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1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5-10-12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大豆胞囊线虫主效抗病基因Rhg4(GmSHMT)的CAPS/dCAPS标记开发和利用
      史学晖,李英慧,于佰双,郭勇,王家军,邱丽娟
      作物学报. 2015, (10):  1463-1471.  doi:10.3724/SP.J.1006.2015.01463
      摘要 ( 782 )   RICH HTML    PDF (4176KB) ( 7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严重危害世界大豆生产,Rhg4 (resistance to Heterodera glycines 4)是控制大豆SCN抗性的2个主效位点之一。本研究针对Rhg4 (GmSHMT)上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位点开发了快速、经济、简便易行的CAPS (Rhg4-389)和dCAPS标记(Rhg4-1165),并用开发的2个标记鉴定了以大豆胞囊线虫应用核心种质为主的193份代表性抗感种质。结果表明,Rhg4-389和Rhg4-1165位点间存在显著连锁不平衡(P=0.0001,r2=0.87),可形成4种单倍型。Rhg4-389-G/Rhg4-1165-T和Rhg4-389-C/Rhg4-1165-A为优势单倍型,稀有单倍型Rhg4-389-G/Rhg4-1165-A和Rhg4-389-C/Rhg4-1165-T是在中国抗源中新发现的单倍型。结合193份种质对SCN 3号小种抗性鉴定分析发现,Rhg4-389-G和Rhg4-1165-T主要存在于抗病种质,它们形成的单倍型对抗病种质鉴定效率可达94.1%。本研究开发了可用于辅助大豆SCN抗性鉴定且方便育种家利用的CAPS/dCAPS标记,且用其摸清了应用核心种质等重要抗源在Rhg4位点的“本底”,为育种家有效利用这些优异抗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兼抗型成株抗性小麦品系的培育、鉴定与分子检测
      刘金栋,杨恩年,肖永贵,陈新民,伍玲,白斌,李在峰,Garry M. ROSEWARNE,夏先春,何中虎
      作物学报. 2015, (10):  1472-1480.  doi:10.3724/SP.J.1006.2015.01472
      摘要 ( 833 )   RICH HTML    PDF (258KB) ( 10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的重要真菌病害,培育兼抗型成株抗性品种是控制病害最为经济有效和持久安全的方法。本研究选用由成株抗性育种方法培育的21份冬小麦高代品系和96份春小麦高代品系,在多个环境下进行这3种病害的成株期抗性鉴定,并利用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兼抗型基因Lr34/Yr18/Pm38Lr46/Yr29/Pm39Sr2/Yr30的分布。田间鉴定表明,21份冬小麦品系中有17份兼抗3种病害,占80.9%96份春小麦品系中有85份兼抗3种病害,占88.5%。分子标记检测发现,21份冬小麦品系均含QPm.caas-4DL,其中7份还含QPm.caas-2BS9份还含QPm.caas-2BL96份春小麦品系中,18份含Lr34/Yr18/Pm3837份含Lr46/Yr29/Pm3929份含Sr2/Yr30。以上结果表明,分子标记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可有效培育兼抗型成株抗性品种,为我国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解析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关系
      焦聪聪,黄吉祥,汪义龙,张晓玉,熊化鑫,倪西源,赵坚义
      作物学报. 2015, (10):  1481-1489.  doi:10.3724/SP.J.1006.2015.01481
      摘要 ( 879 )   RICH HTML    PDF (1077KB) ( 8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前期研究中构建的Sollux/Gaoyou DH群体在9个环境中的表型数据和新版遗传图谱,对油菜角果长度进行QTL定位,估测QTL的加性、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并通过条件QTL方法,解析角果长度与角果粒数和粒重之间的遗传关系,以期利用标记辅助,探讨通过选择角果长度基因型以增加角果粒数、提高千粒重,最终达到增加产量的可能性。结果共检测到在3个环境以上稳定表达的控制角果长度QTL 8个,加性效应值在0.09~0.26 cm之间,效应总和解释群体遗传总变异的60%8对上位性QTL效应值在0.035~0.075 cm之间,效应总和为加性总效应的38%QTL与环境互作效应只在少数位点和个别环境中显著。条件QTL研究表明,qSLA2qSLC1-2qSLC8-1位点,角果长度的变化对角果粒数影响较大;而通过选择qSLA7qSLC1-2qSLC8-1qSLC8-2长角果标记基因型,可望同时提高角果粒数和千粒重。6个主效QTL 11个连锁标记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联分析,验证了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qSLA2qSLA7qSLC8-1qSLC8-2位点6个连锁标记(ZAAS423SUC1-3ZAAS12aZAASA7-28ZAAS433ZAAS437)长角果基因型的聚合,可增长角果约2 cm,间接增加角果粒数2粒,同时提高千粒重0.4 g,从而可望实质性地提高油菜产量水平。

      转细胞凋亡抑制基因OpIAPp35增强小麦对纹枯病的抗性
      申芳嫡,洪彦涛,杜丽璞,徐惠君,马翎健,张增艳
      作物学报. 2015, (10):  1490-1499.  doi:10.3724/SP.J.1006.2015.01490
