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系5R625苗期和田间均对小麦叶锈病有良好抗性, 但其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还不清楚。利用36个携带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对照品系和15个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对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基因推导, 结果5R625对这15个叶锈菌生理小种的侵染型与 Lr9、 Lr19、Lr24、Lr28、Lr39、Lr47、Lr51、Lr53相同。利用5R625和感病品种郑州5389的杂交后代F1、F2和F2:3群体对5R625的抗病性进行了遗传分析, 苗期和成株期的分析结果均表明5R625对小麦叶锈菌的抗性由1个显性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F2:3家系和分子标记方法将该基因定位在3DL染色体上。与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连锁的5个分子标记中, STS标记 24-16和SCAR标记 OP-J09此前已经被证明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 Lr24共分离, 因此, 推测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与 Lr24可能为同一基因。
Wheat line 5R625 shows high resistance to all of Puccinia triticina pathotypes at seedling and adult plant stages, but its resistance mechanism is unclear. In this study, the resistance gene(s) were postulated by artificially inoculating 15 P. triticina pathotypes at the seedling stage and comparing infection types with those of 36 wheat lines with known Lr gen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5R625 might carry Lr9, Lr19, Lr24, Lr28, Lr39, Lr47, Lr51, and Lr53. Further genetic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resistance gene(s)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populations of Fl, F2, and F2:3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5R625 and Zhengzhou 5389 (susceptible control). A single dominant gene was found responsible for the resistance at seedling and adult plant stages. This gene was mapped on 3DL chromosome with molecular markers using the F2:3 lines. The linkage map contained five closely linked markers, including STS marker 24-16 and SCAR marker OP-J09 that have proved to be cosegregated with Lr24. Therefore, the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in 5R625 is most likely Lr24.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 可造成40%甚至更大的产量损失[1]。近几年, 小麦叶锈病在中国小麦主产区发病严重, 尤其是在华北和黄淮流域[2], 随着气温升高和水肥增多, 小麦叶锈病有加重趋势, 2012年在甘肃、四川、陕西、河南、安徽等地发病严重, 造成严重减产[3]。人们对小麦锈病的研究由来已久, 1905年Biffen[4]证明小麦抗条锈性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揭开了小麦抗病性遗传研究的序幕。1921年Mains和Jackson [5]首次证明小麦叶锈菌中存在生理专化型, 1946年Ausemus等[6]首先用Lr编号对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命名。截至目前, 国际上已发现100多个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其中正式命名的72个[7]。陈万权等[8]通过基因推导, 发现Lr1、Lr2c、Lr3bg、Lr10等10个抗叶锈病基因分布在我国24个小麦品种中, 并发现我国11个品种携带未知抗叶锈病基因; 刘志勇等[9]在48份材料中筛选出17份和12份抗病材料分别携带Lr9和Lr24; 张庆等[10]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将小麦品系Sw92中的隐性抗叶锈病基因LrSw92定位于6BS染色体上。