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陆地棉中棉所36为轮回亲本和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 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了能检测到稳定的株高QTL,将三个代换系群体(BC5F3, BC5F3:4和BC5F3:5)在5个环境中种植,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河南安阳种植BC5F3单株、BC5F3:4株行, 2011年分别在河南安阳、辽宁辽阳和新疆石河子种植BC5F3:4株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群体环境中株高的超亲比例为53.43%~88.97%。从早期构建的总图距为5088.28 cM, 含有2280个SSR标记位点,覆盖26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中筛选标记,对408个单株进行的SSR鉴定,结果检测到16个株高QTL,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7.35%~13.17%。有7个QTL在2个以上环境被检测到。与标记MUSS563紧密连锁的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CSSLs) were developed using
棉花株高与产量、品质等存在相关关系, 是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李新裕等[ 1]认为, 棉花获得高产要以合理密植为中心,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株高。葛瑞华等[ 2]利用陆海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材料建立2个世代的最优回归方程指出, 株高对单株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 对其定向选择能有效缩短棉花育种年限, 提高育种效率。王新坤等[ 3]利用F2群体分析株高和纤维品质性状QTL, 认为棉花株高和纤维品质在遗传上关系不大, 但株高的降低对纤维整齐度和伸长率可能有一定影响。汤飞宇等[ 4]研究认为, 株高与纤维比强度和整齐度指数关系密切。
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人们对棉花株高QTL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Shappley等[ 5]利用陆地棉种内杂交F2群体定位到2个株高QTL, 分别位于第6和第23连锁群上; 宋宪亮等[ 6]利用TM-1和海岛棉7124构建的BC1S1群体, 检测到3个控制株高的QTL, 解释9.56%~22.05%的表型变异。于霁雯[ 7]利用中棉所36和海7124构建的F2:3家系群体, 检测到2个株高QTL, 分别位于染色体A2和A11上, 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9.18%和9.48%。这些研究所用的群体遗传背景复杂, QTL之间存在互作, QTL的定位不精确。而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相似, 基因组中只含有一个或几个小的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利用该类群体检测QTL, 可有效减少遗传背景干扰, 提高QTL定位的准确性。兰孟焦等[ 8]利用中棉所45和海岛棉海1构建陆海染色体片段代换系(BC4F2、BC4F3)获得7个株高QTL。梁燕[ 9]通过中棉所36和海岛棉海1构建的BC5F2群体检测到1个株高QTL, 解释7.90%的表型变异。
本研究在梁燕[ 9]研究的基础上, 连续自交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BC5F3、BC5F3:4和BC5F3:5群体, 旨在挖掘株高QTL, 为进一步株高QTL的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奠定基础。
采用早熟陆地棉中棉所36为受体亲本, 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 组配陆海杂交组合, 利用中棉所36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 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材料(BC5F3、BC5F3:4和BC5F3:5)。
2003年夏天在河南安阳以陆地棉中棉所36为母本,海岛棉海1为父本杂交产生F1,同年12月在海南三亚以中棉所36为母本进行回交得到BC1F1种子,2004年4月在河南安阳种植BC1F1群体,苗期拔
