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7年 第1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87-08-12
    • 研究论文
      小麦幼苗阶段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
      徐德平; 王世之
      作物学报. 1987, (03):  177-186. 
      摘要 ( 1564 )   PDF (478KB) ( 8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14)C 示踪法研究了冬小麦在冬前分蘗期主茎和2个一级分蘗各叶同化物的输出方向和供应范围。主茎和分蘖最顶部1片展开叶(O 叶)主要供应主茎和该分藥本身的生长部位,随叶位下移,逐渐减少,增加对下一级分蘖的供应。主茎和分蘖顶部3片展开叶的同化物均主要供应正在出现的下一级分蘗和其下节位的只有1片展开叶的分蘖,对其他分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钟冠昌; 张荣琦
      作物学报. 1987, (03):  187-192. 
      摘要 ( 1484 )   PDF (1634KB) ( 8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讨论了杂种中各类配子的传递规律和产生异附加系的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八倍体小偃麦×普通小麦)F_2,具有46条染色体的杂种类型最多,占19.09%,具有43条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类型为3.01%。(2)以杂种 F_1作母本和父本,分别与小麦进行回交,B_1F_1具有44条染色体的双单体附加最
      玉米遗传距离测量方法及其与产量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龙漫远
      作物学报. 1987, (03):  193-200. 
      摘要 ( 1623 )   PDF (679KB) ( 1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21个玉米自交系和按1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90个单交种为材料,对遗传距离测量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对遗传距离与产量的杂种优势及特殊配合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主成分法(刘来福,1979)与枢轴凝聚法(C.R.R(?)o,1952)2种遗传距离计算方法的比较,以及对作者提出的分类指标(性状)选择的新方法的分析。结
      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的研究
      高永同
      作物学报. 1987, (03):  201-208. 
      摘要 ( 1449 )   PDF (380KB) ( 7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角果和种子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黄籽品系与黑籽品种在形态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动态变化方面具有相似规律。黄籽品系与黑籽品种不同之处,不仅含油量显著提高,而且脂肪酸的组成也有明显差别,其芥酸含量显著低于黑籽,而油酸和亚油酸则高于黑籽,因而营养价值更高。硫代葡萄糖苷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甘蔗叶片细胞器中 IAA 氧化酶活性及其与茎伸长的关系初探
      周可涌;李杨瑞
      作物学报. 1987, (03):  209-212. 
      摘要 ( 1520 )   PDF (259KB) ( 7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茎伸长盛期,甘蔗+1叶的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都存在吲哚乙酸(IAA)氧化酶活性。IAA氧化酶的相对活性在细胞溶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例为2∶1∶1,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但 IAA 氧化酶的比活性则以线粒体的最高,分别比叶绿体和细胞溶质的高1倍和2倍以上。茎伸长较快的甘蔗品种,其+1叶各细胞器中的 IAA 氧化酶活性都比较低;
      玉米不同层次叶片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和叶绿素含量变化
      左宝玉;李世仪; 匡廷云; 段续川
      作物学报. 1987, (03):  213-218. 
      摘要 ( 1775 )   PDF (2149KB) ( 1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玉米不同层次的叶片进行电镜观察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叶绿体的光合膜系随叶位上升而愈加发达和增高,直至果穗叶达到顶峰的趋势。邻近果穗叶的叶片中的叶绿体,也具有较为发达的基粒和基质类囊体膜。而着生部位最高的顶生叶,其叶绿体中的光合膜系却不及果穗叶和邻近果穗叶的发达。但顶生叶中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充
      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 NAHCO_3的关系
      张贵常; 吴兆明; 崔澂
      作物学报. 1987, (03):  219-222. 
      摘要 ( 1516 )   PDF (181KB) ( 8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 NaHCO_3有关。本文以水稻为材料、用水培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 NaHCO_3条件下生长的正常和缺锌水稻进行观察,研究了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 NaHCO_3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的 NaHCO_3对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在高浓度下,植物的生长则受到抑制。NaHCO_3还能促使缺锌培养水稻的缺锌症状出现。正常和缺锌培养的
      水稻花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杨仁崔;李维明;卢浩然
      作物学报. 1987, (03):  223-228. 
      摘要 ( 1556 )   PDF (312KB) ( 1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3个大柱头亲本和4个保持系品种组配成3×4个 F_1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10个花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表明,在大多数花器性状遗传中,加性效应比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因此,可期望通过杂交育种来改良诸花器性状,使之适于异交。GST-2的雌蕊性状表型均值和一般配合力估值较大,是改良雌蕊性状的优良供亲。8798是用于大花药育种的
      Tal 基因对 EMC 和 PMC_5 减数分裂的影响
      薛光行; 邓景扬
      作物学报. 1987, (03):  229-234. 
