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9-10-12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外源脱水应答转录因子CBF4基因转化玉米的获得
      杨东歌,杨凤萍,陈绪清,张立全,张晓东
      作物学报. 2009, (10):  1759-1763.  doi:10.3724/SP.J.1006.2009.01759
      摘要 ( 1878 )   PDF (374KB) ( 16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CR方法克隆了拟南芥脱水应答转录因子CBF4基因,以逆境诱导表达基因rd29A的启动子为驱动,构建了逆境诱导表达载体pBAC146。用基因枪转化法转化玉米优良自交系的幼胚和胚性愈伤组织,轰击后的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分化和植株再生过程,共获得36棵转基因植株。经PCRPCR-SouthernSouthern检测表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成功整合到部分转基因玉米株系的基因组中。人工干旱处理下,抗旱生理指标测定显示,一个转基因株系的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对照提高一倍,间接表明转基因株系的抗旱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提高。

      小麦光周期基因Ppd-B1的选择性剪接分析
      郭志爱,赵光耀,任正隆,贾继增
      作物学报. 2009, (10):  1764-1770.  doi:10.3724/SP.J.1006.2009.01764
      摘要 ( 2481 )   PDF (554KB) ( 19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深入认识光周期基因Ppd-B1的功能,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其表达特点,通过cDNA与基因组DNA序列对比,发现Ppd-B1 mRNA加工存在选择性剪接,3个可选择剪接位点分别以外显子增加、5'剪接位点改变和内含子保留形式分布在5'UTR、第5外显子和第6内含子,其中前两种方式不引起蛋白保守结构域的改变,后种方式却导致基因移码突变。Ppd-B1选择性剪接可产生8种不同形式的转录本,其中4种含有完整的编码序列,能够翻译成功能蛋白,另4种表达丰度较低,不翻译或翻译时被提前终止。Ppd-B1不同转录本的相对表达量不同,而且这种差异受材料光周期反应特性和外界光周期环境的影响。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Bt基因苎麻的获得及其抗虫鉴定
      符家平,汪波,刘立军,杨金雨,王绪霞,邢秀龙,彭定祥
      作物学报. 2009, (10):  1771-1777.  doi:10.3724/SP.J.1006.2009.01771
      摘要 ( 1805 )   PDF (525KB) ( 1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本研究室建立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转化苎麻优良品种芦竹青,获得了转Bt基因苎麻候选植株。通过PCRSouthern杂交等分子检测,证明Bt基因已经整合到部分候选植株基因组中。选取PCRSouthern杂交均为阳性的部分株系(T0)种植在大田,对这些植株进行室内抗虫鉴定并考察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次年对T1代植株进行PCR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T0代转Bt基因苎麻植株的抗虫性均强于对照,部分株系的抗虫性显著强于对照植株;且基本保持了亲本的优良性状;T1代植株中也含有Bt基因,表明Bt基因能稳定遗传,且T1代植株在大田的抗虫性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

      基于细胞学和DNA序列的苎麻与其野生近缘类群系统关系研究
      廖亮,李同建,刘中来,邓辉胜,徐玲玲,潘其辉,赖占均,石庆华
      作物学报. 2009, (10):  1778-1790.  doi:10.3724/SP.J.1006.2009.01778
      摘要 ( 1843 )   PDF (1178KB) ( 1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苎麻与野生近缘种的系统学关系,更有效利用野生苎麻资源,通过细胞学观察和分子标记证据,对中国苎麻与其24个野生近缘类群进行了系统学分析。细胞学结果表明,苎麻间期核形态属于田中分类体系的前染色体型,而其野生近缘种分别属于前染色体型和分散型;苎麻和23个野生近缘物种(其中15个类群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中,19个为二倍体(2n=28),而大叶苎麻组3个类群为倍体(2n=42)1个为倍体(2n=56)1个为倍体(2n=70)ITS序列和trnL-F序列分析表明,苎麻属可分成A(A1A2亚分支)B(B1B2亚分支)C 3个基本分支。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苎麻属的两条演化路线: (1)前染色体型进化路线A1→A2,即腋球苎麻组苎麻组;(2)分散型进化路线B→C,即腋球苎麻组帚序苎麻组序叶苎麻组大叶苎麻组。

