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侯慧芝, 张绪成, 方彦杰, 于显枫,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全膜微垄沟播对寒旱区春小麦苗期土壤水热环境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9): 1398-1407. |
[2] |
马明生, 郭贤仕, 柳燕兰.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12): 1933-1944. |
[3] |
赵财,王巧梅,郭瑶,殷文,樊志龙,胡发龙,于爱忠,柴强. 水氮耦合对地膜玉米免耕轮作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11): 1694-1703. |
[4] |
马忠明,陈娟,吕晓东,刘婷婷. 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11): 1705-1714. |
[5] |
冯万军,李振兴,郭宝健,彭慧茹,姚颖垠,倪中福,孙其信. 小麦磷饥饿前后根系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谱建立及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J]. 作物学报, 2012, 38(05): 780-790. |
[6] |
李玲玲, 黄高宝, 张仁陟, 蔡立群, 罗珠珠, 晋小军, 张恩和, BELLOTTI Bill, UNKOVICH Murray. 西部黄土高原苜蓿终止时间对苜蓿-小麦轮作系统生产力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1, 37(04): 686-693. |
[7] |
赵庆雷,王凯荣,马加清,杨连群,谢小立,张士永,袁守江.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磷素及水稻营养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9, 35(8): 1539-1545. |
[8] |
华含白;李召虎;田晓莉. 辽棉18与新棉99B苗期耐低钾能力的差异及其机制[J]. 作物学报, 2009, 35(3): 475-482. |
[9] |
王国莉;郭振飞. 磷营养对水稻不同耐冷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7, 33(08): 1385-1389. |
[10] |
何玉池;葛杰;陶采成;王鹤卿;蔡得田. 大麦花药培养力的遗传模式分析[J]. 作物学报, 2007, 33(04): 686-688. |
[11] |
张平平;陈东升;张勇;夏先春;何中虎. 春播小麦醇溶蛋白组成及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6, 32(12): 1796-1801. |
[12] |
尹静;胡尚连;肖佳雷;李文雄. 不同形态氮肥对春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的调节效应[J]. 作物学报, 2006, 32(09): 1294-1300. |
[13] |
张定一;张永清;杨武德;苗果园. 不同基因型小麦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J]. 作物学报, 2006, 32(09): 1349-1354. |
[14] |
卢艳丽;陆卫平;刘小兵;王继丰;刘萍;陆大雷;苏辉. 糯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J]. 作物学报, 2006, 32(07): 1031-1037. |
[15] |
赵秀兰. 春小麦籽粒灌浆期降落值动态规律及氮磷肥与播期效应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6, 32(04): 553-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