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8, Vol. 34 ›› Issue (05): 729-736.doi: 10.3724/SP.J.1006.2008.00729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 下一篇
田孟良1,3;黄玉碧1,2,*;谭功燮2;刘永建1;荣廷昭2,3
TIAN Meng-Liang13,HUNAG Yu-Bi12*,TAN Gong-Xie2,LIU Yong-Jian1,RONG Ting-Zhao23
摘要: 为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糯玉米和硬粒玉米waxy基因核苷酸多态性, 对23份中国西南玉米地方品种(16份糯玉米和7份硬粒玉米)、2份美洲糯玉米种质的waxy基因第9外显子至第14外显子之间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 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的16份同源序列(来自小颖大刍草、繁茂大刍草和美洲地方栽培品种)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 西南糯玉米、西南硬粒玉米和小颖大刍草分别具有14、19和40个多态性位点, 西南糯玉米waxy位点核苷酸多态性为西南硬粒玉米的30%, 是小颖大刍草的14%, Tajima’D检验仅在糯玉米群体D值显著, HKA检验表明waxy位点未受选择作用; 序列比对发现12份西南糯玉米第10外显子同一位置缺失15个核苷酸, 该位点恰为糖基转移酶结构域的起始位置。可见我国糯玉米通过较为独特的突变机制而形成, 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驯化瓶颈, 奠基者效应使西南糯玉米waxy位点核苷酸多态性大大降低, 从近缘物种中引入等位变异是改良玉米淀粉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1] | 彭勃,赵晓雷,王奕,袁文娅,李春辉,李永祥,张登峰,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6): 819-831. |
[2] | 王瑞莉,王刘艳,叶桑,郜欢欢,雷维,吴家怡,袁芳,孟丽姣,唐章林,李加纳,周清元,崔翠. 铝毒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 作物学报, 2020, 46(6): 832-843. |
[3] | 闫彩霞,王娟,张浩,李春娟,宋秀霞,孙全喜,苑翠玲,赵小波,单世华. 基于表型性状构建中国花生地方品种骨干种质[J]. 作物学报, 2020, 46(4): 520-531. |
[4] | 马艳明, 冯智宇, 王威, 张胜军, 郭营, 倪中福, 刘杰. 新疆冬小麦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12): 1997-2007. |
[5] | 马艳明, 娄鸿耀, 陈朝燕, 肖菁, 徐麟, 倪中福, 刘杰.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基于SNP芯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10): 1539-1556. |
[6] | 卢媛,艾为大,韩晴,王义发,李宏杨,瞿玉玑,施标,沈雪芳. 糯玉米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J]. 作物学报, 2019, 45(2): 214-224. |
[7] | 张宏娟,李玉莹,苗丽丽,王景一,李超男,杨德龙,毛新国,景蕊莲. 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NAC67参与调控穗长和每穗小穗数[J]. 作物学报, 2019, 45(11): 1615-1627. |
[8] | 白彦明,李龙,王绘艳,柳玉平,王景一,毛新国,昌小平,孙黛珍,景蕊莲. 蚂蚱麦和小白麦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19, 45(10): 1468-1477. |
[9] | 施龙建,文章荣,张世博,王珏,陆卫平,陆大雷. 开花期干旱胁迫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8): 1205-1211. |
[10] | 董婧,逯晓萍,张坤明,薛春雷,张瑞霞. 高丹草杂种及其亲本转录组SNP及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分析[J]. 作物学报, 2018, 44(12): 1809-1817. |
[11] | 白冬梅,薛云云,赵姣姣,黄莉,田跃霞,权宝全,姜慧芳. 山西花生地方品种芽期耐寒性鉴定及SSR遗传多样性[J]. 作物学报, 2018, 44(10): 1459-1467. |
[12] | 张晓星,朱慧,张东民,宋丽雅,张德贵,翁建峰,郝转芳,李明顺. 糯玉米opaque2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创制[J]. 作物学报, 2017, 43(12): 1760-1766. |
[13] | 吴律,代力强,董青松,施婷婷,王丕武*. 玉米行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17, 43(10): 1559-1564. |
[14] | 侯林涛,王腾岳,荐红举,王嘉,李加纳,刘列钊. 甘蓝型油菜盐胁迫下幼苗鲜重和干重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J]. 作物学报, 2017, 43(02): 179-189. |
[15] | 岳爱琴,李昂,毛新国,昌小平,柳玉平,李润植,景蕊莲. 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D多态性及其与6-SFT-A2的累加效应[J]. 作物学报, 2016, 42(01): 1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