      从野生二粒小麦导入普通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MlWE18分子标记定位
      韩俊,张连松,李根桥,张宏涛,解超杰,杨作民,孙其信,刘志勇
      作物学报. 2009, (10):  1791-1797.  doi:10.3724/SP.J.1006.2009.01791
      摘要 ( 2219 )   PDF (556KB) ( 13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var. dicoccoides)是小麦抗白粉病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利用野生二粒小麦WE18与普通小麦品种()连续多次杂交和自交,育成对白粉病菌生理小种E09高度抵抗的小麦新品系3D249(京双27//燕大1817/WE18/3/温麦4F7)。利用高感白粉病品系薛早和3D249组配杂交组合,获得杂种F1代、F2分离群体和F3代家系,进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系3D249E09小种的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暂命名该基因为MlWE18。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和分子标记分析,发现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Xwmc525Xwmc273Xcfa2040Xcfa2240)1EST-STS标记(Xmag1759)1EST-STS序列标记(XE13-2)与抗白粉病基因MlWE18连锁,在遗传连锁图谱上的顺序为Xwmc525Xcfa2040Xwmc273XE13-2Xmag1759MlWE18Xcfa2240SSR标记的染色体缺失系物理定位结果表明,抗白粉病基因MlWE18位于小麦7A染色体长臂末端的Bin 7AL 16–0.85–1.00。与已知定位于该染色体区域的Pm基因遗传连锁图谱比较表明,MlWE18与抗白粉病基因Pm1MlIW72PmUMlm2033Mlm80均位于7AL相同染色体区段。

