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红艳,周芳,李俊,杨敏敏,周婷,郝国存,赵应忠. 芝麻黄化突变体YL1的叶片解剖学及光合特性[J]. 作物学报, 2017, 43(12): 1856-1863. |
[2] |
郝小琴,姚鹏鹤,高峥荣,吴子恺. 低温胁迫对微胚乳超甜超高油玉米耐寒性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4, 40(08): 1470-1484. |
[3] |
龚金龙,邢志鹏,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 籼、粳超级稻品种根系形态及若干生理特征的差异[J]. 作物学报, 2014, 40(06): 1066-1080. |
[4] |
向安强,张文绪,曹毅,刘桂富. 湖南澧县大坪双堰东周水井出土古稻研究[J]. 作物学报, 2012, 38(10): 1943-1947. |
[5] |
赵海滨,张延明,史春龙,闫小丹,田超,厉永鹏,李集临. 寒地多年生小麦的选育与细胞遗传学分析[J]. 作物学报, 2012, 38(08): 1378-1386. |
[6] |
王雨,孙永建,陈灯银,余四斌.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氮、磷胁迫反应差异及其QTL分析[J]. 作物学报, 2009, 35(4): 580-587. |
[7] |
黄瑞冬;孙璐;肖木辑;周宇飞. 持绿型高粱B35灌浆期对干旱的生理生化响应[J]. 作物学报, 2009, 35(3): 560-565. |
[8] |
于晶;张林;崔红;张永侠;苍晶;郝再彬;李卓夫. 高寒地区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越冬前的生理生化特性[J]. 作物学报, 2008, 34(11): 2019-2025. |
[9] |
马殿荣;李茂柏;王楠;徐正进;陈温福. 中国辽宁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群体分化研究[J]. 作物学报, 2008, 34(03): 403-411. |
[10] |
崔世友; 耿雷跃; 孟庆长 ; 喻德跃. 大豆苗期耐低磷性及其QTL定位[J]. 作物学报, 2007, 33(03): 378-383. |
[11] |
高方远;陆贤军;康海岐;孙淑霞;刘光春;任光俊. 水稻耐低磷种质的苗期筛选与鉴定[J]. 作物学报, 2006, 32(08): 1151-1155. |
[12] |
孙万仓;官春云;孟亚雄;刘自刚;张涛;张金文;陈社员;范惠玲;王保成;邵登魁;武军艳;燕尼;朱惠霞. 中国芸芥形态特征特性及类型研究[J]. 作物学报, 2006, 32(03): 390-396. |
[13] |
郭再华;贺立源;徐才国. 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秧苗对难溶性磷的吸收利用[J]. 作物学报, 2005, 31(10): 1322-1327. |
[14] |
刘莹;盖钧镒;吕慧能. 大豆根区逆境耐性的种质鉴定及其与根系性状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05, 31(09): 1132-1137. |
[15] |
龚一富;高峰;杨贤松. “渝苏303”甘薯离体形态发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J]. 作物学报, 2005, 31(06): 749-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