      摘要 ( 633 )   RICH HTML    PDF (951KB) ( 8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pIAP (Orgyia pseudotsugata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编码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IAP)的基因p35基因编码苜蓿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具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35 kDa蛋白。本研究人工合成了OpIAPp35基因,构建了同时含有OpIAPp35表达盒的转双价基因载体pUbi:p35-RSS1P:Myc-OpIAP,两基因分别由水稻蔗糖合酶-1启动子(sucrose synthase-1 promoter, RSS1P)玉米泛素基因(Ubiquitin, Ubi)启动子驱动。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该载体导入小麦品种扬麦16,获得双价转基因小麦。对T0~T2植株,利用PCRRT-PCRqRT-PCRWestern blot分析,确认导入的外源OpIAPp35基因能够在4个转双价基因小麦株系中遗传并表达。用来源不同、致病力不同的禾谷丝核菌强致病株型R0301WK207对转双价基因小麦的T1T2代植株分别进行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扬麦16相比,双价转基因小麦的T1T2代植株对纹枯病的抗性明显提高,说明OpIAPp35基因的表达可以增强转基因小麦对来源不同、致病力不同的禾谷丝核菌的抗性。

      小麦株高相关性状与SNP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陈广凤,陈建省,田纪春
      作物学报. 2015, (10):  1500-1509.  doi:10.3724/SP.J.1006.2015.01500
      摘要 ( 1111 )   RICH HTML    PDF (1401KB) ( 24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株高是影响小麦产量和控制倒伏的重要因素,研究小麦株高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对高产育种具有指导意义。205中国冬麦区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株高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共发现38SNP与株高相关性状显著关联(P < 0.0001)的,分布在1B2A2B3A3B3D4A4B5A6D染色体上。其中,11个位点在至少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可用于开发CAPS标记。同时,发掘了一批株高性状相关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如降低株高的等位变异BobWhite_c48009_52,平均降低株高12.9 cm;降低穗下节间长的等位变异BS00039422_51-CIAAV1698-A,分别降低穗下节间长5.9 cm6.6 cm本研究发掘的控制小麦株高基因位点,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小麦株高复杂性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玉米籽粒性状QTL定位
      秦伟伟,李永祥,李春辉,陈林,吴迅,白娜,石云素,宋燕春,张登峰,王天宇,黎裕
      作物学报. 2015, (10):  1510-1518.  doi:10.3724/SP.J.1006.2015.01510
      摘要 ( 870 )   RICH HTML    PDF (473KB) ( 1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籽粒大小及百粒重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解析籽粒性状遗传基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HZS)Mo17为亲本,构建包含13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 RIL)RIL群体。基于GBS (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获得的高密度多态性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构建了包含1262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5个环境条件下的粒长、粒宽、百粒重、粒长/粒宽4个性状分别进行QT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共检测到30QTL。利用5个环境性状均值,共检测到11QTL。其中粒长主效QTLqklen1、粒长/粒宽主效QTLqklw13个单环境条件下均被检测到,且定位在第1染色体相邻区域,物理位置分别为210~212 Mb207~208 Mb,表型贡献率分别为22.60%26.79%,被认为是控制玉米籽粒形状的主效位点。针对第1染色体207~212 Mb区间,采用成组法t检验,对黄早四(受体)Mo17 (供体)构建的BC3F1回交群体进行单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BC3F1群体中qklen1qklw1同样具有显著的遗传效应。本研究不仅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籽粒性状提供了实用标记,而且为主效基因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2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宋莉欣,黄奇娜,奉保华,施勇烽,张晓波,徐霞,王惠梅,李小红,赵宝华,吴建利
      作物学报. 2015, (10):  1519-1528.  doi:10.3724/SP.J.1006.2015.01519
      摘要 ( 587 )   RICH HTML    PDF (1512KB) ( 7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双环氧丁烷(Diepoxybutane)诱变籼稻品种IR64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红褐色斑点叶突变体spl21 (spotted-leaf 21)。大田条件下,突变体播种后约2周叶片上开始出现红褐色斑点,随后部分斑点融合,从叶尖开始发黄枯萎,并沿叶片两侧边缘向下扩散,严重时叶片大部分或整体枯死。突变体spl21与野生型IR64相比,其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降低。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叶片斑点处及周围有H2O2沉积。突变还导致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降低,叶片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此外,突变体中CATSODAPX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OD活性则极显著升高。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法最终将该基因定位于第12染色体长臂下端介于InDel-8RM28746之间约87 kb的区段内,暂名spl21(t),本研究为该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马铃薯块茎形状CAPS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朱文文,徐建飞,李广存,段绍光,刘杰,卞春松,庞万福,Walter De Jong,金黎平