      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陈军营,马平安,赵一丹,朱雪萍,崔琰,张艳敏,陈新建*
      作物学报. 2009, (10):  1798-1805.  doi:10.3724/SP.J.1006.2009.01798
      摘要 ( 1950 )   PDF (351KB) ( 17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研究了小麦成熟胚在MS+2,4-D (2 mg L-1)培养基上脱分化过程种基因表达变化,用NCBIDATFDRTF等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对基因表达信息进行处理,并针对生长素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80个生长素相关基因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的26122472 h等不同时间点,至少发生了一次有意义的表达变化,其中41个在整个过程中上调,29个下调;10个在不同时点分别表现上调或下调。这些基因涉及到生长素的运输、响应、诱导、合成和降解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对BG906698BQ281752CD454626CD864552CD938626BJ233383AY543630基因的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表明它们的表达变化与基因芯片的结果基本一致。质膜H+-ATPase基因(AY543630)2 h时间点即有较高强度表达,然后下降,24 h降至最低水平,表明该基因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的启动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小麦地方品种小白冬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
      薛飞,翟雯雯,段霞瑜,周益林,吉万全
      作物学报. 2009, (10):  1806-1811.  doi:10.3724/SP.J.1006.2009.01806
      摘要 ( 2233 )   PDF (320KB) ( 18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农家品种小白冬麦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良好抗性,对病原菌拥有较广的抗谱,并与其他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抗谱不同,遗传分析证实小白冬麦的苗期抗性由一个隐性抗白粉病基因控制。为了寻找与小白冬麦所携带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采用小白冬麦和感病品种Chancellor(CC)正反交组合,在2F2群体125107个单株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抗白粉病基因mlxbd与引物Xgwm577Xgwm1267等紧密连锁,通过中国春及其第7部分同源群缺体—四体系,双端体系和缺失系将其定位在7B染色体长臂末端区域(7BL-10Bin 0.78~1.00), 利用与mlxbd最近的引物Xgwm577扩增23个含有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品种,检测发现这个引物不能单独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陆地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秦永生,刘任重,梅鸿献,张天真,郭旺珍*
      作物学报. 2009, (10):  1812-1821.  doi:10.3724/SP.J.1006.2009.01812
      摘要 ( 1963 )   PDF (432KB) ( 16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棉所28和湘杂棉2号分别是以中棉所12×4133和中棉所12×8891配制而成的两个陆地棉强优势杂交种。以其F2为作图群体,筛选6000多对SSR引物,利用两群体间27个共有多态位点,通过JoinMap 3.0软件整合了一张包含245个多态位点、全长1847.81 cM的遗传图谱。利用Win 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分别对两群体8个产量相关性状在F2和F2:3中进行QTL定位,在中棉所28群体多环境平均值的联合分析中检测到16个QTL,三环境分离分析中检测到43个QTL;在湘杂棉2号群体分别检测到20个和66个QTL。在A3、D8、D9等染色体上有QTL成簇分布现象,同时在两个群体中发现一些不受环境影响且稳定遗传的QTL。对考察的8个性状在两个群体中发现12对共有QTL,控制果枝数、衣分和籽指的QTL增效基因位点均来源于共同亲本中棉所12。综合分析推测中棉所12的育种价值主要是通过提高后代的结铃性来实现的。研究结果为棉花产量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棉花赤霉素不敏感矮化GID1同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董静,尹梦回,杨帆,赵娟,覃珊,侯磊,罗明,裴炎,肖月华
      作物学报. 2009, (10):  1822-1830.  doi:10.3724/SP.J.1006.2009.01822
      摘要 ( 1817 )   PDF (787KB) ( 14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赤霉素(GA)受体,GID1是其重要的信号传导组分。为研究GA在棉花发育(特别是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本文在EST序列的基础上克隆了6个棉花GID1同源基因(GhGID1-1~6)。多重序列分析表明,棉花GID1同源蛋白GhGID1-1~6与拟南芥和水稻的GID1蛋白高度同源,具有多个与GADELLA蛋白的结合位点以及激素敏感酯酶家族保守域HGGGXSXG。定量RT-PCR分析表明,GhGID1-1~6基因在棉花不同器官和组织中表达水平有差异,其中GhGID1-1GhGID1-2在花器官中高表达,GhGID1-4基因在纤维和根中优势表达。胚珠体外培养基中外加GA使GID1同源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GhGID1-1GhGID1-2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GA抑制。比较发现,在胚珠和纤维中优势表达的GID1同源基因不同,GID1基因表达水平随发育时期变化的趋势也不相同,表明棉花胚珠和纤维具有相对独立的GA信号识别系统。

      小麦优质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郑寒,陈静,任妍,余懋群,付体华
      作物学报. 2009, (10):  1831-1835.  doi:10.3724/SP.J.1006.2009.01831
      摘要 ( 1946 )   PDF (313KB) ( 1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x1/Ax2*Dx5和过量表达的Bx7亚基(Bx7OE)被认为是对小麦品质有正向效应的优质亚基。根据以上亚基特异性分子标记建立相应的多重PCR体系,经品种和群体检验,证明利用该体系鉴定亚基的结果稳定可靠、成本较低。利用该多重PCR技术对89份西藏小麦育成和推广品种()的优质亚基频率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Dx5Ax1/Ax2*亚基的频率均为12.4%,没有检测到Bx7OE,同时携带两个优质亚基的材料频率为10.1%,该麦区品质育种必须加强优质亚基的引入。针对优质亚基Ax1/Ax2*Dx5Bx7OE的多重PCR体系,为小麦品质育种亲本评价和通过杂交方法聚合优质亚基基因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靠的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图谱整合
      王帮太,吴建宇,丁俊强,席章营
      作物学报. 2009, (10):  1836-1843.  doi:10.3724/SP.J.1006.2009.01836
      摘要 ( 3134 )   PDF (578KB) ( 3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借助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IBM2 2008 neighbors,利用图谱映射和元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试验中定位的400个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QTL进行了图谱整合,构建了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QTL的综合图谱和一致性图谱。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QTL10条染色体上呈非均匀分布,第1染色体上最多,第10染色体上最少;发掘出96个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致性”QTL;关联性较强的产量性状的QTL常集中在相同或相近的座位上。