出有腺体植株,保留无腺体植株133个,利用这些单株为父本,轮回亲本中棉所36为母本回交,按照父本单株号混收杂交铃;2005年4月在河南安阳种植133个BC2F1株行,以中棉所36为父本继续回交,按系混收杂交种子;2006年4月和10月分别在河南安阳、海南三亚种植133个BC3F1、BC4F1家系及轮回亲本中棉所36,继续回交。2007年4月在河南安阳种植133个BC5F1家系,经过两年自交,2009年在河南安阳种植了133个BC5F3家系,每个系1行(每行约20株),每隔20行种植1行中棉所36 (对照), 4月26日播种, 行长5.0 m, 行距0.8 m, 株距0.25 m,提取单株总DNA,按单株收取自然铃。按家系挑选了658个BC5F3单株(每个家系挑选4~5株),2010年在河南安阳种植, 获得BC5F3:4株行, 每隔20行种植1行中棉所36作为对照, 4月26日播种, 地膜覆盖, 行长5.0 m, 行距0.8 m, 株距0.25 m, 6月20日去膜。根据株行产量及纤维品质结果,进一步挑选出408个株系进行多环境综合评价, 2011年分别在河南安阳、新疆石河子、辽宁辽阳种植BC5F3:5株系, 每隔20个材料种植中棉所36作为对照。在河南安阳采用单行区试验, 行长5 m,2个重复; 在新疆石河子和辽宁辽阳采用2行区试验, 行长3 m,2个重复。7月中旬打顶, 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
2009、2010和2011年的8月中旬调查中棉所36及群体株高。每小区调查10株。
取中棉所36、海1、F1(中棉所36为母本, 海岛棉海1为父本杂交产生F1)及BC5F3全部单株的幼嫩叶片, 参照Paterson等[ 10]改良过的CTAB法, 提取DNA。参照张金凤[ 11]所用PCR扩增体系和反应程序。利用本实验室以亲本中棉所36和海1构建的中棉所36 × (中棉所36 × 海1) BC1F1群体构建的一张包括2280个SSR标记位点的遗传图谱(结果未发表, 该图谱包括26个连锁群, 分别对应26个染色体, 总图距5088.28 cM, 完全覆盖棉花基因组), 在各个连锁群上每隔5~10 cM选择一个SSR标记, 最终挑选出能够覆盖棉花全部26条染色体的459个标记, 并用其对初步评价出的408个CSSLs材料相对应的BC5F3单株DNA进行基因型检测。引物来源于CMD网站(http://www.cottonmarker.org/)公布序列, 由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参照张军等[ 12]的SSR实验操作及分析。
中棉所36株高平均值在3年间差异较大。2009年表现最好, 为84.62 cm; 2010年有所降低, 为78.20 cm; 与前两年相比, 2011年更低, 其中辽阳试点最低, 为53.07 cm (表1)。
从株高的极差和变异系数显示, BC5F3群体株高表现分离变异最大, 变异系数为13.17%, 最小值为58.00 cm, 最大值为125.00 cm, 极差为67.00 cm; 辽阳试点的BC5F3:5群体, 变异系数为8.96%, 最小值为38.30 cm, 最大值为71.30 cm, 极差为33.00 cm; 其他环境变异系数为7.35%~8.42%, 分离变异相对较小。
株高的超亲比例以BC5F3:4群体最大, 为88.97%; 其次是BC5F3群体, 为77.70%。BC5F3:5群体安阳试点株高的超亲比例最小, 为53.43%; 辽阳试点株高的超亲比例最大, 为70.09%。
3个群体的株高偏度的绝对值均小于1, 均符合正态分布, 表现超亲分离, 说明株高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图1)。
利用459个标记共检测片段长度为5039 cM, 覆盖遗传图谱总图距的99.03%。海岛棉总代换长度最大为478.71 cM, 最小为10.08 cM, 平均代换总长度125.80 cM, 占总检测长度的2.5%。每个单株导入的海岛棉纯合片段平均长度为72.20 cM, 占总检测长度的1.4%; 导入的杂合片段平均长度为53.6 cM, 占总检测长度的1.1%。
408个BC5F3单株恢复到轮回亲本背景的比例为90.5%~99.8%, 平均为97.5%。有1个单株没有检测到海岛棉片段; 有9个单株只含有一个海岛棉片段, 其中7株含纯合的海岛棉染色体单片段, 2株含杂合单片段; 24株含2个海岛棉片段, 其中有14株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全为纯合; 25株含有3个片段; 349株含有4个以上片段, 渐渗片段主要集中在2~12个(图2)。
有5个QTL分布在A组染色体(A1、A3)上, 11个QTL分布在D组染色体(D1、D2、D3、D5、D6、D7、D10、D12)上, 解释2.82%~8.80%的表型变异。有9个株高QTL ( qPH-1-7、 qPH-3-1、 qPH-3-7、 qPH-15-19、 qPH-16-15、 qPH-17-10、 qPH-19-10、 qPH-20-14、 qPH-26-13)在1个环境中被检测到。有7个株高QTL在多个环境下被检测到: 3个( qPH- 1-6、 qPH-3-6、 qPH-17-6)在2个环境下被检测到, 3个( qPH-14-9, qPH-20-3和 qPH-25-11)在3个环境下被检测到, 1个( qPH-14-15)在4个环境下被检测到。除 qPH-16-15的增效基因来自陆地棉外, 其余的QTL的增效基因来自海岛棉。在安阳试点检测到 qPH-20-3的贡献率最大, 为8.80%, 加性效应值为2.67 (表2)。
