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杰强, 张桂莲, 邓化冰, 明兴权, 雷斌, 李凡, 唐文帮.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41混播制种优势分析[J]. 作物学报, 2022, 48(2): 320-331. |
[2] |
江建华, 张武汉, 党小景, 荣慧, 叶琴, 胡长敏, 张瑛, 何强, 王德正. 水稻核不育系柱头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7): 1215-1227. |
[3] |
李倩, Nadil Shah, 周元委, 侯照科, 龚建芳, 刘珏, 尚政伟, 张磊, 战宗祥, 常海滨, 傅廷栋, 朴钟云, 张椿雨. 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2R的选育[J]. 作物学报, 2021, 47(2): 210-223. |
[4] |
楼珏,杨文清,李仲惺,罗天宽,谢永楚,郑国楚,岳高红,徐建龙,卢华金. 聚合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基因的三系恢复系改良效果的评价[J]. 作物学报, 2016, 42(01): 31-42. |
[5] |
张小军,岳福良,张小红,侯睿,张相琼,李文均. 利用宿根进行棉花不育系制种的技术体系研究[J]. 作物学报, 2015, 41(12): 1836-1843. |
[6] |
雷东阳,唐文帮,解志坚,刘海,陈立云*.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J]. 作物学报, 2013, 39(09): 1569-1575. |
[7] |
潘晓飚,陈凯,张强,黄善军,谢留杰,李美,孟丽君,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多基因聚合恢复系[J]. 作物学报, 2013, 39(09): 1582-1593. |
[8] |
陈凯,张强,潘晓飚,李美,孟丽君,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三个中籼稻骨干恢复系对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改良效果的评价[J]. 作物学报, 2013, 39(03): 409-422. |
[9] |
姚艳梅,柳海东,徐亮,杜德志. 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J]. 作物学报, 2013, 39(01): 118-125. |
[10] |
章禄标,潘晓飚,张建,陈凯,张强,徐建龙,潘学彪,黎志康. 全生育期耐盐恢复系在正常灌溉条件下性状表现及耐盐杂交稻的选育[J]. 作物学报, 2012, 38(10): 1782-1790. |
[11] |
斯华敏, 付亚萍, 刘文真, 孙宗修, 胡国成.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系谱分析[J]. 作物学报, 2012, 38(03): 394-407. |
[12] |
李正红, 梁宁, 马宏, Kul Bhushan SAXENA, 刘秀贤, 宗绪晓. 木豆CGMS杂交种生产中的传粉昆虫[J]. 作物学报, 2011, 37(12): 2187-2193. |
[13] |
苏家秀, 谭学林, 徐津, 李伟华, 海梅荣, 王婷. 同核异质滇I型粳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光合特性[J]. 作物学报, 2011, 37(11): 2075-2084. |
[14] |
刘海, 肖应辉, 唐文邦, 邓化冰, 陈立云.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研制与应用[J]. 作物学报, 2011, 37(05): 755-763. |
[15] |
王坚, 杨晓杰, 裴庆利, 王春连, 刘丕庆, 赵开军. 萍乡核不育水稻的新恢复系及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11, 37(03): 552-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