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6, Vol. 32 ›› Issue (09): 1311-1315.
贺安娜;梁满中;肖辉海;陈良碧
HE An-Na,LIANG Man-Zhong,XIAO Hui-Hai,CHEN Liang-Bi
摘要: 雄性不育水稻包颈是影响杂交种子生产的重要因素。隐性长穗颈(eui)基因具有减轻或完全解除雄性不育水稻包颈的作用。但不同播期的具隐性长穗颈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包颈程度变化较大,为了揭示影响这类不育系包颈程度变化的原因,本文以隐性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为材料,分析了花粉育性与穗颈节伸出剑叶叶鞘长度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
[1] | 高芸, 张玉雪, 马泉, 苏盛楠,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朱新开, 郭文善. 春季低温对小麦花粉育性及粒数形成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 104-115. |
[2] | 何强;陈立云;邓华凤;唐文邦;肖应辉;袁隆平. 水稻C815S及其同源株系的育性光温特性[J]. 作物学报, 2007, 33(02): 262-268. |
[3] | 吕川根; 高艳红; 宗寿余; 邹江石. 水稻籼粳杂种IR36/Kamairazu花粉育性的遗传[J]. 作物学报, 2006, 32(03): 469-471. |
[4] | 徐孟亮;康公平;梁满中;陈良碧. 不同世代温敏核不育水稻96-5-2S育性对低温的反应[J]. 作物学报, 2006, 32(01): 20-24. |
[5] | 朱云国;王学德;赵佩欧;倪西源. 棉花恢复系的恢复力与花药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03, 29(05): 693-696. |
[6] | 严长杰;梁国华;顾世梁;陆驹飞;汤述翥;顾铭洪.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及其类型[J]. 作物学报, 2003, 29(04): 574-580. |
[7] | 司怀军;王蒂. 马铃薯种间体细胞杂种的育性和遗传改良[J]. 作物学报, 2003, 29(02): 280-284. |
[8] | 徐建红; 薛庆中. 杂交早稻恢复系中恢复基因的遗传[J]. 作物学报, 2001, 27(06): 847-850. |
[9] | 陈增建;朱立宏. (禾鲁)稻与云南稻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J]. 作物学报, 1990, 16(03): 219-2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