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2, Vol. 28 ›› Issue (05): 628-632.
番兴明;ATTACHAI Jintrawet;杨峻芸;黄云霄;谭静
Fan Xingming; ATTACHAI Jintrawet ;Yang Junyun;Huang Yunxiao;Tan Jing
摘要: 传统农业研究方法的结果通常具有地域性, 且周期长, 且投入大, 用作物生长模型模拟技术,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 为了用CERES玉米生长模型预测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泰国北部清迈大学农学院的多熟种植中心(北纬18°47′, 东经99°57′, 海拔300m)进行品种×播种期的双因素试验, 参试种为:Across 8763(
中图分类号:
[1] | 杨沈斌, 徐莎莎, 江晓东, 石春林, 王应平, 申双和. 作物模型中单叶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温度响应修订[J]. 作物学报, 2018, 44(05): 750-761. |
[2] | 马岩松,刘章雄,文自翔,魏淑红,杨春明,王会才,杨春燕,卢为国,徐冉,张万海,吴纪安,胡国华,栾晓燕,付亚书,郭. 群体构成方式对大豆百粒重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01): 43-52. |
[3] | 逯晓萍,刘丹丹,王树彦,米福贵,韩平安,吕二锁. 高丹草遗传效应与杂种表现预测模型[J]. 作物学报, 2014, 40(03): 466-475. |
[4] | 马玉平, 王石立, 李维京.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东北玉米冷害监测预测研究[J]. 作物学报, 2011, 37(10): 1868-1878. |
[5] | 张志明,宋锐,彭华,罗茂,沈亚欧,刘丽,赵茂俊,潘光堂*. 用生物信息学挖掘玉米中的microRNAs及其靶基因[J]. 作物学报, 2010, 36(08): 1324-1335. |
[6] | 谭静;姚文华;徐春霞;罗黎明;番兴明. 优质蛋白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J]. 作物学报, 2008, 34(05): 904-908. |
[7] | 冯伟;姚霞;田永超;朱艳;刘小军;曹卫星.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 33(12): 1935-1942. |
[8] | 番兴明;陈洪梅;谭静;杨峻芸;黄云霄;段智利. 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作物学报, 2005, 31(05): 540-544. |
[9] | 陈锋;Nagamine T;张艳;何中虎;王德森;Hisashi Yoshida. 中国冬播小麦面粉颗粒度分布及近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技术研究[J]. 作物学报, 2005, 31(03): 302-307. |
[10] | 杨剑波;向太和;李莉;王永杰;黄大年.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的电子杂交定位和基因预测[J]. 作物学报, 2004, 30(11): 1152-1158. |
[11] | 姜伟;李新海;李明顺; 田清震;张世煌. opaque 2基因微卫星标记与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04, 30(08): 757-761. |
[12] | 番兴明;谭静;黄必华;刘峰. 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初步分析[J]. 作物学报, 2001, 27(06): 986-992. |
[13] | 张群远;孔繁玲;杨付新. 品种区域试验中算术平均值、 BLUP和AMMI估值的精度比较[J]. 作物学报, 2001, 27(04): 428-433. |
[14] | 朱军;许馥华. 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J]. 作物学报, 1994, 20(03): 264-270. |
[15] | 殷新佑;戚昌瀚. 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作物学报, 1994, 20(03): 339-3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