      摘要 ( 1604 )   PDF (987KB) ( 7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利用太谷小麦可育株证实了同一朵小花里的大孢子母细胞(EMC)和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节律基本同步的现象。随后,以这种可育株作标准,与含 Tal 基因的孪生不育株比较,初步证实:该基因的存在对 EMC 的减数分裂节律和分裂相表征无明显影响;但对 PMCs 的减数分裂早在造孢细胞期或PMCs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便显出它的阻遏
      T 型杂交小麦品质及农艺性状的研究——Ⅱ.亲子相关和性状相关
      王明理; 张爱民; 黄铁城; 刘恩忠; 舒文华
      作物学报. 1987, (03):  235-238. 
      摘要 ( 1570 )   PDF (373KB) ( 8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两组亲本杂交的 F_1杂种及其相应亲本材料,分析了亲子相关和性状相关。结果表明:①亲子相关 F_1株高、容重与高亲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F_1籽粒赖氨酸含量、百克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抽穗期与低亲值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F_1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与中亲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②性状相关 蛋白质亩产量与籽粒亩产
      水稻(银坊)×高梁(亨加利)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刘伯林; 祖德明; 陈善葆
      作物学报. 1987, (03):  239-242. 
      摘要 ( 1611 )   PDF (1136KB) ( 7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石蜡制片方法观察高粱花粉管伸入水稻胚囊后,释放精子,两亲性细胞融合过程及胚胎发育情况。观察表明:高粱精子能够与水稻卵子融合形成合子。少数合子(占0.44%)进一步分裂,发育成幼胚组织。本文对远缘杂交性细胞融合的潜在价值,促进杂种胚胎继续发育的方法及某些远缘杂种形成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中棉种质资源研究
      沈端庄;钱思颖;刘桂玲; 黄骏麒;许永才
      作物学报. 1987, (03):  243-248. 
      摘要 ( 1523 )   PDF (279KB) ( 8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棉属于亚洲棉(C.arboreum L.)的族系。1982~1985年,对200个品种进行田间调查和纤维、棉籽仁测试分析。结果是:中棉生育期100天左右,变幅在97~103天。衣分平均31.01%,变幅18.96~40.47%。2.5%跨距长度(Span Length)平均20.24mm,变幅16.2~24.7mm。纤维比强度(g/tex)平均22.27,变幅11~31.0之间。纤维细度麦克隆值(Micronai
      冬小麦辐射效应及利用的研究
      卢宗凡;苏敏
      作物学报. 1987, (03):  249-254. 
      摘要 ( 1386 )   PDF (977KB) ( 7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0多年冬小麦辐射育种实践,总结了不同剂量、种子状态、品种、处理方法、处理部位和辐照时期对辐射后代产生的辐射效应。认为:冬小麦的突变类型极为丰富,遗传变化十分复杂。多性状的突变多于单一性状的突变。矮秆突变最多,其次是穗、芒形突变,在抗锈、品质、熟性突变方面,常伴随其它性状突变一起出现。通过辐射,已选育出几个
      研究简报
      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 Roschevicz)花粉植株诱导率的研究
      庞汉华
      作物学报. 1987, (03):  255-256. 
      摘要 ( 1661 )   PDF (435KB) ( 9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十多年来,我国裁培稻花培育种进展很快,主要是花药培养技术有所改进,诱导频率大大提高,增加了选择的机率,但野生稻花药培养目前在国内外研究较少,诱导频率也较低。为了获得野生稻某一特性的纯合体,自1984年以来,我们对普通野生稻花药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的材料,不同培养基成份,不同低温预处理,对诱导频率都有影响
      玉米雌穗和子粒生长发育过程中几项性状的数量变化分析
      高学曾; 许金芳; 刘玉敬; 王忠孝; 罗瑶年
      作物学报. 1987, (03):  257-260. 
      摘要 ( 1516 )   PDF (238KB) ( 8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国内外对于玉米雌穗和子粒的分化、生长进程已有许多形态学观察,但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研究工作还不多。本文初步分析了玉米雌穗和子粒生长发育过程中几项性状的数量变化。
      “扬麦1号”春小麦单体系统的培育
      童一中;沈光华
      作物学报. 1987, (03):  261-262. 
      摘要 ( 1860 )   PDF (888KB) ( 10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从1978年开始,在“中国春”小麦单体系统的基础上,经连续6~7次回交转育,育成了适于我国南方麦区生长的“扬麦1号”单体系统。衍生单体的穗形及其它特征与“扬麦1号”相似,核型均为2n-1=20”+1’=41。经用“中国春”双端着丝体系统(2n-1”+t”=20”+t”)对育成的21个单体系分
      小麦4D和偃麦草4E单价体的传递
      刘秉华; 杨丽
      作物学报. 1987, (03):  263-264. 
      摘要 ( 1466 )   PDF (310KB) ( 8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试验以硬粒小麦4D 单体附加系、普通小麦4E 单体附加系和双单体〔20″+1′(4D)+1′(4E)〕为材料,研究了携带不育基因的4D 和携带兰粒基因的4E 在单价体状态的传递率。结果表明,在同一遗传背景下不同单价体的传递率接近。例如,在双单体中,4D 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是28.7%,偃麦草染色体4E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是29.3%。同一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