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1999, Vol. 25 ›› Issue (03): 315-319.
李金才;魏凤珍;丁显萍
Li Jincai; Wei Fengzhen; Ding Xianping
摘要: 研究了安徽省小麦主栽品种扬麦5号和博爱7422穗轴节片的大维管束和小维管束数目及横截面积,并分析其发达程度与穗部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沿穗轴自下而上 逐减,但下降幅度随穗轴节位而异。大维管束数目,在基部1-4节片平均每节减少不到1个,5-11节片平均每节减少1-2个,12节片以上的下降速率随穗
[1] | 王娟, 张彦威, 焦铸锦, 刘盼盼, 常玮. 利用PyBSASeq算法挖掘大豆百粒重相关位点与候选基因[J]. 作物学报, 2022, 48(3): 635-643. |
[2] | 马娟, 曹言勇, 李会勇. 玉米穗轴粗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7): 1228-1238. |
[3] | 张春, 赵小珍, 庞承珂, 彭门路, 王晓东, 陈锋, 张维, 陈松, 彭琦, 易斌, 孙程明, 张洁夫, 傅廷栋. 甘蓝型油菜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4): 650-659. |
[4] | 张福彦, 程仲杰, 陈晓杰, 王嘉欢, 陈锋, 范家霖, 张建伟, 杨保安. 黄淮麦区小麦粒重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鉴定及育种应用[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091-2098. |
[5] | 雷维, 王瑞莉, 王刘艳, 袁芳, 孟丽姣, 邢明礼, 徐璐, 唐章林, 李加纳, 崔翠, 周清元. 甘蓝型油菜容重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099-2110. |
[6] | 曾健, 徐先超, 徐昱斐, 王秀成, 于海燕, 冯贝贝, 邢光南. 利用动态转录组学挖掘大豆百粒重候选基因[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121-2133. |
[7] | 王小雷, 李炜星, 曾博虹, 孙晓棠, 欧阳林娟, 陈小荣, 贺浩华, 朱昌兰. 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对水稻粒形及千粒重QTL检测与稳定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10): 1517-1525. |
[8] | 杨晓梦, 李霞, 普晓英, 杜娟, Muhammad Kazim Ali, 杨加珍, 曾亚文, 杨涛. 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总花色苷含量和千粒重QTL定位[J]. 作物学报, 2020, 46(01): 52-61. |
[9] | 司文洁,吴林楠,郭利建,周梦蝶,刘香利,马猛,赵惠贤. 小麦粒重相关基因TaCYP78A5功能标记开发及验证[J]. 作物学报, 2019, 45(12): 1905-1911. |
[10] | 李艳霞,杨卫兵,尹燕枰,郑孟静,陈金,杨东清,骆永丽,庞党伟,李勇,王振林. 小麦小穗不同粒位粒重形成的生理特性差异[J]. 作物学报, 2019, 45(11): 1715-1724. |
[11] | 苗永杰, 阎俊, 赵德辉, 田宇兵, 闫俊良, 夏先春, 张勇, 何中虎. 黄淮麦区小麦主栽品种粒重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8, 44(02): 260-267. |
[12] | 马岩松,刘章雄,文自翔,魏淑红,杨春明,王会才,杨春燕,卢为国,徐冉,张万海,吴纪安,胡国华,栾晓燕,付亚书,郭. 群体构成方式对大豆百粒重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01): 43-52. |
[13] | 李豪圣,曹新有,宋健民,刘鹏,程敦公,刘爱峰,王灿国,刘建军,孙正娟. 不同小麦品种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穗粒位效应分析[J]. 作物学报, 2017, 43(02): 238-252. |
[14] | 王加峰,郑才敏,刘维,罗文龙,王慧,陈志强*,郭涛*.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水稻千粒重基因tgw6突变体的创建[J]. 作物学报, 2016, 42(08): 1160-1167. |
[15] | 张伟杨,徐云姬,钱希旸,李银银,王志琴,杨建昌* . 小麦籽粒游离多胺对土壤干旱的响应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6, 42(06): 860-8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