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5年 第11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5-03-12
    • 研究论文
      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研究——Ⅱ.抗条纹叶枯病育种
      邢祖颐
      作物学报. 1985, (01):  1-7. 
      摘要 ( 1670 )   PDF (399KB) ( 7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桥公社、黑庄户大队病区进行了六年抗条纹叶枯病鉴定和品种选育,其结果:(1)籼稻比粳稻具有较强的抗性,籼粳稻和水陆稻杂交后代,大都较粳粳交后代抗病。(2)鉴定出籼稻塔杜康(Todukan)、特特普(Tetep)、C_(4-63)、窄叶青8号、IR26、IR8以及粳稻烟锦糯(陆稻农林糯39)、中国31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性,可用作抗源亲本。(3)在自然
      研究简报
      中晚粳品种寒丰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范洪良
      作物学报. 1985, (01):  8-8. 
      摘要 ( 1453 )   PDF (166KB) ( 7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选育株型好,生育期中等,耐寒性强,又能抗稻瘟病的品种是后季稻育种的重要课题。1974年秋用垦桂/科情3号//黎明复交,经二次海南岛异地加代,F_5时进行初步产量鉴定,亩产1001斤,比对照嘉农15增产2%,但仍有分离。以后又进行株系提纯,其中以7号株系产量最高,亩产1080斤,比对照嘉农15增产5.4%。1980~82年参加上海市后季
      研究论文
      我国主要高粱杂交种的系谱分析
      王富德
      作物学报. 1985, (01):  9-14. 
      摘要 ( 1612 )   PDF (408KB) ( 9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我国推广高粱杂交种已有廿余年的历史。现在剖析一下主要杂交种及其亲本的系谱,对确定今后选育的策略及方法不无裨益。我们依据《杂交高粱—选育—制种—栽培》和《优良杂交高粱组合及亲本》两书中提供的和近期可能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的系谱,并讨论有关的遗传基础宽度问题。
      谷子不同类型品种的氮、磷体内吸收运转研究
      张履鹏
      作物学报. 1985, (01):  15-22. 
      摘要 ( 1570 )   PDF (598KB) ( 8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同位素~(15)N、~(32)P 示踪研究证明,谷子灌浆阶段植株对 N、P 元素的吸收量各品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多花晚熟型品种日本60日谷及其杂交后代吸收量较大,但向穗部的运转速度较慢;早熟型新农761谷吸收量虽少,而向穗部运转快,并且这种特性可以遗传给其杂交后代;示踪~(15)N、~(32)P 向穗部的运转速度与当时的气温变化没有相关性
      “新疆小麦”种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陈勤
      作物学报. 1985, (01):  23-29. 
      摘要 ( 1568 )   PDF (783KB) ( 7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新疆小麦”(T.petropavlovskyi Udacz.et Migusch.)与不同小麦种杂交,观察杂种 F_1减数分裂期的染色体行为,发现它与普通小麦(AABBDD)的杂种有57.8%以上细胞配对正常,有37.2%的细胞具1~9个单价体,其中多数具1~2个单价体,说明“新疆小麦”的染色体组型基本为 AABBDD,但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已与普通小麦不同。当它与含有 AAB
      研究简报
      应用花药培养选育旱薄地冬小麦新品种——豫花一号的研究
      李玉珑;
      作物学报. 1985, (01):  30-30. 
      摘要 ( 1509 )   PDF (131KB) ( 8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自1975年以来,我们用花药培养方法进行冬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1980年成功地选出了农艺性状优良的早薄地新品种“豫花一号”,经过几年早地冬小麦区域性品种比较试验均获得较好结果,推广面积达4.5万亩以上,这证实了花药培养新技术在冬小麦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可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速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研究论文
      高赖氨酸玉米籽粒形成过程的生物化学研究
      吴显荣
      作物学报. 1985, (01):  31-38. 
      摘要 ( 1674 )   PDF (515KB) ( 8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不同遗传背景的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 o_2C103×o_2330、o_2二南_(24)×o_2金02及普通玉米京杂6号在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的干物质积累、籽粒容重、出粉率、玉米粉细度、蛋白质、赖氨酸及亮氨酸等形成的动态进行初步研究,并测定了花粉、胚及胚乳中的氨基酸含量。三年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高赖氨酸玉米在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的
      小麦“矮变一号”的矮秆性遗传研究
      陆维忠
      作物学报. 1985, (01):  39-46. 
      摘要 ( 1594 )   PDF (486KB) ( 8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农林10号、奥尔逊矮、矮宁和矮变一号为矮秆亲本,分别与高秆品种 Glenlea、鉴15-1和半矮秆品种选七进行杂交。根据 P_1、P_2、F_1、F_2、F_3和 BC_1、BC_2各世代的株高变异,分析并比较这4个矮亲所携矮秆基因的遗传特性。同时,通过4个矮亲之间的互交,分析各自所携矮秆基因之间的等位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矮变一号和
      衡阳市的气候条件和春大豆栽培
      曾鸿飞
      作物学报. 1985, (01):  47-51. 
      摘要 ( 1598 )   PDF (288KB) ( 8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1975~1981年衡阳市的气象资料和春大豆亩产量资料,首先用正交多项式回归方法估计了趋势产量,然后用费希尔积分回归模式和逐步回归方法计算出了该市气候因子和离趋势产量间的积分回归公式。这样,就选出了影响春大豆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同时求出了它们对春大豆产量的影响系数。研究表明春大豆产量显著地受每旬平均温度,旬
      研究简报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陈建三
      作物学报. 1985, (01):  52-52. 
      摘要 ( 1457 )   PDF (217KB) ( 8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材料和方法1.杂种优势分析 1978年5月10日在我院北圃场播种中杂1号粳稻,BoroⅡ—京引47A/300号,保持系京引66、京引47和对照种喜峰,6月23日插秧,插植规格为(6+8)÷2×4(寸),每穴1苗,每亩2.1万基本苗。试验小区面积3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重复四次。成熟时,田间取样,单收,单打,称重。对株高、穗长、一株
      研究论文
      与冬小麦早衰有关的几项生理参数
      朱德群
      作物学报. 1985, (01):  53-58. 
      摘要 ( 1528 )   PDF (336KB) ( 7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不早衰、轻度早衰及严重早衰三种类型的冬小麦品种,测定其主茎旗叶的叶氮量(单位叶面积含氮量,N/LA)、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氮收获指数(籽粒 N/地上部 N,NHI)、千粒重日增长量及根系活力(RA)。结果表明:随品种早衰程度的不同各生理参数具相似的变化规律,总是不早衰类型的高于严重早衰类型的,轻度早衰的居中。
      小麦幼苗春化一年三代育种技术的研究
      沈秋泉
      作物学报. 1985, (01):  59-67. 
      摘要 ( 1649 )   PDF (660KB) ( 8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9~1983年,通过春化室、温室等人工设备和山区、大田等自然条件相结合,异季集团加代和正季单株选择相结合的途径,研究了小麦幼苗春化加代育种技术,技术要点:(1)双氧水低温法打破种子休眠;(2)春化室幼苗春化:处理温度8~10℃,连续光照30天左右;(3)一年三代育种:山区集团密植夏繁,温室集团密植秋繁,就地大田单粒冬播,苗期薄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