      大豆品种豫豆25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鉴定
      范爱颖,王晓鸣,方小平,武小菲,朱振东
      作物学报. 2009, (10):  1844-1850.  doi:10.3724/SP.J.1006.2009.01844
      摘要 ( 2254 )   PDF (385KB) ( 1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破坏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的最有效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种。迄今,已在大豆基因组的9个座位鉴定了15个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但是只有少数基因如Rps1cRps1k抗性在我国是有效的。因此,必需发掘新的抗疫霉根腐病基因,以满足抗病育种的需求。豫豆25具有对大豆疫霉菌的广谱抗性,是目前筛选出的最优异的抗源。以豫豆25为抗病亲本分别与豫豆21和早熟18杂交构建F2:3家系群体。两个群体的抗性遗传分析表明,豫豆25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单基因控制,暂定名为RpsYD25。用SSR标记分析两个群体,RpsYD25均被定位于大豆分子遗传图谱N连锁群上。由于Rps1座位已作图在N连锁群,选择Rps1k基因中的一些SSR设计引物,检测RpsYD25Rps1座位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一个SSR标记Rps1k6RpsYD25连锁,二者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9.4 cM。因此,推测RpsYD25可能是Rps1座位的一个新等位基因,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抗病基因。

      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武陵粳1号”
      潘学彪,陈宗祥,左示敏,张亚芳,吴旭江,马宁,江祺祥,阙金华,周春和
      作物学报. 2009, (10):  1851-1857.  doi:10.3724/SP.J.1006.2009.01851
      摘要 ( 1853 )   PDF (363KB) ( 16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条纹叶枯病是21世纪以来江苏省最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食味品质较优的主栽品种武育粳3号因高度感染该病而种植面积锐减。本研究以镇稻88为抗条纹叶枯病毒病基因Stvb-i的供体亲本,采用回交育种策略,改良武育粳3号的抗条纹叶枯病性能。在连续回交和自交过程中,以紧密连锁的双侧分子标记对Stvb-i进行前景选择,同时对后代与轮回亲本遗传背景的相似程度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背景选择,在短期内育成抗条纹叶枯病的武育粳3,命名为武陵粳1。新品种保持了原品种的基本农艺性状、丰产性、稳产性和优异的食味品质,并大幅度提高了其条纹叶枯病抗性水平,在江苏省多点抗性鉴定试验中的平均病株率仅为4.4%,极显著低于原品种(53.2%)

      应用SSR标记对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丽侠,程须珍*,王素华,梁辉,赵丹,徐宁
      作物学报. 2009, (10):  1858-1865.  doi:10.3724/SP.J.1006.2009.01858
      摘要 ( 1855 )   PDF (370KB) ( 1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24SSR引物对158份栽培小豆及18份野生小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小豆的遗传变异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小豆,其中18对引物在栽培小豆中能检测到多态性,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0个,21对引物在野生小豆中能检测到多态性,平均等位变异数为2.6个。栽培小豆种质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24,野生小豆间为0.605。基于类平均法的聚类分析可以将栽培小豆和野生小豆区分开,这与主坐标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不同来源的栽培小豆群体间也有一定的遗传分化。SSR分析不仅验证了小豆品种间的遗传背景与其系谱来源相吻合,而且揭示了同名种质天津红小豆之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为我国小豆种质资源育种及SSR标记在小豆多样性分析、基因标记、品种鉴定等工作提供了信息。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营养对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扬粳9538米质的影响
      张亚洁,陈莹莹,闫国军,杜斌,周彧然,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09, (10):  1866-1874.  doi:10.3724/SP.J.1006.2009.01866
      摘要 ( 2023 )   PDF (334KB) ( 1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粳型陆稻中旱3号和粳型水稻扬粳9538为材料,设置裸地旱种和水种两种方式及低氮(100 kg hm-2)、常氮(200 kg hm-2)和高氮(300 kg hm-2) 3种氮素水平,比较了陆稻和水稻米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旱种高氮处理下陆稻和水稻的产量以及水种高氮处理下水稻的产量较常氮有所下降,但水种高氮处理下陆稻的产量较常氮增加;增加施氮量使陆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先增加后下降,两品种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而水稻在旱种方式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下降,在水种方式下增加。陆稻以常氮处理及水稻以低氮处理的崩解值最高,消减值最小。旱种使陆稻外观和营养品质有所改善;陆稻和水稻旱种的其他品质指标与水种无显著差异。与水稻相比,陆稻的营养品质较优,外观和蒸煮品质稍差,蒸煮和营养品质指标与叶片含氮率的相关程度较低表明陆稻和水稻的米质对种植方式和氮素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对陆稻和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途径进行了讨论。

