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5, Vol. 31 ›› Issue (01): 114-118.
樊明寿;孙亚卿;邵金旺;贾立国
FAN Ming-Shou;SUN Ya-Qing;SHAO Jin-Wang;JIA Li-Guo
摘要: 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和砂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NO3ˉ-N和NH4+-N两种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氮代谢、根际pH及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O3ˉ-N和 NH4+-N同时存在的条件下,燕麦生长明显优于单一NH4+-N或NO3ˉ-N处理,且植株生长量特别是根系生长量随着NO3ˉ-N在氮源中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燕麦吸收NO3ˉ-N 和NH4+-N对
中图分类号:
[1] | 郭星宇, 刘朋召, 王瑞, 王小利, 李军. 旱地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对降水年型与施氮量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22, 48(5): 1262-1272. |
[2] | 尔晨, 林涛, 夏文, 张昊, 徐高羽, 汤秋香. 灌溉定额和施氮量对机采棉田水分运移及硝态氮残留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2): 497-510. |
[3] | 吴冰卉, 王桂萍, 王玉斌, 李召虎, 张明才. ACC处理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响应氮素供给的调控效应[J]. 作物学报, 2021, 47(5): 799-806. |
[4] | 王翠娟, 柴沙沙, 史春余, 朱红, 谭中鹏, 季杰, 任国博. 铵态氮素促进甘薯块根形成的解剖特征及其IbEXP1基因的表达[J]. 作物学报, 2021, 47(2): 305-319. |
[5] | 王媛, 王劲松, 董二伟, 武爱莲, 焦晓燕. 长期施用不同剂量氮肥对高粱产量、氮素利用特性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2): 342-350. |
[6] | 颜晓军, 叶德练, 苏达, 李芳, 郑朝元, 吴良泉. 磷肥用量对甜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 169-176. |
[7] | 雒文鹤, 师祖姣, 王旭敏, 李军, 王瑞. 节水减氮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6): 924-936. |
[8] | 陈晓晶,刘景辉,杨彦明,赵洲,徐忠山,海霞,韩宇婷. 盐胁迫对燕麦叶片生理指标和差异蛋白组学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9): 1431-1439. |
[9] | 周萍萍,颜红海,彭远英. 基于高通量GBS-SNP标记的栽培燕麦六倍体起源研究[J]. 作物学报, 2019, 45(10): 1604-1612. |
[10] | 李莎莎,马耕,刘卫星,康娟,陈雨露,胡阳阳,张盼盼,王晨阳. 大田长期水氮处理对土壤氮素及小麦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7): 1067-1076. |
[11] | 屈佳伟,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胡树平, 孙继颖, 苏治军, 谢岷, 青格尔.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05): 737-749. |
[12] | 冯福学,慕平,赵桂琴,柴继宽,刘欢,陈国栋. 西北绿洲灌区水氮耦合对燕麦品种陇燕3号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09): 1370-1380. |
[13] | 冯晓敏, 杨永, 任长忠, 胡跃高, 曾昭海. 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5, 41(09): 1426-1434. |
[14] | 陈金,唐玉海,尹燕枰,庞党伟,崔正勇,郑孟静,彭佃亮,杨卫兵,杨东清,李艳霞,王振林,李勇. 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5, 41(01): 160-167. |
[15] | 萨如拉,刘景辉,刘伟,白健慧,王占海. 燕麦对碱胁迫的阳离子响应机制[J]. 作物学报, 2014, 40(02): 362-3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