田综合增产技术经验总结
      作物学报. 1965, (01):  83-94. 
      摘要 ( 1198 )   PDF (790KB) ( 7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我省1964年在辽南平原高粱产区的辽阳、海城、营口、盖平四个县十二个人民公社,建立了以公社为单位的高粱样板田十六万五千余亩,获得平均每亩产量523斤,比条件相似的邻近公社增产10%以上,最多者增产达50%左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个样板田,是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行政部门为指挥,采取了领导、群众、科学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