      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穗位与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李如意,魏凤珍,张一
      作物学报. 2009, (10):  1875-1883.  doi:10.3724/SP.J.1006.2009.01875
      摘要 ( 1992 )   PDF (517KB) ( 17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重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中间型品种周麦18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结实粒数与粒重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及不同粒位粒重均随着小穗位自基部至顶部呈先增后降的二次曲线变化;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穗部籽粒的分布差异显著,主茎穗的结实特性及粒重均优于分蘖穗;随着播种密度的下降,穗部结实特性和粒重有优化的趋势,重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对密度的反应更为敏感,中间型品种周麦18小穗位和粒位对播种密度的调节效应较强;不同部位小穗粒重因结实粒数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粒位效应,下部和中部小穗位的第2粒位粒重较大,而位于上部和顶部小穗位第1粒位粒重较大,第3粒位粒重次于第1和第2粒位,第4粒位粒重最小。在小麦栽培中,应在保证主茎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蘖穗的比例。并在保证结实粒数的基础上提高粒重,尤其是下部小穗的结实粒数和粒重。同时,在保证第12粒位粒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第34粒位的粒重潜力,可以使小麦实现高产稳产。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旗叶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孟维伟,张永丽,马兴华,石玉,于振文
      作物学报. 2009, (10):  1884-1892.  doi:10.3724/SP.J.1006.2009.01884
      摘要 ( 2220 )   PDF (328KB) ( 1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4—20052005—2006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0、泰山23和泰山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灌水(W0)、拔节水60 mm (W1)、拔节水60 mm+开花水60 mm (W2)和拔节水60 mm+开花水60 mm+灌浆水60 mm (W3) 4个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耗水特性、旗叶光合作用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20042005生长季,济麦20和泰山23均以W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耗水量和灌水效率分别高于和低于W1处理;两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1W2处理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济麦20W1W2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泰山23W1处理高于W2处理。20052006生长季,济麦20和泰山22分别以W1W2处理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两处理的耗水量(451.3 mm459.2 mm)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0处理最高,W3处理最低,其中济麦20W1处理高于W2处理,而泰山22在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灌水量的增加,土壤供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降低,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增大。济麦20W0处理的旗叶光合速率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在灌浆初期与W1W2W3处理无显著差异,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但W0处理有利于蔗糖向籽粒转移,灌浆后期旗叶中蔗糖滞留较少,这是W0处理的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生理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效率,在未灌底墒水条件下,济麦20和泰山23以拔节水灌60 mm或拔节水和开花水各灌60 mm为节水高产的模式;在灌底墒水60 mm条件下,济麦20以拔节水灌60 mm、泰山22以拔节水灌60 mm或拔节水和开花水各灌60 mm为节水高产的模式。