      作物学报. 2015, (10):  1529-1536.  doi:10.3724/SP.J.1006.2015.01529
      摘要 ( 598 )   RICH HTML    PDF (697KB) ( 9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铃薯块茎形状(薯形)是选育马铃薯品种尤其是加工品种最重要的性状之一。前人研究表明薯形是由位于第10染色体的单基因Ro控制的,并且圆形对长形为显性。本研究以二倍体马铃薯长薯形基因型10618-01和圆薯形基因型320-02及其213F1代薯形分离群体为材料,基于马铃薯基因组相关序列信息结合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开发标记,获得了一个CAPS标记1137-CAPSVI利用该标记对53份不同薯形的四倍体马铃薯高代品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标记的选择准确率达83.02%,进一步的Pearson双侧相关分析显示其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且该标记对圆薯形材料的选择准确率更高,达91.42%。该CAPS标记的获得对于四倍体马铃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速马铃薯品种尤其是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长江中游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李淑娅,田少阳,袁国印,葛均筑,徐莹,王梦影,曹凑贵,翟中兵,凌霄霞,展茗,赵明
      作物学报. 2015, (10):  1537-1547.  doi:10.3724/SP.J.1006.2015.01537
      摘要 ( 630 )   RICH HTML    PDF (359KB) ( 9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长江中游玉米生产是解决本区域玉米产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长江中游玉米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出现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等新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为探明其适应性和实用性,2013—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设置了传统种植的双季稻(对照)、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共4种两熟制种植模式,分析比较其周年产量及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周年产量显著高于早稻秋玉米和双季稻。与双季稻相比,春玉米晚稻周年产量、光能生产效率、光能利用率、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8.3%14.1%23.4%16.4%37.2%44.3%,双季玉米分别提高了13.5%8.1%26.1%11.4%88.8%37.8%。春玉米其产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两年平均比早稻分别高出30.6%29.5%57.2%96.1%,而秋玉米和晚稻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玉稻模式周年产量差异主要源于第一季春玉米和早稻产量的差异。可见,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是适宜在长江中游推广的两熟制种植模式。

      秸秆还田替代化学钾肥对棉麦轮作中棉仁油分累积的效应
      宋光雷,睢宁,余超然,张凡,孟亚利,陈兵林,赵文青,王友华
      作物学报. 2015, (10):  1548-1556.  doi:10.3724/SP.J.1006.2015.01548
      摘要 ( 503 )   RICH HTML    PDF (678KB) ( 9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棉田化学钾肥的秸秆替代施入对棉仁含油量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基础,2012—2013年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站进行麦棉两熟周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在棉花季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0, W0)、半量还田(4500 kg hm–2, W1)和全量还田(9000 kg hm–2, W2),在小麦季设置棉花秸秆不还田(0, C0)、半量还田(3750 kg hm–2, C1)和全量还田(7500 kg hm–2, C2),两种作物秸秆不同还田量组合后共9个秸秆还田处理,另根据秸秆折合钾肥量,于2012年棉花季开始增设2个钾肥用量处理,即150300 kg K2O hm2 (K1K2)。研究显示,在适宜氮肥(300 kg N hm–2)、磷肥(150 kg P2O5 hm–2)水平下,随着逐年秸秆还田与施钾,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年际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土壤速效钾含量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花后17 d24 d是不同处理条件下棉仁含油量差异形成的关键时期;相较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花后17 d24 d的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的活性对棉仁油分的通径系数更大。结果表明,短期秸秆还田与单施化学钾肥均主要影响棉田土壤速效钾含量;从棉仁油分累积角度来看,秸秆还田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学钾的施入;花后17 d24 d棉仁钾含量是影响棉仁含油量的关键因子;秸秆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条件下,PPaseG6PDHPEPC对棉仁油分的影响更为关键。

