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4, Vol. 30 ›› Issue (12): 1274-1277.
戚存扣; 盖钧镒;傅寿仲;浦惠明;张洁夫;高建琴;陈新军
QI Cun-Kou;GAI Jun-Yi;FU Shou-Zhong;PU Hui-Ming;ZHANG Jie-Fu1;GAO Jian-Qin;CHENG Xin-Jun
摘要: 通过遗传差异较大的2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纯系亲本组合(HSTC14×宁油7号)衍生后代的世代家系群体分析,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家系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油菜千粒重的遗传体系。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HSTC14×宁油7号组合千粒重遗传体系系由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构成,主基因中只有加性效应(d = 0.1062),不存在显
中图分类号:
[1] | 王靖天, 张亚雯, 杜应雯, 任文龙, 李宏福, 孙文献, 葛超, 章元明. 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R软件包SEA v2.0[J]. 作物学报, 2022, 48(6): 1416-1424. |
[2] | 江建华, 张武汉, 党小景, 荣慧, 叶琴, 胡长敏, 张瑛, 何强, 王德正. 水稻核不育系柱头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7): 1215-1227. |
[3] | 张春, 赵小珍, 庞承珂, 彭门路, 王晓东, 陈锋, 张维, 陈松, 彭琦, 易斌, 孙程明, 张洁夫, 傅廷栋. 甘蓝型油菜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4): 650-659. |
[4] | 张福彦, 程仲杰, 陈晓杰, 王嘉欢, 陈锋, 范家霖, 张建伟, 杨保安. 黄淮麦区小麦粒重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鉴定及育种应用[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091-2098. |
[5] | 雷维, 王瑞莉, 王刘艳, 袁芳, 孟丽姣, 邢明礼, 徐璐, 唐章林, 李加纳, 崔翠, 周清元. 甘蓝型油菜容重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099-2110. |
[6] | 解松峰,吉万全,张耀元,张俊杰,胡卫国,李俊,王长有,张宏,陈春环. 小麦重要产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3): 365-384. |
[7] | 王小雷, 李炜星, 曾博虹, 孙晓棠, 欧阳林娟, 陈小荣, 贺浩华, 朱昌兰. 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对水稻粒形及千粒重QTL检测与稳定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10): 1517-1525. |
[8] | 杨晓梦, 李霞, 普晓英, 杜娟, Muhammad Kazim Ali, 杨加珍, 曾亚文, 杨涛. 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总花色苷含量和千粒重QTL定位[J]. 作物学报, 2020, 46(01): 52-61. |
[9] | 崔月,陆建农,施玉珍,殷学贵,张启好. 蓖麻株高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19, 45(7): 1111-1118. |
[10] | 汪文祥,胡琼,梅德圣,李云昌,周日金,王会,成洪涛,付丽,刘佳*. 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J]. 作物学报, 2016, 42(08): 1103-1111. |
[11] | 王加峰,郑才敏,刘维,罗文龙,王慧,陈志强*,郭涛*.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水稻千粒重基因tgw6突变体的创建[J]. 作物学报, 2016, 42(08): 1160-1167. |
[12] | 焦聪聪,黄吉祥,汪义龙,张晓玉,熊化鑫,倪西源,赵坚义. 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解析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关系[J]. 作物学报, 2015, 41(10): 1481-1489. |
[13] | 张冬玲,张洪娜,郝晨阳,王兰芬,李甜,张学勇*. 花后冠层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几个关联SSR位点的效应分析[J]. 作物学报, 2015, 41(04): 548-556. |
[14] | 金岩,吕艳艳,付三雄,戚存扣.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14, 40(11): 1964-1972. |
[15] | 林婷婷,王建军,王立,陈暄,侯喜林,李英.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含量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14, 40(10): 1733-17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