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2, Vol. 28 ›› Issue (02): 170-174.
李常保;刘艳华;杜长青;孔令让
Li Changbao;Liu Yanhua;Du Changqing;Kong Lingrang
摘要: 用石蜡切片和塑料切片法,对中国春与粗山羊草正、反交授粉后不同时间固定的子房进行了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正、反交均能受精发育,但两者的受精率和成胚率相差极大.正交组合的平均受精率和成胚率分别为23.75%和4.58%;而反交组合的平均受精率和成胚率分别为87.08%和82.08%.尽管如此,正交所形成的正常胚的质量比反交形成的
中图分类号:
[1] | 娄洪祥, 姬建利, 蒯婕, 汪波, 徐亮, 李真, 刘芳, 黄威, 刘暑艳, 尹羽丰, 王晶, 周广生. 种植密度对油菜正反交组合产量与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9): 1724-1740. |
[2] | 靳义荣, 刘金栋, 刘彩云, 贾德新, 刘鹏, 王雅美. 普通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3): 394-404. |
[3] | 张平平,姚金保,王化敦,宋桂成,姜朋,张鹏,马鸿翔. 江苏省优质软麦品种品质特性与饼干加工品质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20, 46(4): 491-502. |
[4] | 杨芳萍,刘金栋,郭莹,贾奥琳,闻伟鄂,巢凯翔,伍玲,岳维云,董亚超,夏先春. 普通小麦‘Holdfast’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J]. 作物学报, 2019, 45(12): 1832-1840. |
[5] | 王丽娜,王步军. 基于UPLC-QTOF/MS的小麦发芽代谢组学分析方法[J]. 作物学报, 2019, 45(12): 1899-1904. |
[6] | 王林生,张雅莉,南广慧. 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T5AS-7LrL·7LrS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J]. 作物学报, 2018, 44(10): 1442-1447. |
[7] | 赵德辉, 张勇, 王德森, 黄玲, 陈新民, 肖永贵, 阎俊, 张艳, 何中虎. 北方冬麦区新育成优质品种的面包和馒头品质性状[J]. 作物学报, 2018, 44(05): 697-705. |
[8] | 苗永杰, 阎俊, 赵德辉, 田宇兵, 闫俊良, 夏先春, 张勇, 何中虎. 黄淮麦区小麦主栽品种粒重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8, 44(02): 260-267. |
[9] | 肖永贵,Susanne DREISIGACKER,Claudia NU?EZ-RíOS,胡卫国,夏先春,何中虎. 基于FLUOstar平台的小麦dsDNA荧光定量与基因型分析[J]. 作物学报, 2017, 43(07): 947-953. |
[10] | 董雪,刘梦,赵献林,冯玉梅,杨燕. 普通小麦近缘种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Glu-A3基因的分离和鉴定[J]. 作物学报, 2017, 43(06): 829-838. |
[11] | 刘凯,邓志英,张莹,王芳芳,刘佟佟,李青芳,邵文,赵宾,田纪春*,陈建省*.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QTL的连锁和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17, 43(04): 483-495. |
[12] | 宫希,蒋云峰,徐彬杰,乔媛媛,华诗雨,吴旺,马建,周小鸿,祁鹏飞,兰秀锦. 利用普通六倍体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定位小麦芒长QTL[J]. 作物学报, 2017, 43(04): 496-500. |
[13] | 王鑫,马莹雪,杨阳,王丹峰,殷慧娟,王洪刚. 小麦矮秆种质SN224的鉴定及农艺性状QTL分析[J]. 作物学报, 2016, 42(08): 1134-1142. |
[14] | 孔欣欣,张艳,赵德辉,夏先春,王春平,何中虎. 北方冬麦区新育成优质小麦品种面条品质相关性状分析[J]. 作物学报, 2016, 42(08): 1143-1159. |
[15] | 刘凯,邓志英,李青芳,张莹,孙彩铃,田纪春*,陈建省*. 利用高密度SNP 遗传图谱定位小麦穗部性状基因[J]. 作物学报, 2016, 42(06): 820-8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