      油菜素内酯对春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功能与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庆燕,管大海,潘海波,李建民,段留生,张明才,李召虎
      作物学报. 2015, (10):  1557-1563.  doi:10.3724/SP.J.1006.2015.01564
      摘要 ( 645 )   RICH HTML    PDF (403KB) ( 9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玉米品种“郑单”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油菜素内酯对苞叶和穗位叶喷施处理,研究了对玉米穗位叶功能、籽粒灌浆及产量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灌浆期随生育进程,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以及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同时,籽粒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但淀粉含量和粒重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处理显著增加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强、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酶的活性。处理显著增加籽粒蔗糖和淀粉积累,提高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在产量构成上,显著缩短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本研究说明,灌浆期喷施可提高玉米叶源的活性,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期,促进籽粒灌浆和物质积累,从而实现增产。

      微喷带灌溉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湿度变化和粒重的影响
      王东*,徐学欣,张洪波,林祥,赵阳
      作物学报. 2015, (10):  1564-1574.  doi:10.3724/SP.J.1006.2015.01564
      摘要 ( 414 )   RICH HTML    PDF (765KB) ( 1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2013和2013-2014年度田间试验中设小麦灌浆初期不灌水、畦灌和小麦专用微喷带灌溉个处理,并在灌浆中后期设置不同微喷时间和水量处理,以明确微喷带灌溉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湿度和粒重的影响。灌浆初期进行处理,当日中午穗层温度降低,降幅明显大于W1处理;灌水后第天与无显著差异,第天与无显著差异。处理当日叶片水势显著大于处理,当日光合速率和次日叶片水势与光合速率及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与无显著差异,且显著大于处理;的灌水利用效率显著大于处理。在小麦灌浆后期于时采用微喷带喷水均显著降低冠层温度,提高冠层相对湿度、旗叶水势和群体光合速率,且微喷时间越早越有利。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灌浆初期微喷补灌或中后期在预报高温当天时微喷补水,可显著提高粒重和籽粒产量。

      加工过程对小麦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影响
      张慧杰,孙丽娟,孙娟,张妍,李为喜,胡学旭,王步军*
      作物学报. 2015, (10):  1575-1581.  doi:10.3724/SP.J.1006.2015.01575
      摘要 ( 558 )   RICH HTML    PDF (373KB) ( 7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菌毒素(mycotoxin)小麦及面制食品重要的安全风险之一。为明确真菌毒素在小麦磨粉及食品加工链条中的变化规律, 解决目前我国尚缺少面粉和面制食品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问题, 开展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评估, 以受玉米赤霉烯酮(ZEN)污染的小麦为材料,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了不同磨粉组分及馒头、面包、面条加工过程中不同环节加工品中ZEN的含量。结果表明, 小麦磨粉后粗麸皮和细麸皮中ZEN的含量显著升高, 达到小麦籽粒的2倍以上, 小麦粉中ZEN的含量平均降低70%以上;小麦粉加工成馒头和面包后, ZEN的含量分别增高1.8倍和1.0, 加工成面条后因ZEN在煮制过程中部分溶于水中而降低3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加工过程对小麦及面制食品中的毒素水平有显著影响, 对小麦、面粉及不同的小麦制品分别制定ZEN限量更为科学合理。

      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对土壤水热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王娟,张绪成,方彦杰,于显枫,王红丽,马一凡
      作物学报. 2015, (10):  1582-1590.  doi:10.3724/SP.J.1006.2015.01582
      摘要 ( 552 )   RICH HTML    PDF (996KB) ( 9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调节起垄造沟方式,年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设置全膜覆盖垄上微沟垄上营造高,宽的微沟,马铃薯种植在微垄顶部,、全膜覆盖垄沟种植和露地平作个处理,测定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马铃薯产量,计算地积温、作物生育期耗水量、贮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研究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对土壤水热环境和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水年年和可显著提高各生育期和全生育期积温,在丰水年则与无差异。块茎膨大期的土壤贮水量的土壤贮水量高于。与相比,明显提高马铃薯地上基部茎数、茎分枝数和茎干重;马铃薯产量分别比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提高块茎膨大期的耗水量比增加;在季节性干旱年份,土层的土壤耗水量比增加,从而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简报
