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系统对比分析 ABD、AB、AG 等类型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后 F_1的减数分裂资料确认中间偃麦草没有与小麦 B 组同源的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染色体 N 带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以目前研究来看,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型以有两组彼此部分同源,另一组与它们远缘为宜,建议以字母 NNiX 代之。
[1] | 赵明辉;刘向东;卢永根;李金泉;郭海滨. 花粉不育基因互作的同源四倍体水稻杂种染色体行为和生殖特性[J]. 作物学报, 2006, 32(10): 1472-1478. |
[2] | 杨建昌;刘凯;张慎凤;王学明;王志琴;刘立军. 水稻减数分裂期颖花中激素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08, 34(01): 111-118. |
[3] | 王凯;杜丽璞;张增艳;廖勇;徐惠君;姚乌兰;黄璜;杨昆;辛志勇. 中间偃麦草SGT1基因的克隆及其抗病功能的分析[J]. 作物学报, 2008, 34(03): 520-525. |
[4] | 倪中福;张义荣;梁荣奇;刘广田;孙其信.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J]. 作物学报, 2003, 29(01): 145-151. |
[5] | 张增艳;辛志勇;陈孝;王晓萍;刘景芳; 杜丽璞. 源于L1的小麦抗黄矮病基因的特异PCR标记及辅助育种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2, 28(04): 486-491. |
[6] | 王祖秀;彭正松;何奕昆. 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雄配子败育的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00, 26(01): 83-86. |
[7] | 高俊华;毛丽萍;王润奇. 谷子四体的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J]. 作物学报, 2000, 26(06): 801-805. |
[8] | 杨守萍;盖钧镒;徐汉卿. 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NJ89-1的细胞学研究[J]. 作物学报, 1999, 25(06): 663-668. |
[9] | 邓光兵;志芬;旭光;余懋群. 燕麦种间杂种F1的形态学与细胞遗传学研究[J]. 作物学报, 2005, 31(09): 1186-1191. |
[10] | 马有志;富田因则;曹丽霞;李连城;安室喜正. 来自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的类反转录转座子片段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J]. 作物学报, 2004, 30(04): 209-303. |
[11] | 仪治本;梁小红;赵威军;崔贵梅;孙毅;崔丽霞. 高粱A3细胞质雄性不育发生的细胞学观察及分析[J]. 作物学报, 2006, 32(12): 1909-1912. |
[12] | 姚乌兰;张增艳;陈亮. 病原诱导的中间偃麦草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J]. 作物学报, 2007, 33(09): 1405-1410. |
[13] | 崔志富;林志珊;辛志勇;唐益苗;张增艳;卢勤. 应用GISH与STS标记鉴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黄矮病端体系[J]. 作物学报, 2006, 32(12): 1855-1859. |
[14] | 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陆文辉;赵逢涛;李文才;高居荣;王洪刚. 抗白粉病八倍体小偃麦和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J]. 作物学报, 2005, 31(08): 1035-1040. |
[15] | 梁小红;仪治本;赵威军;段运平;崔贵梅;孙毅. 高粱A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分析[J]. 作物学报, 2006, 32(08): 1107-1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