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 根据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结合矮败小麦的特点, 我们逐步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方法. 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 利用控制授粉向群体引进优良基因, 通过开花前不良可育株的淘汰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 借助于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异交使基因重组, 以及正确地选
中图分类号:
[1] | 李秀诗,吴迅,吴文强,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陈泽辉. 玉米Suwan种质改良过程中的关键基因组区段发掘[J]. 作物学报, 2019, 45(4): 568-577. |
[2] | 邹超英,李芦江,杨克诚*,潘光堂,荣廷昭.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不同玉米合成群体的改良效应[J]. 作物学报, 2010, 36(1): 76-84. |
[3] | 高庆荣;化斌;张爱民;刘秉华;刘冬成. 1Dx5亚基特异PCR标记在小麦品质性状群体改良中的应用[J]. 作物学报, 2005, 31(09): 1110-1114. |
[4] | 彭泽斌;田志国;刘新芝. MS1与MS1-HS两种选择方法的比较研究.[J]. 作物学报, 2005, 31(01): 29-35. |
[5] | 彭泽斌;田志国;刘新芝. 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法对两个玉米群体的改良[J]. 作物学报, 2004, 30(12): 1204-1209. |
[6] | 彭泽斌;田志国;刘新芝. MS1与MS1-HS两种选择方法在玉米群体ZZ4中的改良效果比较Ⅰ.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J]. 作物学报, 2004, 30(11): 1102-1107. |
[7] | 刘秉华;王山荭;杨丽;鲍海滢;孟凡华;夏兰芹;薛国典. 不同遗传背景矮败小麦的性状表现[J]. 作物学报, 2001, 27(02): 207-211. |
[8] | 刘新芝;彭泽斌. 半姊妹轮回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研究[J]. 作物学报, 1994, 20(06): 670-676. |
[9] | 刘秉华;杨丽;王山荭. 矮败小麦的遗传研究[J]. 作物学报, 1994, 20(03): 306-309. |
[10] | 孙芳华;陈新民;曾启明. 利用小麦Tal基因进行株粒重、株穗数和株高群体改良的研究[J]. 作物学报, 1994, 20(03): 282-2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