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图/表 详细信息
不同基因型燕麦产量差异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柳妍娣, 赵宝平, 张宇, 米俊珍, 武俊英, 刘景辉
作物学报    2022, 48 (11): 2953-2964.   DOI: 10.3724/SP.J.1006.2022.11107
摘要   (427 HTML17 PDF(pc) (865KB)(309)  

为了解燕麦穗花形成过程中叶片生理特性对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于2020年和2021年, 以9个不同来源、熟期、穗型、株型、小穗数的品种为试验材料, 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 对不同基因型燕麦产量差异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间, 抽穗期各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聚类分析, 将供试的9个品种分为高产和低产品种两类, 其中高产品种较低产品种的籽粒产量显著高73.61%~4.78%; 高产品种的GA3、ZR、IAA含量、SPS、SS活性、净光合速率、叶片蔗糖含量、干物质积累量、穗部蔗糖同化效率的整体水平均优于低产品种; 其中, GA3含量、SPS活性和净光合速率较低产品种显著高49.17%~13.70%、33.29%~4.43%、87.88%~5.72%。结果表明, 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叶片赤霉素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对高产品种的产量形成影响最为显著。说明可将增加结实小穗数、穗粒数作为提高产量的突破口, 适当开“源”、延缓叶片衰老以保证酶和激素的活性, 对燕麦获得高产有积极影响。


年份
Year
基因型Genotype 花前干物质Dry matter before anthesis 花后干物质Dry matter after anthesis
转运量
Translocation amount
(kg hm-2)
贡献率
Contribution rate
(%)
积累量
Accumulation amount (kg hm-2)
贡献率
Contribution rate
(%)
2020 Ba1 559.75 e 16.07 2923.66 a 83.93
Ba9 768.38 c 24.98 2307.25 c 75.02
Ba18 608.09 e 18.07 2757.12 b 81.93
Cao1 688.62 d 26.24 1935.36 d 73.76
Bai2 896.98 b 44.17 1133.70 fg 55.83
Bai5 745.23 cd 30.33 1712.04 e 69.67
Hua2 1005.84 a 49.36 1031.92 g 50.64
Ding8 1028.78 a 51.24 979.02 g 48.76
Meng1 974.35 a 44.59 1210.74 f 55.41
2021 Ba1 513.32 e 14.33 3068.47 a 85.67
Ba9 584.29 d 17.99 2663.58 b 82.01
Ba18 522.18 de 17.62 2441.80 c 82.38
Cao1 517.06 e 18.38 2296.85 cd 81.62
Bai2 710.76 c 30.63 1610.03 ef 69.37
Bai5 647.79 c 23.40 2120.09 d 76.60
Hua2 910.32 b 37.37 1525.90 f 62.63
Ding8 1110.42 a 53.82 952.73 g 46.18
Meng1 862.56 b 32.86 1762.67 e 67.14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4 不同基因型燕麦花前干物质转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由表4可知, 2020年各品种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16.07%~51.24%; 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48.76%~83.93%, 2021年各品种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14.33%~53.82%; 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46.18%~ 85.67%, 可见, 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较大。
2020年, 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品种为坝莜1号、坝莜18号、坝莜9号和草莜1号, 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3.93%、81.93%、75.02%和73.76%, 2021年, 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品种为坝莜1号、坝莜9号、坝莜18号和草莜1号, 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5.67%、82.01%、82.38%和81.62% (表4)。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