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kuaijie@mail.hzau.edu.cn, Tel: 13915542683
为探讨共生期和密度对棉田套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设置3个共生期: 棉油共生10 d (T10)、20 d (T20)和30 d (T30)及4个种植密度 30 (D1)、45 (D2)、60 (D3)和75万株 hm-2 (D4)裂区试验。结果表明: (1)同一密度下, 延长共生期, 越冬期、蕾薹期和花期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均增加, 促进了根系及地上部干物质累积, 根冠比、株高、根颈粗增加, 茎秆酸不溶木质素和总木质素含量下降, 可溶性糖、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升高。油菜根倒角度虽增加, 但茎倒角度、总倒伏角度减小, 油菜单株和群体产量均增加, 以T30D2群体产量最高。(2)密度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共生期不同存在差异。相同共生期处理下, 随密度增加, 单株绿叶数减少, 根系干物质、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降低, 单株产量降低。T30条件下, 叶面积指数(LAI)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在D3密度时, LAI最大; 在T20、T10条件下, LAI则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群体产量与LAI变化趋势一致。在T30、T20处理下, 茎倒角度随密度增加呈先降后增趋势, 在T10处理下, 则逐渐增加, 与茎秆纤维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两试点均为T30D3田间总倒伏角度最小。(3)武穴及天门试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所要求的共生期及密度最优配置分别为29.8 d、48.8万株 hm-2, 29.7 d、57.6万株 hm-2; 在此配置下, 两试点油菜产量理论值分别为3243.0 kg hm-2和3082.8 kg hm-2, 与当地棉田套播油菜常用栽培模式(共生期15 d, 密度15.0~22.5万株 hm-2, 产量约2625.0 kg hm-2)相比, 可实现增产23.5%、17.4%。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ymbiotic periods and densitie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rapeseed intercropping cotton, a split-plot experiment with three symbiotic periods [10 d (T10), 20 d (T20), and 30 d (T30)] and four levels of densities [30×104 (D1), 45×104 (D2), 60×104 (D3), and 75×104 plants ha-1 (D4)] was designed.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1) Prolonging symbiotic periods was favorable for rapeseed growth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green leaves, LAI, root biomass, aboveground biomass, root-shoot ratio, plant height, crown diameter all increased, whereas angle of stem lodging decreased. These led to increase in yield both single plant and unit hectare. (2) The effects of plant density on rapeseed growth and yield depended on the symbiotic period. The number of green leaves, root biomass, aboveground biomass decreased with plant densities, which resulted in decreased yield per plant. At T30, the maximum LAI was observed under D3, while it was increased with plant density at T20 and T10. The population yield had the same trend with LAI. The yield reached the maximum when the symbiosis period was 30 days and the plant density at 45×104 plants ha-1, whereas the angle of stem lodging reached the minimum at T30D3. (3) Based on the regressions, for Wuxue sites, the optimum symbiotic period was 29.8 days and the optimum plant density was 48.8×104 plants ha-1while these for Tianmen were 29.7 days and 57.6 plants ha-1. Under these arrangements, Wuxue and Tianmen could achieve the yield about 3243.0, 3082.8 kg ha-1, which were increased by 23.5%, 17.4%,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arrangement (the symbiotic period was 15 d, the plant density was 15.0 to 22.5×104 plants ha-1 and the average yield was about 2625.0 kg ha-1).