通过基因推导和对部分小麦品种(系)的分子标记验证, Li等[11]在我国102份推广小麦品系中发现了Lr1、Lr26和LrZH84等14个小麦抗叶锈基因, 潘阳等[12]和韩烨等[13]分别从104个我国新疆小麦品种(系)和103个CIMMYT小麦品种(系)中发现了Lr1、Lr26、Lr34等8个小麦抗叶锈基因。通过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检测, 本实验室在5DL染色体上定位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14, 15]; 在1B、7BL和2B染色体上分别定位了小麦抗叶锈病新基因LrZH84[2]、LrXi[16]、LrG98[17]、LrBi16[18]、LrFun[19]、LrNJ97[3]等。不断开发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为抗叶锈病基因的利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也是建立精细遗传连锁图谱和克隆抗叶锈病基因的必要前提。
小麦品系5R625在苗期和田间对我国小麦叶锈菌小种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性。目前, 有关5R625抗病性的遗传分析工作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5R625和感病品种郑州5389的杂交后代F1、F2和F2:3群体, 通过苗期和成株期表型鉴定对5R625的抗病性进行遗传分析, 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进行了分子鉴定。
基因推导所用的36个携带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对照品系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提供, 基因推导所用的15个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以及成株期接种所用的混合生理小种THTT、THTS及THTQ采自我国小麦主产区, 参考Long和Kolmer [20]的密码命名法命名, 所有菌种保存于河北农业大学小麦锈病研究室。
抗病亲本5R625 (由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系杨作民教授提供)、感病亲本郑州5389及其杂交获得的20个F1单株、286个F2单株和142个F2:3家系用于抗病性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每个F2:3家系种植30株用于推测F2个体的基因型。
1.2.1 苗期人工接种鉴定 当小麦第1片叶完全展开时用扫抹法将新鲜叶锈菌种接种于供试小麦材料, 黑暗保湿16 h后转移至适宜叶锈菌生长的温室。约15 d左右发病充分时, 参照 Roelfs等[21]提出的6级标准记载侵染型, 其中0~2级为抗病侵染型, 3~4级为感病侵染型。
1.2.2 成株期鉴定 以感病对照郑州5389为诱发行, 与试验材料垂直种植, 拔节期进行田间混合小种接种。将在温室中繁殖好的叶锈菌混合小种配制成0.05% Tween-20孢子悬浮液, 先用少量Tween-20将孢子粉调成糊状, 然后加适量水稀释成桔红色菌液。傍晚时用压力喷壶均匀喷洒在诱发行小麦上, 随即覆盖塑料薄膜, 四周用土压严, 充分保湿, 次日早晨揭开薄膜。接种后保持田间湿度, 同时增施氮肥以利于发病。待郑州5389最终病害严重度达100%时进行侵染型鉴定, 病害分级方法与苗期相同。
用Dubin等[22]提出的基因推导原则, 对苗期接种15个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进行抗病基因推导。
将抗、感亲本及其F1、142个F2单株种于温室, 苗期接种叶锈菌生理小种THJP, 鉴定其侵染型。用卡方检验杂交后代中抗、感株比例是否符合孟德尔分离比。在田间单粒种植144个F2单株并接种混合生理小种, 进行成株期抗性鉴定, 其中有2株未能收获种子, 其他单株收获后得到142个F2:3家系, 将其种于温室, 苗期接种THJP, 用于进一步遗传分析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用CTAB法[23]提取小麦叶片基因组DNA。按Michelmore等[24]的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 BSA), 从F2:3群体中选取10个纯合抗病家系和10个纯合感病家系, 将其DNA等量混合, 分别组成抗病池(Br)和感病池(Bs)。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702对SSR引物(http://avena.pw.usda.gov/GG2/index.shtml)、1对SCAR引物[9]和1对STS引物[25]在两亲本及抗、感池间筛选多态性分子标记。所有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PCR体系10 μ L, 含10× buffer 1 μ L、10 mmol L-1 dNTP 0.2 μ L、4 μ mol L-1引物1 μ L、40 ng μ L-1 DNA模板1 μ L、Taq酶1 U、ddH2O 6.7 μ L。反应程序为: 94℃预变性5 min; 94℃变性 1 min, 50℃、55℃或60℃ (因引物而异)退火1 min, 72℃延伸1 min, 35个循环; 最后72℃延伸10 min, 4℃保存。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
