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作物学报 ›› 2005, Vol. 31 ›› Issue (11): 1528-1530.

• 研究简报 • 上一篇    

水稻种胚诱导愈伤组织高再生力基因的转育效应

张林;普晓英   

  1.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 收稿日期:2004-10-08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5-11-12 网络出版日期:2005-11-12
  • 通讯作者: 张林

Gene Transfer Effect of High Regeneration Ability from Seed-callus in Rice

ZHANG Lin; PU Xiao-Ying   

  1. Agriculture Colleg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
  • Received:2004-10-08 Revised:1900-01-01 Published:2005-11-12 Published online:2005-11-12
  • Contact: ZHANG Lin

摘要:

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再生的培养体系可创造体细胞变异及进行体细胞筛选、细胞融合、转基因和离体快速繁殖。可以说,一个高效形成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组织培养体系是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育种上运用的基础。但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间在愈伤组织增殖力及再生力等培养特性上有很大不同。对于一些具顽固不良组织培养特性的品种,即使在已知的最好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增殖或再生的效率也很低,妨碍了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普遍应用。Binghan等(1975)首先用选择育种的方法将苜蓿的再生力从12%提高到67%[1]。Koornneef等(1986)用回交的方法将西红柿的野生近缘种(L. peruvianum)控制高再生力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种(L. escalentum)中,改良了栽培西红柿的不良培养特性,并用改良过的西红柿成功地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和转基因[2]。Armstrong等(1992)也成功地将高再生力的基因从一个农艺性状不良但再生力好的玉米自交系中转移到另一个农艺性状良好而再生力差的自交系中[3]。这些实践证明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转移控制良好培养特性的基因到农艺性状优良的遗传背景中是克服生物技术育种中组织培养特性不良障碍的有效途径。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