棉油轮作是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的重要模式, 常年种植面积约60~70万公顷, 平均单产2100 kg hm-2,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省。棉油轮作模式主要采用套作技术以缓解茬口矛盾。该模式在满足前茬作物正常生长前提下, 既可提高后茬作物产量, 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1]与经济效益, 因此是多熟制地区的一种重要栽培模式。目前, 因劳动力成本上升, 棉田套栽油菜模式已逐步被棉田套播模式所代替。
棉田套播油菜是指在棉花拔秆前播种油菜, 棉花拔秆后及时进行田间管理的模式[5]。该模式利用2种作物生长过程中的“ 空间差” 和“ 时间差” 缓解茬口矛盾, 解决后茬作物因播期较迟所致的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2]。共生期及播种量是影响棉田套播油菜群体质量的2个关键因素。研究表明, 棉油共生期长, 则油菜线苗严重, 不利于培育壮苗, 且抗倒性下降; 棉油共生期短, 则无套作优势, 导致油菜产量低而不稳[3]。比如长江流域晚稻套播油菜栽培模式中, 油菜与水稻合适的共生期则一般为10 d左右[4]。合理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密度偏低, 个体优势明显, 但群体发展受限, 光能利用率低; 密度过高, 下层叶片受光少, 光合生产能力减弱, 造成减产[5]。合理密植, 光合面积适宜, 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在套播栽培模式下, 因播期较迟, 油菜个体较小, 主要采取增加播种量、提高密度的措施提高套播油菜产量[6, 7]; 密度增加后, 群体叶面积指数增加, 利于产量形成, 油菜结角层离地高度增加, 角果层厚度降低, 有利于机械化收获[9]。
棉田套播油菜栽培模式无需育苗、移栽, 减少劳动力投入, 提高了油菜经济效益[6]。因此, 该技术应用面积逐年扩大。然在, 实际生产中, 棉油共生期及播种量随意, 田块间、年际间产量差异大; 且棉田油菜普遍倒伏较重, 影响产量与品质, 且不利机械收获作业。基于此, 本文选择湖北省2个典型棉油轮作区为试点, 设计共生期及播种量裂区试验, 考察油菜生长发育、抗倒性及产量形成规律, 以期为棉田套播油菜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试验于2012— 2013年在湖北天门市(60.39° N, 113.10° E)、武穴市(29.85° N, 115.55° E) 2个棉油轮作区进行, 选用通过长江中、下游及北方春油菜区审定的油菜品种“ 华油杂62” 为材料。两试验点土壤状况见表1。
采用裂区设计, 以棉油共生期30 d (2012年10月10日播种, T30)、20 d (2012年10月20日播种, T20)和10 d (2012年10月30日播种, T10)为主区; 种植密度30 (D1)、45 (D2)、60 (D3)和75万株 hm-2 (D4)为副区。3次重复, 计36个小区。小区面积2× 10 m2。棉田套播油菜每公顷施N、P2O5、K2O和硼肥分别为90 kg (46%的尿素)、60 kg (12%的过磷酸钙)、90 kg (60%的氯化钾)、15 kg硼沙; 磷肥、钾肥、和硼肥都作底肥施入, 氮肥60%作底肥, 40%作薹肥施,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油菜栽培模式。
1.3.1 关键生育时期农艺指标
越冬期、蕾薹期、花期及成熟期分别在各小区中连续取样5株, 测定苗高、绿叶数、根颈粗、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其中, 苗高为子叶节至植株顶端的高度; 根颈粗用游标卡尺测定子叶节下1 cm粗度; 地上部干重为植株子叶节以上部干重; 根干重为子叶节以下部干重; 用LI-3100C叶面积仪测定叶面积后计算叶面积指数(LAI)。用角果长、宽及Sa=π dh1+1/3π dh2 (其中, h1=0.8H、h2=0.2H; H为角果长、d为角果宽)求出角果皮面积后计算角果皮面积指数(PAI)[8]。
1.3.2 考种及小区产量
当全田有70%角果呈现黄绿色时在各小区中连续取样10株, 考察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并收获10 m2测定小区产量。
1.3.3 小区倒伏角度
总倒伏角度用冠层最高点与子叶节连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表示; 根倒角度用半径20 cm的量角器测定茎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 茎秆倒伏角度为总倒伏角度与根倒角度的差值。
1.3.4 茎秆主要成分
利用考种样品, 测定茎杆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参照华中农业大学生物能源实验室测定方法[9]。测定指标包括: 酸不溶、酸溶及总木质素、可溶性糖、半纤维素、纤维素。
采用DPS7.0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数据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法; 采用Origin9.0作图; 采用二元二次曲线和多元线性回归曲线模型, 分别对不同共生期和密度下油菜产量和倒伏有关性状特征值进行回归分析, 筛选出最佳的共生期和密度组合。
2.1.1 小区产量
两试点小区产量均表明(表2), 相同密度条件下, 共生期延长, 产量增加。相同共生期条件下, 小区产量随密度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T30及T20共生期处理下, 密度增加, 产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且分别在D2及D3密度处理达最大值; T10共生期处理下, 密度增加, 小区产量增加。本试验各处理中, 两试点均为T30D2处理小区产量达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 棉油共生期及种植密度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 二者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 且共生期效应大于密度及共生期与密度的互作效应。