以多态性分子标记检测142个F2:3家系, 共显性标记与抗病亲本相同的带型记为A, 与感病亲本相同的带型记为B, 兼有两种带型的记为H; 显性标记与抗病亲本相同记为D, 与感病亲本相同记为B。利用Map Manager QTXb17软件进行分子标记和抗/感表型间的连锁分析和图谱构建, 对“ Search Linkage Criterion” 参数选择“ P=1e- 6” , “ Chromosome Map Size” 参数选择“ 10× ” 。选择Kosambi作图函数将重组交换值转换为遗传图距单位(cM), 用MapDraw V2.1软件绘制遗传连锁图[26]。
5R625对所有供试叶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高抗, 抗病对照系中Lr9、Lr19、Lr24、Lr28、Lr39、Lr47、Lr51、Lr53共8个基因系也对这些叶锈菌生理小种表现高抗(表1), 因此推定, 5R625可能携带上述8个抗叶锈病基因。
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 亲本5R625及F1代均表现抗病, 侵染型为; 或1级; 郑州5389表现感病, 侵染型为4级(图1)。利用两套F2群体中分别进行温室苗期和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 结果均显示抗感分离比符合3∶ 1 (表2)。温室鉴定F2:3代, 有40个家系表现纯合抗病, 64个家系表现抗感分离, 38个家系表现纯合感病, 经卡方检验符合理论分离比1∶ 2∶ 1 (表3)。因此认为, 5R625的抗叶锈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暂命名为Lr5R625。
目前有3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位于3D染色体上, 分别是位于3DS上的Lr32及3DL上的Lr24和Lr69。Lr32来源于普通小麦D染色体供体节节麦, 目前对我国多数叶锈菌生理小种已丧失抗性[27, 28]; Lr69的抗锈性国内尚无报道, 因此还无法确定Lr5R625与Lr69的关系。Lr24来源于长穗偃麦草, 具有全生育期抗病性, 且对我国目前所有供试叶锈菌生理小种均具有良好抗性。虽然生产上尚未推广携带此基因的品种, 但Lr24在抗叶锈病基因的利用和合理布局上有很大应用潜力。本试验中, F2:3群体的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 Lr5R625与Lr24的STS标记24-16和SCAR标记OP-J09表现共分离, 据中国农业大学杨作民教授介绍, KS91WGRC11是小麦品系5R625的亲本之一, KS91WGRC11同时含有Lr24和Lr42[29]。我们用STS标记24-16对KS91WGRC11、5R625及Lr24的载体品种RL6064进行了标记检测, 扩增出了相同的特异性条带(图4), 这表明5R625中的抗病基因很可能来自KS91WGRC11中的Lr24, 但该推测还需等位性测验予以证实。
KS91WGRC11携带Lr24和Lr42两个抗性基因[29], Lr24在北美、南美以及北非地区对多数叶锈菌种已丧失抗性[30], 在这些地区KS91WGRC11可作为Lr42的载体品种。但是, 在我国以及澳大利亚, Lr24对叶锈菌仍有很好的抗性[30], 尤其在我国尚未发现Lr24的致病小种[11, 27], 因此KS91WGRC11表现出的抗性很可能由Lr24和Lr42共同提供, 目前国内将KS91WGRC11作为Lr42的载体品种, 但我们认为, KS91WGRC11不宜作为我国Lr42的载体品种。
目前基于RAPD和RFLP标记开发的与Lr24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多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9, 31, 32, 33], 便于快速筛选携带Lr24的品种(系), 尚未有关于Lr24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的报道, 本实验发现3个与Lr24连锁的SSR标记, 遗传距离为2.5~26.6 cM, 将Lr24定位于3DL染色体的末端, 为建立该基因更为精细的遗传连锁图谱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 抗叶锈病基因Lr24与抗秆锈病基因Sr24紧密连锁[34], 因此Lr24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对筛选兼抗多种病害的小麦品种也有参考价值。
在田间利用多个强毒性混合生理小种对5R625 F2群体进行接种和抗性鉴定, 抗感表型分离比仍符合3∶ 1,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苗期相同, 说明5R625成株期在田间对强毒性叶锈小种的抗病性也由Lr5R625控制, 不含有成株微效基因。5R625中抗叶锈基因遗传背景简单, 抗叶锈性强, 是研究基因克隆、基因累加的优良材料, 有利于抗病基因的利用和培育抗病新品种。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