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株高平均、超亲优势、回归和配合力等方面,比较不同矮秆系的致矮力。并对控制玉米矮生性的基因类型及微效多基因矮秆系的基因效应和基因对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用材料中,以隐性单基因矮秆系出现的频率最低,微效多基因矮秆系次之,而大部分矮秆系则是隐性单基因和微效多基因的重叠效应系。当这些矮秆系与中、高
[1] | 姚姝, 张亚东, 刘燕清, 赵春芳, 周丽慧,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Balakrishna Pillay, 王才林. 水稻Wxmp背景下SSIIa和SSIIIa等位变异及其互作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11): 1690-1702. |
[2] | 李卓坤,彭涛,张卫东,谢全刚,田纪春. 利用“永久F2”群体进行小麦幼苗根系性状QTL分析[J]. 作物学报, 2010, 36(3): 442-448. |
[3] | 董春林;孙业盈;王平荣;黄晓群;邓晓建. 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f-cd的基因效应分析及育种应用潜力的初步评价[J]. 作物学报, 2007, 33(03): 384-388. |
[4] | 左清凡;宋宇;张冬玲;李伟;谢平;许良珠;李燕. 水稻稻穗灌浆生长的基因效应全程分析[J]. 作物学报, 2005, 31(07): 821-826. |
[5] | 魏良明;戴景瑞;张义荣;刘占先. 玉米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与基因效应分析[J]. 作物学报, 2005, 31(07): 833-837. |
[6] | 王振华;李新海;李明顺;李文华;张世煌. 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的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04, 30(02): 95-99. |
[7] | 郑有良;颜济;杨俊良. 小麦多小穗品系“10-A”4个特异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相关分析[J]. 作物学报, 1994, 20(05): 536-541. |
[8] | 李斯深;尹承佾;李晴祺;王洪刚. 小麦异附加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1994, 20(05): 570-577. |
[9] | 王福亭;崔党群;郑天存;李新平. 普通小麦主要性状的双交效应分析[J]. 作物学报, 1994, 20(04): 432-438. |
[10] | 莫惠栋.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1993, 19(03): 193-200. |
[11] | 刘定富; 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三重测交分析[J]. 作物学报, 1992, 18(01): 1-8. |
[12] | 李星华;陈宛妹;增禄. 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基因效应分析[J]. 作物学报, 1991, 17(06): 453-460. |
[13] | 黄承彦;颜廷进;张存良;沈立. 不同世代小麦花药培养的遗传效应分析[J]. 作物学报, 1991, 17(04): 304-310. |
[14] | 刘定富;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成分的基因作用形式和效应[J]. 作物学报, 1990, 16(03): 193-199. |
[15] | 牟同敏; 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硫代葡萄糖甙总量的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1990, 16(02): 97-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