分别建立武穴、天门试验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与共生期及密度间的回归方程(表2)。各回归方程F值均达极显著水平, 通过检验, 说明共生期、密度及其互作效应共同影响着棉田套播油菜的产量, 且有其最优配置。本试验中, 方程寻优结果表明, 武穴及天门试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所要求的共生期及密度最优配置参数分别为29.8 d、48.8万株 hm-2, 29.7 d、57.6万株 hm-2; 在此配置条件下, 武穴及天门试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理论值分别达到3243.0 kg hm-2和3082.8 kg hm-2。
2.1.2 干物质累积和分配
植株干物质累积与分配在两试验点趋势一致。如图1, 根系干物质累积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 最大值出现在花期, 在成熟期, 由于植株衰老, 根系干物质降低。同一密度下, 延长共生期, 可增加各生育时期根系干物质累积量。相同共生期处理下, 随密度降低, 根系干物质累积量增加, 且在蕾薹期增幅最大。在T30条件下, 密度对根系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最大。地上部干重在不同共生期和密度下的变化趋势与根系干物质累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延长共生期, 根冠比略有增加。在T30条件下, 油菜越冬期、蕾薹期和花期根冠比受密度影响显著, 表现为根冠比在低密度条件下(D1、D2)高于高密度(D3、D4)。
2.1.3 光合面积、单株产量
共生期和密度通过改变油菜光合面积影响产量(表4)。同一密度条件下, 随共生期延长, 越冬期、蕾薹期和花期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均增加, 最终导致产量增加。而同一共生期下, 随着密度的增加, 各生育时期绿叶数略有减少, 且在T30条件下变化较为明显。T30条件下, LAI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在D3密度时, LAI最大; 在T20、T10条件下, LAI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共生期下, 单株产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
2.2.1 倒伏角度
密度及共生期均影响着田间各倒伏角度, 两试点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5)。相同密度条件下, 共生期延长, 油菜根倒角度增加, 茎倒角度减小。相同共生期条件下, 油菜根倒角度随密度增加而减小; 在T30、T20处理下, 茎倒角度随密度增加呈先降后增趋势, 在T10处理下, 则逐渐增加, 两试点均为T30D3处理小区的田间总倒伏角度最小。方差分析表明, 共生期与密度处理对茎倒、根倒及总倒伏角度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共生期与密度对茎倒角度的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 对根倒角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
2.2.2 株高、根颈粗
两试验点株高和根颈粗在不同共生期和密度下变化趋势一致, 因此, 以天门试验点为例, 如图2所示, 延长共生期, 油菜株高、根颈粗增加, 且密度越低, 影响越大。同一共生期条件下, 随密度增加, 油菜株高、根颈粗降低。不同生育时期间比较, 株高在生育后期(花期-成熟期)受密度的影响较大; T20、T30条件下, 根颈粗在花期-成熟期受密度影响最大, 在T10条件下, 则在蕾薹期受密度影响最大。
2.2.3 茎秆成分
共生期及密度均影响着油菜茎秆各成分的含量(表6)。T30、T20条件下, 密度增加, 酸不溶
木质素、总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T10条件下, 密度增加, 酸不溶木质素、总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逐渐减少。酸溶木质素、可溶性糖在T30条件下, 随密度增加, 逐渐降低; 在共T20、T30条件下, 随密度增加, 含量增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表7), 油菜成熟期茎杆各组成成分中, 武穴试点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影响茎秆倒伏角度, 且进入回归方程, 纤维素含量高, 茎秆倒伏角度小; 而天门试点, 总木质素、可溶性糖及纤维素含量显著影响油菜茎杆田间倒伏角度, 同样进入回归方程, 木质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含量高, 茎杆倒伏角度小。
