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4, Vol. 30 ›› Issue (01): 78-81.
顾宏辉;张冬青;周伟军
GU Hong-Hui; ZHANG Dong-Qing; ZHOU Wei-Jun
摘要: 选用对小孢子培养反应较好的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茅山种)为供体材料,研究了换培养液和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对胚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所获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水平。结果表明,分离小孢子在10%蔗糖浓度的NLN-10培养基上培养2 d后换成新鲜培养液,能显著提高出胚产量,比不换培养液的胚产量
中图分类号:
[1] | 殷家明,钟荣棋,林呐,唐章林,李加纳. 诸葛菜小孢子培养及其单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观察[J]. 作物学报, 2020, 46(02): 194-203. |
[2] | 叶兴国, 佘茂云, 王轲, 杜丽璞, 徐惠君.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相关基因鉴定、克隆和应用研究进展 [J]. 作物学报, 2012, 38(02): 191-201. |
[3] | 曹景林;张献龙;金双侠;杨细燕;朱华国;付莉莉. 棉花高效体细胞胚发生及同步控制培养体系研究[J]. 作物学报, 2008, 34(02): 224-231. |
[4] | 汪静儿;孙玉强;张方镳;沈晓佳;祝水金. 棉属G染色体组野生棉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 33(08): 1279-1285. |
[5] | 谢德意; 金双侠; 郭小平; 张献龙. 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比较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 33(03): 394-400. |
[6] | 张永泰;李爱民;陆莉;陈柳;惠飞虎;王幼平. 通过甘蓝型油菜和白芥属间杂种后代的小孢子培养获得二体异附加系[J]. 作物学报, 2006, 32(11): 1764-1766. |
[7] | 易斌;陈伟;马朝芝;傅廷栋;涂金星.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作物学报, 2006, 32(05): 676-682. |
[8] | 郭咏梅;穆平;刘家富;卢义宣;李自超.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J]. 作物学报, 2005, 31(11): 1443-1448. |
[9] | 罗瑛皓;陈新民;夏兰芹;陈孝;何中虎;任正隆.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DH材料的分子标记鉴定[J]. 作物学报, 2005, 31(05): 565-570. |
[10] | 王关林;方宏筠;李洪艳. 甘薯体细胞胚状体及其在脱毒、扩繁中的应用[J]. 作物学报, 2003, 29(03): 345-348. |
[11] | 田辉;孙蒙祥. 从油菜(Brassica napus L. cv. Topas)裂外壁小孢子培育出胚状体与小植株[J]. 作物学报, 2003, 29(01): 49-53. |
[12] | 周伟军; 毛碧增; 顾宏辉;唐桂香. 秋水仙碱及热击与低温诱导对油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2, 28(03): 369-373. |
[13] | 章志宏, 陈明明, 唐俊, 胡中立. 水稻穗颈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02, 28(01): 86-89. |
[14] | 罗建平;贾敬芬;顾月华. 豆科牧草沙打旺抗乙硫氨酸变异系筛选[J]. 作物学报, 2000, 26(06): 789-794. |
[15] | 张宝红;刘方;刘志红;巩万奎;姚长兵. 棉花优良品种中棉所19高频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系筛选与植株再生[J]. 作物学报, 2000, 26(02): 239-2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