      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刘杨,王强盛,丁艳锋,刘正辉,李刚华,王绍华*
      作物学报. 2009, (10):  1893-1899.  doi:10.3724/SP.J.1006.2009.01893
      摘要 ( 2145 )   PDF (242KB) ( 17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扬稻6号、南粳44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萌发的影响及分蘖芽萌发过程中碳氮代谢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和6-BA都能促进分蘖芽的萌发,但二者维持分蘖芽进一步生长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氮素能够促进分蘖芽持续生长,而6-BA是无法维持分蘖芽的持续生长。氮素和6-BA均提高了分蘖节中细胞分裂素(Z+ZRiP+iPR)含量及叶、根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但6-BA处理无法提高水稻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使水稻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积累不足。这说明,氮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过内源激素平衡和碳氮代谢两条生理途径调控分蘖发生。
      不同库容量类型籼稻品种源库相关参数的基本特点
      董桂春,田昊,董燕萍,张彪,李进前,于小凤,王余龙
      作物学报. 2009, (10):  1900-1908.  doi:10.3724/SP.J.1006.2009.01900
      摘要 ( 1996 )   PDF (187KB) ( 1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为材料,测定叶面积、干物(包括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含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库容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各类品种源、库主要性状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间库容量的差异很大(426%817%)ABCDEF类品种的平均库容量,2001年分别为426.37642.53770.96903.731 064.321 213.90 g m-22002年分别为359.36574.11764.98962.431 200.111 455.59 g m-2(2)大库容量品种全生育期天数、每日形成的库容量较大,库容量显著受到全生育期天数、每日形成库容量的影响,后者对库容量的作用大于前者对库容量的作用;(3)大库容量类型品种抽穗期叶面积、成熟期叶面积、抽穗期绿叶重、成熟期绿叶重、比叶重较大,但结实期叶面积下降比例小;(4)大库容量类型品种结实期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干物质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大于小库容量类型品种;(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抽穗期绿叶重、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干物质库容量、净同化率、比叶重是影响库容量的主要源库性状(R2= 0.953~0.963)。通径分析表明,抽穗期绿叶重、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对库容量的作用要显著大于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干物质库容量、净同化率、比叶重等对库容量的作用。

      茶树体内铝形态及铝累积特性
      孙婷,刘鹏,郑人卫,谢忠雷,罗虹
      作物学报. 2009, (10):  1909-1915.  doi:10.3724/SP.J.1006.2009.01909
      摘要 ( 1852 )   PDF (329KB) ( 15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置不同Al3+浓度对青茶进行50 d处理,调查茶树铝含量和铝的化学配位形态。结果表明,茶树体内的铝大多以有机态或螯合态形式存在;茶树老叶具有高积累铝的特性,但以5 mmol L-1铝处理时,运输到叶片的铝减少,积累于茶树根部的铝增多。利用27Al NMR技术检测表明,茶树各器官中普遍存在Al13的强烈共振吸收峰;在各器官中还出现–0.38×10-6处和–0.17×10-6处的微弱吸收峰,为目前尚未检出的铝络合物形式;在5 mmol L-1 Al3+处理下,青茶老叶中含有更多的Al-复合物,包括Al-草酸盐(12)Al-草酸盐(12)Al-磷酸复合物,说明茶树体中的铝通过与其他物质形成络合物以降低铝的毒性。

