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7, Vol. 33 ›› Issue (11): 1810-1814.
钟秀丽1;王道龙1;吉田久2;胡新3;赵鹏1;韩立帅4;王晓光1;黄绍华3;黄建英3;孙忠富1
ZHONG Xiu-Li1,WANG Dao-Long1,YOSHIDA Hisashi2,HU Xin3,ZHAO Peng1,HAN Li-Shuai4,WANG Xiao-Guang1,HUANG Shao-Hua3,HUANG Jian-Ying3,SUN Zhong-Fu1
摘要:
应用移动式人工霜箱,研究了冬小麦幼穗抗霜冻力随发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发育期进程,幼穗抗霜冻力呈下降趋势,从药隔前期开始进入低温敏感期。利用室内人工霜箱,在药隔前期对21个品种进行了抗霜冻力鉴定,进而分析了不同品种、冬春性、越冬抗冻力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等对冬小麦抗霜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少数品种有一定抗霜冻力外,多数品种抗霜冻力无显著差异。品种抗霜冻力与其冬春性和越冬抗冻力均无显著相关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之间亦无显著相关性。
[1] | 郭星宇, 刘朋召, 王瑞, 王小利, 李军. 旱地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对降水年型与施氮量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22, 48(5): 1262-1272. |
[2] | 王洋洋, 贺利, 任德超, 段剑钊, 胡新, 刘万代, 郭天财, 王永华, 冯伟.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不同水分冬小麦晚霜冻害评价[J]. 作物学报, 2022, 48(2): 448-462. |
[3] | 张矞勋, 齐拓野, 孙源, 璩向宁, 曹媛, 吴梦瑶, 刘春虹, 王磊. 高分六号遥感影像植被特征及其在冬小麦苗期LAI反演中的应用[J]. 作物学报, 2021, 47(12): 2532-2540. |
[4] | 胡鑫慧, 谷淑波, 朱俊科, 王东. 分期施钾对不同质地土壤麦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258-2267. |
[5] | 周宝元, 葛均筑, 孙雪芳, 韩玉玲, 马玮, 丁在松, 李从锋, 赵明. 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周年光温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 作物学报, 2021, 47(10): 1843-1853. |
[6] | 雒文鹤, 师祖姣, 王旭敏, 李军, 王瑞. 节水减氮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6): 924-936. |
[7] | 马艳明, 冯智宇, 王威, 张胜军, 郭营, 倪中福, 刘杰. 新疆冬小麦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12): 1997-2007. |
[8] | 马艳明, 娄鸿耀, 陈朝燕, 肖菁, 徐麟, 倪中福, 刘杰.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基于SNP芯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10): 1539-1556. |
[9] | 张力,陈阜,雷永登. 近60年河北省冬小麦干旱风险时空规律[J]. 作物学报, 2019, 45(9): 1407-1415. |
[10] | 吴亚鹏,贺利,王洋洋,刘北城,王永华,郭天财,冯伟. 冬小麦生物量及氮积累量的植被指数动态模型研究[J]. 作物学报, 2019, 45(8): 1238-1249. |
[11] | 姜丽娜,马静丽,方保停,马建辉,李春喜,王志敏,蒿宝珍. 限水减氮对豫北冬小麦产量和植株不同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6): 957-966. |
[12] | 何昕楠,林祥,谷淑波,王东. 微喷补灌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及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6): 879-892. |
[13] | 周宝元,马玮,孙雪芳,丁在松,李从锋,赵明.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研究[J]. 作物学报, 2019, 45(4): 589-600. |
[14] | 张经廷,吕丽华,董志强,张丽华,姚艳荣,申海平,姚海坡,贾秀领. 华北冬小麦开花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学报, 2019, 45(11): 1746-1755. |
[15] | 孟繁圆,冯利平,张丰瑶,张祎,伍露,王春雷,闫锦涛,彭明喜,莫志鸿,余卫东. 北部冬麦区冬小麦越冬冻害时空变化特征[J]. 作物学报, 2019, 45(10): 1576-15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