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乃银, 赵素琴, 张芳, 付小琼, 杨晓妮, 乔银桃, 孙世贤. 基于GYT双标图对西北内陆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分类评价[J]. 作物学报, 2021, 47(4): 660-671. |
[2] |
李萍,侯万伟,刘玉皎. 青海高原耐旱蚕豆品种青海13号响应干旱胁迫蛋白质组学分析[J]. 作物学报, 2019, 45(2): 267-275. |
[3] |
潘治利, 祁萌, 魏春阳, 李锋, 张仕祥, 王建伟, 过伟民, 艾志录. 基于图像处理和支持向量机的初烤烟叶颜色特征区域分类[J]. 作物学报, 2012, 38(02): 374-379. |
[4] |
马燕玲,程须珍,王丽侠,王素华,赵丹. Ceratotropis亚属基于SSR标记和ITS序列的分类与进化分析[J]. 作物学报, 2010, 36(09): 1585-1595. |
[5] |
马群,张洪程,戴其根,魏海燕,霍中洋,许轲,殷春渊,杭杰,张胜飞,张庆. 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加工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9, 35(7): 1282-1289. |
[6] |
郭春芳;孙云;陈常颂;陈荣冰;张木清. 茶树品种光合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J]. 作物学报, 2008, 34(10): 1797-1804. |
[7] |
徐海;刘宏光;杨莉;朱春杰;王嘉宇;杨乾华;徐正进;郑家奎.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的比较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 33(03): 370-377. |
[8] |
陈伟;刘占先;鄂立柱;杨会;戴景瑞.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P的胞质分类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 33(02): 196-200. |
[9] |
曾亚文; 汪禄祥;刘家富;张洪亮;普晓英;杜娟;杨树明. 云南栽培稻生态型矿质元素含量的多样性[J]. 作物学报, 2006, 32(06): 867-872. |
[10] |
贺浩华;罗小金;朱昌兰;贺晓鹏;傅军如;孙俊立;张洪亮;李自超. 杂交稻部分不育系与恢复系的SSR分类[J]. 作物学报, 2006, 32(02): 169-175. |
[11] |
程建峰; 戴廷波; 曹卫星; 姜东. 稻种资源苗期氮素营养效率的分类、鉴定与评价[J]. 作物学报, 2005, 31(12): 1640-1647. |
[12] |
郭瑞林;周阳. 基于同一度的亲本分类方法研究[J]. 作物学报, 2004, 30(09): 937-941. |
[13] |
李小琴;万邦惠;刘纪麟;李建生;徐尚忠;郑用琏.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WBMs的胞质分类研究[J]. 作物学报, 2004, 30(04): 304-307. |
[14] |
徐正进;李金泉;姜健;荆彦辉;张文忠;陈温福;张龙步. 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的亚种特征性状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03, 29(05): 735-739. |
[15] |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吴爽;杜士云.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白叶枯病光敏核不育系3418S[J]. 作物学报, 2003, 29(03): 402-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