      灌浆期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关系统活性的影响
      李耕,高辉远,赵斌,董树亭,张吉旺,杨吉顺,王敬锋,刘鹏
      作物学报. 2009, (10):  1916-1922.  doi:10.3724/SP.J.1006.2009.01916
      摘要 ( 2526 )   PDF (593KB) ( 18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高淀粉玉米品种郑单21为材料,借助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和820 nm光吸收曲线,研究了灌浆期土壤干旱胁迫对玉米籽粒产量和对叶片光系统I (PSI)及光系统II (PS II)活性的影响。两年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叶片光合速率(P<0.05)和籽粒产量(P<0.05)JIP-test分析发现干旱胁迫导致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中的K点和J点上升,表明PS II放氧复合体(OEC)QA之后的电子传递链受到抑制,且PS II受体侧受抑制的程度大于供体侧。此外,干旱胁迫也显著地抑制PS I的最大氧化还原活性(ΔI/Io),阻碍光合电子从PS IIPS I的传递,破坏了PS IPS II的协调性。我们认为干旱胁迫抑制PS IPS II活性并破坏二者的协调性,是导致导致Pn和籽粒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12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头茬单株干重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龙明秀,高景慧,高阳,呼天明,史俊通,吴振,杨宏新
      作物学报. 2009, (10):  1923-1929.  doi:10.3724/SP.J.1006.2009.01923
      摘要 ( 1973 )   PDF (566KB) ( 1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6—2008调查了12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头茬单株干重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主、侧枝数及主、侧枝节间数是构成苜蓿单株产量性状的第1主成分,占总方差的58.05%,其中侧枝数(r = 0.689)、侧枝节间数(r = 0.526)与单株干重显著相关(P<0.05),可作为苜蓿高产品种选育主要目标性状;苜蓿株高与单株干重不相关,与主枝数(r = –0.650)、主枝节间数(r = –0.637)显著负相关(P<0.05),栽培管理中适当限制植株高度有利于产草量的提高;依单株干重聚类的I类苜蓿(PondusWL-414)头茬年均侧枝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类苜蓿,年均侧枝节间数与II类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III(P<0.05)I类苜蓿年均叶茎比分别比II类、III类提高了6.05%10.91%,且与III类苜蓿差异显著(P<0.05),是具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
      研究简报
      爆、甜、糯玉米生育后期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左振朋,孙庆泉,董鲁浩,王婧,马登超,董树亭
      作物学报. 2009, (10):  1930-1935.  doi:10.3724/SP.J.1006.2009.01930
      摘要 ( 1899 )   PDF (329KB) ( 1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爆裂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3种类型特用玉米为试材,系统比较研究了生育后期叶片光合特性在类型间和叶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光合特性存在类型间差异,糯玉米叶片的光合特性明显优于爆裂玉米和甜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3类玉米的光合特性存在叶位间差异,中部叶片光合速率表现为糯玉米>甜玉米和爆裂玉米,下部叶片光合速率的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上、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甜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总之,各类型玉米的上部和中部叶片光合特性都优于下部叶片,其中糯玉米上部和中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都大于甜玉米和爆裂玉米,甜玉米和爆裂玉米下部叶片光合性能的衰减在时间上早于糯玉米。

      应用SRAP标记分析黑芝麻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
      车卓,张艳欣,孙建,张秀荣,尚勋武,王化俊
      作物学报. 2009, (10):  1936-1941.  doi:10.3724/SP.J.1006.2009.01936
      摘要 ( 2060 )   PDF (413KB) ( 16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芝麻资源核心收集品中的黑芝麻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对引物组合对100份黑芝麻核心种质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182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26条,占69.2%,每对引物组合的条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14.0个和9.7个;供试材料间成对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69~0.986,平均为0.726,通过UPGMA法,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8处可将供试材料聚为5个类群,表明黑芝麻核心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关系;遗传多样性指数是南方黑芝麻核心种质(0.3557)>中部种质(0.3415)>北方种质(0.2986)。本研究结果较全面反映了中国保存的黑芝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特点,为我国黑芝麻资源进一步考察收集和引进,以及优异黑芝麻基因资源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豆脂肪酸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电子定位及结构分析
      宋万坤,朱命喜,赵阳林,王晶,李文福,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作物学报. 2009, (10):  1942-1947.  doi:10.3724/SP.J.1006.2009.01942
      摘要 ( 2503 )   PDF (585KB) ( 18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最新大豆遗传图与物理图的整合图谱,对12个大豆脂肪酸合成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酶等关键酶基因进行基因定位与结构分析。它们分别被定位在A2B2C2D1bD2GILM9个连锁群上,并通过序列比对获得了所在相应连锁群区间两侧标记。同时,比较基因的cDNAgDNA序列信息,获得了这12个基因结构信息,内含子数目从最少的0到最多的30个,其中FAD2-1FAD2-2FAD2-3FatB是单外显子基因,没有内含子;其余基因都有内含子,KASI6个,KASII12个,SACPD2个,FAD37个。通过定位获得对应分子标记可以为基因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资料,而基因结构信息能更好地用于基因的功能分析。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