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1999, Vol. 25 ›› Issue (06): 683-685.
季静;王罡;吴颖;王萍
Ji Jing;Wang Gang;Wu Ying;Wang Ping
摘要: 本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向日葵CMS品系和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分子杂交分析了来自21种CMS品系的5种具代表性的不同细胞质基因类型,发现在atpA基因位点有4种分子杂交类型,根据不同的CMS类型对20种自交系的恢保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11种自交系的恢复基因类型进行了研究,其中6个系含有Rf1基因,5个系不含有R
[1] | 吕品, 于海峰, 侯建华. 利用抗旱选择导入系定位向日葵产量性状QTL[J]. 作物学报, 2018, 44(03): 385-396. |
[2] | 吕品,于海峰,于志贤,张永虎,张艳芳,王婷婷,侯建华. 向日葵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两种水分条件下芽期性状的QTL分析[J]. 作物学报, 2017, 43(01): 19-30. |
[3] | 马立功,张匀华,孟庆林,石凤梅,刘佳,李易初,王志英. 向日葵病程相关蛋白HaPR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J]. 作物学报, 2015, 41(12): 1819-1827. |
[4] | 张洪,付丽,李云昌,刘佳,梅德圣,彭鹏飞,陈玉峰,胡琼. 油菜Nsa CMS候选恢复基因的来源及表达[J]. 作物学报, 2012, 38(07): 1212-1220. |
[5] | 梁小红,仪治本,邓小敏,谢晓丽. 高粱A6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和分析[J]. 作物学报, 2010, 36(4): 709-712. |
[6] | 赵婷,朱滕义,刘齐元,张美良,蒋海燕. 烟草线粒体基因atp6的SNP及其与CMS的相关性[J]. 作物学报, 2009, 35(9): 1655-1661. |
[7] | 唐怀君,殷贵鸿,夏先春,冯建军,曲延英,何中虎. 1BL·1RS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其对不同来源小麦品种1RS易位染色体的鉴定[J]. 作物学报, 2009, 35(11): 2107-2115. |
[8] | 王乃元;梁康迳;李毓;王颖;王洪飞;仇秀丽. 水稻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J]. 作物学报, 2008, 34(11): 1929-1937. |
[9] | 刘杰;张美丽;张义;石德成. 人工模拟盐、碱环境对向日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8, 34(10): 1818-1825. |
[10] | 王乃元;梁康迳;李毓;王颖;王洪飞;仇秀丽;韦新宇;张瑛英;柯蓓;赵建亚. 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亲本资源筛选[J]. 作物学报, 2008, 34(09): 1549-1556. |
[11] | 许珂;曹墨菊;朱英国;潘光堂;荣廷昭. 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48-2及其保持系线粒体差异蛋白分析[J]. 作物学报, 2008, 34(02): 232-237. |
[12] | 陈伟;刘占先;鄂立柱;杨会;戴景瑞.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P的胞质分类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 33(02): 196-200. |
[13] | 刘公社;徐夙侠;刘小丽. 雄性不育系“NEWFREE”的特点及其在观赏向日葵中的利用[J]. 作物学报, 2006, 32(11): 1752-1755. |
[14] | 徐夙侠;刘公社. 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机制与利用[J]. 作物学报, 2006, 32(10): 1573-1578. |
[15] | 陶均;谭汝芳;李玲.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向日葵遗传转化[J]. 作物学报, 2006, 32(05): 743-7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