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1, Vol. 27 ›› Issue (01): 110-116.
蔡得田;袁隆平;卢兴桂
Cai Detian;Yuan Longping;Lu Xinggui
摘要: 本文论述了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结合利用基因组间和多倍体杂种优势,开创水稻育种新途径的策略。纵观水稻育种的历史,无论是常规杂交育种,还是杂交稻育种,其研究战略都是建立在有性生殖和二倍体基础上的,归根结底,都是利用栽培稻同一基因组(A基因组)内优良基因的重组以及从野生稻向栽培稻引入少数优良基因。从作物进化
中图分类号:
[1] | 刘登才, 张连全, 郝明, 黄林, 甯顺腙, 袁中伟, 姜博, 颜泽洪, 伍碧华, 郑有良. 小麦族的基因组显性及其育种学意义[J]. 作物学报, 2020, 46(10): 1465-1473. |
[2] | 寇春兰,赵来宾,刘梦,郝明,甯顺腙,袁中伟,刘登才,张连全*. 小麦未减数配子基因的连锁标记及染色体区段检测[J]. 作物学报, 2016, 42(07): 984-989. |
[3] | 马兰,杜洪岩,李荣田. 甜菜单体附加系M14种子形成方式[J]. 作物学报, 2013, 39(03): 381-388. |
[4] | 丁常宏,申家恒,郭德栋,尚娅佳,陆俊萍. 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J]. 作物学报, 2009, 35(8): 1516-1524. |
[5] | 杨杰,王军,曹卿,陈志德,仲维功. 水稻广亲和基因S5-n的功能标记开发及其应用[J]. 作物学报, 2009, 35(11): 2000-2007. |
[6] | 汤述翥;张宏根;孔宪旺;顾世梁;龚志云;严长杰;梁国华;顾铭洪. 水稻广亲和广谱型恢复系SWR78的选育[J]. 作物学报, 2007, 33(10): 1567-1574. |
[7] | 申业; 申家恒; 郭德栋 ;方晓华 ; 刘丽萍. 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胼胝质的变化[J]. 作物学报, 2006, 32(06): 894-898. |
[8] | 张再君;梁承邺;朱英国. DH群体内株系对籼、粳亚种的亲和性[J]. 作物学报, 2005, 31(04): 511-514. |
[9] | 平俊爱;张福耀;崔贵梅;程庆军;杜志宏;张义贤.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2083自主结实特性及胚胎学研究[J]. 作物学报, 2004, 30(07): 714-718. |
[10] | 占小登;曹立勇;翟虎渠;程式华. 水稻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的选育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作物学报, 2003, 29(02): 241-244. |
[11] | 母锡金;蔡雪;孙德兰;时光春;朱至清.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和它的应用前景[J]. 作物学报, 2001, 27(05): 590-599. |
[12] | 张福耀;B.L.Burson;J.Actkinson;韩雪梅;崔贵梅. 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无融合生殖系SMA-1的发现[J]. 作物学报, 2001, 27(01): 65-70. |
[13] | 王建平;孙传清;李自超;王象坤;朱立煌. 两套水稻籼粳交DH群体的亲和性及其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00, 26(06): 825-832. |
[14] | 高建伟;孙其信;孙振山. 小麦与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 rectisetus)属间杂种F1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J]. 作物学报, 2000, 26(03): 271-277. |
[15] | 汤述翥;李国生;程祝宽;陈宗祥;刘荣宝;潘学彪;顾铭洪. 水稻广亲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不育系恢复力的鉴定研究[J]. 作物学报, 1999, 25(02): 137-1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