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1988, Vol. 14 ›› Issue (04): 310-314.
戴俊英;鄂玉江;顾慰连
Dai Junying; E Yujing; Gu Weilian
摘要: 玉米根系在田间的分布,绝大部分(75.6%)集中于上层土壤中(0~10厘米)。不同土体积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很大,地上部生长和产量亦有明显的相应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根干重、主根总长均依土体积的大小呈显著的回归关系。根与叶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根量同叶面积,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 | 郑迎霞, 陈杜, 魏鹏程, 卢平, 杨锦越, 罗上轲, 叶开梅, 宋碧. 种植密度对贵州春玉米茎秆抗倒伏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4): 738-751. |
[2] | 韦还和, 张徐彬, 葛佳琳, 孟天瑶, 陆钰, 李心月, 陶源, 丁恩浩, 陈英龙, 戴其根. 甬优籼粳杂交稻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与特征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3): 546-555. |
[3] | 胡鑫慧, 谷淑波, 朱俊科, 王东. 分期施钾对不同质地土壤麦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258-2267. |
[4] | 何昕楠,林祥,谷淑波,王东. 微喷补灌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及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6): 879-892. |
[5] | 陈玉章,柴守玺,程宏波,柴雨葳,杨长刚,谭凯敏,常磊. 秸秆还田结合秋覆膜对旱地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2): 256-266. |
[6] | 程乙,刘鹏,刘玉文,庞尚水,董树亭,张吉旺,赵斌,任佰朝. 黄淮海区域现代夏玉米品种产量与养分吸收规律[J]. 作物学报, 2019, 45(11): 1699-1714. |
[7] | 黄鑫,李耀光,孙婉,侯俊峰,马英,张剑,马冬云,王晨阳,郭天财.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铁锌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及其对氮磷肥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8, 44(10): 1506-1516. |
[8] | 林祥,王东*. 不同底墒条件下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09): 1357-1369. |
[9] | 吴晓丽,李朝苏,汤永禄,李俊,马孝玲,李式昭,黄明波. 四川盆地9000 kg hm-2产量潜力小麦品种的花后冠层结构、生理及同化物分配特性[J]. 作物学报, 2017, 43(07): 1043-1056. |
[10] | 宋兆云,赵阳,王东*,谷淑波. 拔节期补灌对两种土壤质地上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6, 42(12): 1834-1843. |
[11] | 谢迎新,靳海洋,李梦达,翟羽雪,王永华,谢耀丽,李向东,夏来坤,王晨阳,郭天财,贺德先. 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6, 42(10): 1560-1568. |
[12] |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越冬前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J]. 作物学报, 2016, 42(05): 743-750. |
[13] | 王劲松,焦晓燕,丁玉川,董二伟,白文斌,王立革,武爱莲. 粒用高粱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对氮磷钾营养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5, 41(08): 1269-1278. |
[14] | 齐波,张宁, 赵团结,邢光南,赵晋铭*,盖钧镒. 利用高光谱技术估测大豆育种材料的叶面积指数[J]. 作物学报, 2015, 41(07): 1073-1085. |
[15] | 田中伟,樊永惠,殷美,王方瑞,蔡剑,姜东,戴廷波*.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根系改良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5, 41(04): 613-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