      低氮密植栽培对超级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谢小兵,周雪峰,蒋鹏,陈佳娜,张瑞春,伍丹丹,曹放波,单双吕,黄敏,邹应斌
      作物学报. 2015, (10):  1591-1602.  doi:10.3724/SP.J.1006.2015.01591
      摘要 ( 659 )   RICH HTML    PDF (895KB) ( 9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低氮密植栽培对水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干物质积累及其转化、氮素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3年以超级稻Y两优1号为材料,在湖南长沙和海南澄迈进行了施氮量(75150225 kg N hm-2)与栽插密度(68402719 m-2),每穴苗数(单、双、三本 -1)与栽插密度(40271914 m-2)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苗数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减苗增密在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产量分别比增苗减密高10.5%5.2%2.9%,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达到显著水平;在低氮密植条件下,有效分蘖期缩短6 d左右,分蘖成穗率、表观转化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9%21.0%150.6%19.6%。在施氮量为75 kg N hm-2的密植(40~68 m-2)条件下,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长沙点产量分别比中、高氮(150~225 kg N hm-2)常规密度(19~27 m-2)3.2%7.5%1.2%,但差异不显著,而澄迈点产量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比之低5.2%和高9.1%,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施氮量为150 kg N hm-2的密植条件下,成熟期干物质量比高氮常规密度低1.7%,但齐穗期干物质量和产量比高氮常规密度高10.3%3.3%。因此,超级稻采用低氮密植栽培,在100~150 kg N hm-240 m-2条件下提早了够苗期,增加了有效穗数,提高了分蘖成穗率和结实率,加之齐穗期适宜的干物质积累和较高的表观转化率,有利于高产的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209的遗传分析与目标基因精细定位
      李广贤,姚方印,侯恒军,孙召文,姜明松,朱文银,周学标
      作物学报. 2015, (10):  1603-1611.  doi:10.3724/SP.J.1006.2015.01603
      摘要 ( 619 )   RICH HTML    PDF (1976KB) ( 1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叶色突变体是研究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代谢的重要材料。从水稻转基因育种材料中国91与镇稻88BC4F3后代中分离到稳定遗传的粳型黄绿叶突变体ygl209,与野生型亲本镇稻88相比,突变体ygl209在苗期、分蘖期及抽穗期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叶绿素b降幅最大;其他农艺性状中抽穗期、株高、有效穗数、主茎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变化。遗传分析表明,ygl209的黄绿叶突变性状由1对核隐性基因控制。应用(ygl209/9311) F2F3分离群体,将ygl209的叶色突变基因定位于第1染色体着丝粒附近571.6 kb的染色体区段内。对区段内与叶绿体发育有关的基因LOC_Os01g31110序列测定,ygl209突变体中LOC_Os01g31110基因的编码区1390(位于第5外显子)上碱基由C转换成G,使编码蛋白序列由丙氨酸(Ala)变成了甘氨酸(Gly),推测LOC_Os01g31110即为ygl209的候选基因。

      甜高粱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对环境因子反应度分析
      唐朝臣,罗峰,李欣禹,裴忠有,高建明,孙守钧*
      作物学报. 2015, (10):  1612-1618.  doi:10.3724/SP.J.1006.2015.01612
      摘要 ( 665 )   RICH HTML    PDF (276KB) ( 8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和2014年在天津、安徽、海南、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试验,应用RBF网络模型、逐步回归等多元统计方法,从区域的角度阐明甜高粱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目标性状的关键环境因子,量化关键环境因子的作用程度,剖析高产优质甜高粱对环境因子的要求并构建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环境(E)效应对甜高粱性状的影响很大,大于基因型(G)G×E互作效应甜高粱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对降水量、昼夜温差、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有效钾反应度较大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为关键影响因子;鲜重产量和茎秆相对总含糖量预测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决定系数R2值较高,为可用模型。研究结果为中国甜高粱生态划区、栽培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使高产、优质得以充分的发挥。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