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8, Vol. 34 ›› Issue (09): 1549-1556.doi: 10.3724/SP.J.1006.2008.01549
王乃元;梁康迳;李毓;王颖;王洪飞;仇秀丽;韦新宇;张瑛英;柯蓓;赵建亚
WANG Nai-Yuan,LIANG Kang-Jing,LI Yu,WANG Ying,WANG Hong-Fei,QIU Xiu-Li,WEI Xin-Yu,ZHANG Ying-Ying,KE Bei,ZHAO Jian-Ya
摘要: 用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1A(CMS-FA)作母本, 分别与来自10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220个水稻品种组配成杂交种, 考察F1代的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在F1代中, 当这3项育性指标均≤10%时, 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 因而将其划分为保持系资源; 当3项育性指标均≥80%时, 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恢复能力, 将其划分为恢复系资源; 此外的其他父本品种, 即3项育性指标中任何一项指标>10%或<80%, 既不能作为保持系, 也不能作为恢复系, 被划分为非杂交稻亲本资源。在220个水稻品种中, 可作为金农1A保持系的有122个, 占55.5%; 未发现恢复系亲本; 非杂交稻亲本品种有98个, 占44.5%。CMS-F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55.5%。对照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CMS-WA)的保持系亲本品种有44个, 占20.0%; 恢复系亲本品种42个, 占19.1%; 非杂交稻亲本品种134个, 占60.9%。CMS-W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39.1%。CMS-FA系统比CMS-WA系统的亲本稻种资源利用率高16.4个百分点, 尤其是保持系资源利用率高35.5个百分点(近1.8倍)。国外品种的育性普遍低于国内品种。
[1] | 苏家秀, 谭学林, 徐津, 李伟华, 海梅荣, 王婷. 同核异质滇I型粳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光合特性[J]. 作物学报, 2011, 37(11): 2075-2084. |
[2] | 陶龙兴, 符冠富, 宋建, 熊杰, 乐明凯, 王熹. 花期干旱胁迫钝感与敏感水稻保持系的生理特性[J]. 作物学报, 2010, 36(10): 1796-1803. |
[3] | 陶龙兴,符冠富,宋建,熊杰,乐明凯,王熹. 保持系稻株对孕穗期干旱胁迫伤害与补水修复的育性响应[J]. 作物学报, 2010, 36(09): 1568-1577. |
[4] | 陶龙兴,符冠富,宋建,乐明凯,王熹. 我国水稻常用保持系穗期耐旱性测评及育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09, 35(12): 2296-2303. |
[5] | 王乃元;梁康迳;李毓;王颖;王洪飞;仇秀丽. 水稻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J]. 作物学报, 2008, 34(11): 1929-1937. |
[6] | 高方远;王宗阳;李浩杰;陆贤军;任光俊. 导入反义Wx基因改良杂交籼稻保持系直链淀粉含量[J]. 作物学报, 2005, 31(07): 876-881. |
[7] | 李浩杰;李平;高方远;陆贤军;任光俊. SSR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冈46B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4, 30(11): 1159-1163. |
[8] | 季良越;罗福和;陈伟程;胡彦民;季洪强. 玉米基因雄性不育双杂合保持系的选育研究[J]. 作物学报, 1993, 19(03): 262-267. |
[9] | 邱竟;张久绪. 棉花雄性不育“三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J]. 作物学报, 1991, 17(05): 376-380. |
[10] | 黄寿松;李万隆;徐洁;薛昌璞. 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选育研究[J]. 作物学报, 1991, 17(02): 8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