在BC5F3群体没有检测到控制株高的QTL, 在BC5F3:4群体和BC5F3:5群体中共检测到16个控制株高QTL (图3), 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在第15、第16、第19、第25和第26染色体上各检测到1个QTL, 第1、第14、第17和第20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2个QTL, 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QTL。
共检测到160个与株高QTL相关的渐渗片段。在同一个BC5F3单株可检测到多个株高QTL。在2号单株上, 检测到2个株高QTL ( qPH-1-6和 qPH-
E1: 河南安阳(2009); E2: 河南安阳(2010); E3: 河南安阳(2011); E4: 新疆石河子(2011); E5: 辽宁辽阳(2011)。
E1: Anyang, Henan (2009); E2: Anyang, Henan (2010); E3: Anyang, Henan (2011); E4: Shihezi, Xinjiang (2011); E5: Liaoyang, Liaoning (2011).
19-10)。 qPH-1-6与分子标记NAU3901紧密连锁, 位于第1染色体42.7~65.2 cM之间, 渐渗片段长度为11.3 cM。 qPH-19-10与分子标记NAU2274紧密连锁, 位于第19染色体90.0~108.4 cM之间, 渐渗片段长度为9.2 cM。同一个株高QTL可在不同的BC5F3单株中被检测到。 qPH-1-6分别在2号、138号、143号单株中被检测到, 这些渐渗片段的位置、长度都不相同(表3)。
利用不同的作图群体, 已检测到102个与株高相关的QTL, 它们分布在棉花的26条染色体上[ 15, 16, 17, 18, 19, 20]。本研究检测到16个株高QTL, 分布在A1、A3、D1、D2、D3、D5、D6、D7、D10、D12等10条染色体上。
有5个QTL与前人结果相似。 qPH-1-6与马雪霞[ 21]检测到的 qH-1-1位于同一染色体, 与QTL紧密连锁的标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差10.65 cM, 推测可能为同一QTL; qPH-15-19与兰孟焦[ 23]定位到的 qPH-13-5, 均与标记MUSS563紧密连锁, 且加性方向相同, 增效基因均来自海岛棉海1, 推测可能为同一QTL; qPH-20-14与杨泽茂[ 24]检测到的 qPH-20-10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与QTL紧密连锁的标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差11.33 cM, 推测可能为同一QTL; qPH-26-13与杨泽茂[ 24]检测到的 qPH-26-8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且与QTL紧密连锁的标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差2.85 cM, 推测可能为同一QTL。其余11个QTL ( qPH-1-7、 qPH-3-1、 qPH-3-6、 qPH-3-7、 qPH-14-15、 qPH-16-15、 qPH-17-6、 qPH-17-10、 qPH-19-10、 qPH-20-3、 qPH-25-11)为本研究中新发现的株高QTL。
本研究是以早熟品种中棉所36和海岛棉海1为亲本, 两者株高差异显著, 并且在3个世代5个环境下检测到16个株高QTL。其中有3个QTL在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 3个QTL在3个环境中被检测到, 1个QTL在4个环境下被检测到, 其增效基因全部来自海岛棉。这些在多环境检测到的QTL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 可以用于棉花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利用SSR标记对陆地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BC5F3、BC5F3:4、BC5F3:5)进行评价, 并检测到16个控制株高的QTL, 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 具成簇分布现象; 15个增效基因来自高值亲本海岛棉, 其中 qPH-15-19 位点已报道过, 有7个QTL在多环境被检测到。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