长江流域棉油轮作模式中, 棉花施肥较多, 土壤肥沃, 墒情较好, 不仅有利于后茬油菜冬前干物质累积及高产形成, 可减少棉区冬闲田, 增加农民收入[10]; 且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减少水土流失[11]。近年,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 棉田套栽模式劳动强度高、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高的弊端逐渐显现。因此, 棉田套播油菜逐渐取代棉田套栽模式, 成为长江流域棉区油菜的主要种植模式。该模式可提前油菜播期、缓解茬口矛盾, 但其播期略迟且与棉花有一定的共生期, 油菜易线苗、个体素质差、成苗率低, 成熟期群体密度不足, 导致产量低而不稳。长江流域双季稻区, 采用稻田套播油菜, 可有效缓解晚稻腾茬迟, 下茬作物难以获得高产, 由此产生大量冬闲田的矛盾。晚稻后期适期适量(10月15日播种, 共生期10 d, 播种量9 kg hm-2)套播油菜, 油菜产量可达2435.0 kg hm-2[4]。本试验结果显示, 各处理条件下, 延长共生期, 因播期提前, 出苗及苗期生长温度相对适宜, 利于根系及地上部干物质累积, 冬前生长量充足, 个体素质好, 单株产量增加, 这与郑伟等研究结果一致[12]。适宜群体结构是作物高产的基础。套播模式下, 因播期较迟, 且有一定共生期, 油菜个体生产能力较正常播期差, 故栽培策略上应走群体增产途径。但套播油菜最适群体密度随共生期变化而变化。本试验两试点结果均显示, 棉田套播油菜模式可显著增加油菜产量, 且在棉油共生30 d、密度45万株 hm-2的条件下产量最高, 在棉油共生20 d、10 d条件下, 小区产量分别在密度60、75万株 hm-2时最高。可见, 棉田套播油菜模式下, 个体生产能力强, 则可适量稀植以发挥个体增产潜力; 个体生产能力差, 应适当密植发挥群体优势。目前生产中棉田套播油菜栽培模式多采用共生期15 d左右, 播量在15.0~22.5万株 hm-2, 这导致秧苗年前生长量不足、个体素质差, 加上播种量偏低、群体密度不足, 油菜产量低而不稳。因此棉花油菜套作栽培模式应选择适宜共生期与播种量, 确保较理想个体素质与足够的群体密度。回归分析表明, 共生期29.7 d及57.6万株 hm-2的种植密度为天门试点棉田套播油菜的最佳配置模式, 理论上可获得3082.8 kg hm-2的产量; 共生期29.8 d及48.8万株 hm-2的种植密度为武穴试点棉田套播油菜的最佳配置模式, 理论上可获得3243.0 kg hm-2的产量。
共生期及种植密度通过影响套播油菜各生育时期生长状况而影响产量。延长共生期, 播期相对适宜, 温度光照能较好的满足油菜出苗及生长, 有利于冬前干物质累积, 为生殖生长储备养分。延长共生期或减小密度, 植株绿叶数增加, 单株光合作用加强, 提高了角果密度, 促进了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 且改变了干物质的分配, 由根冠比的变化可知, 延长共生期或降低密度, 促进了干物质向根系的分配, 且以共生期的效果更显著。根系生长改善后, 加强了植株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有利于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绿叶数变化趋势与单株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表明油菜单株光合面积的改变是共生期和密度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合理的群体结构是作物高产的基础。蕾薹期、花期是影响角果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显示, 在角果期、花期, T30、T20和T10共生期下, 叶面积指数分别在D2-D3、D3-D4、D4最大, 此时小区产量亦最高。刘巽浩等[13]研究套作玉米与麦后复播玉米对光能的利用情况, 其结果显示套作玉米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光照时间, 而且也增加了麦-玉系统在小麦生长后期的群体叶面积, 起到了充分利用光能的作用, 从而提高了光合产物并最终提高了单位土地的粮食产出。以上表明, 棉田套播油菜群体叶面积指数是影响最终产量的关键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的共生期和种植密度处理极显著影响棉田套播油菜籽粒产量, 且共生期与种植密度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棉油套播模式下, 存在共生期与种植密度的最佳配置模式, 各处理中, 以T30D2小区产量最高, 此时根冠比最大, 植株长势好。
油菜抗倒伏能力与产量密切相关。抗倒能力强, 冠层通风透光, 成熟期植株结角层光照、CO2充足, 物质生产能力强, 利于产量形成; 抗倒能力弱, 冠层荫蔽, 不利于角果光合, 此外, 还阻碍了茎秆、叶片积累的光合产物向角果的输出, 造成产量下降, 机械收获受阻。油菜抗倒伏性状可通过测定植株倒伏角度和植株根颈相关形态指标来反映[14, 15, 16]。本研究显示, 棉田套播油菜栽培模式下, 茎秆倒伏是田间倒伏的主要原因, 共生期和密度对田间倒伏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延长共生期, 植株个体发育较好, 株高增加, 同时根颈粗增加, 增加了茎秆抗倒伏性, 减小了田间倒伏发生危害。相同共生期条件下, 在T30、T20处理下, 茎倒角度随密度增加呈先降后增趋势, 表明共生期适宜, 密度在60万株 hm-2时, 可协调个体和群体生长, 有效缓解茎秆倒伏发生; 群体过大(密度在75万株 hm-2时), 种内和种间生长竞争激烈, 种间关系成为影响整体生产力的主要矛盾[17], 加重了低位作物茎倒发生。在T10处理下, 由于播期过迟, 个体发育严重受阻, 此时, 增加密度, 加剧了个体间的竞争, 不利于植株生长, 因此茎秆倒伏角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茎秆组成成分是影响茎秆倒伏的内在因素。综合两试点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成熟期油菜茎秆各组成成分中, 纤维素含量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因子, 纤维素含量高, 油菜茎秆机械能力强, 茎秆倒伏角度减轻。田间总倒伏角度的变化趋势与茎秆倒伏角度变化趋势一致, 两试点均为T30D3处理小区倒伏发生最轻, 降低了产量损失。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