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5, Vol. 31 ›› Issue (04): 506-510.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熊洪;王贵雄
XU Fu-Xian;ZHENG Jia-Kui;ZHU Yong-Chuan;XIONG Hong;WANG Gui-Xiong
摘要: 2002-2003年分别以25个和18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从头季稻与再生力密切相关的若干性状中选择了可操作性强的5个性状进行与再生稻产量间的定量研究,提出了根据头季稻(前期)“分蘖力”、(中期)齐穗期“单位颖花茎鞘干物重占有量”和(后期)头季稻收后第5日头季稻桩再生芽的“出鞘率”3个性状,将杂交中稻再生力分
中图分类号:
[1] | 刘谢香,常汝镇,关荣霞,邱丽娟. 大豆出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建立及耐盐种质筛选[J]. 作物学报, 2020, 46(01): 1-8. |
[2] | 徐富贤, 周兴兵, 张林, 蒋鹏, 刘茂, 朱永川, 郭晓艺, 熊洪. 四川盆地东南部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04): 601-613. |
[3] | 徐富贤,张林,熊洪,朱永川,刘茂,蒋鹏,郭晓艺. 杂交中稻开花期高温对结实率影响及其与组合间库源结构和开花习性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5, 41(06): 946-955. |
[4] | 杨川航,王玉平,涂斌,李婷,胡亮,李仕贵. 利用RIL群体对水稻再生力及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J]. 作物学报, 2012, 38(07): 1240-1246. |
[5] | 徐富贤, 熊洪, 张林, 郭晓艺,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西南稻区不同地域和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氮、磷、钾吸收累积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1, 37(05): 882-894. |
[6] | 徐冉;李伟;王彩洁;张礼凤;戴海英;邢邯. 大豆抗烟粉虱的鉴定体系研究[J]. 作物学报, 2009, 35(3): 438-444. |
[7] |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杨大金;王贵雄. 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栽培策略[J]. 作物学报, 2007, 33(06): 1004-1009. |
[8] |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张林;万先齐;刘茂;王贵雄. 杂交中稻粒肥高效施用量与齐穗期SPAD值关系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 33(03): 449-454. |
[9] | 任天举;蒋志成;王培华;李经勇;张晓春;鲁远源. 杂交中稻再生力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作物学报, 2006, 32(04): 613-617. |
[10] |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郑家奎;曾循明;万绪奎;唐荣华;杨大金;周远清. 冬水田杂交中稻组合类型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J]. 作物学报, 2005, 31(04): 493-497. |
[11] |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 川东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品种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4, 30(05): 432-437. |
[12] |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丁国祥;王贵雄. 杂交中稻发根力与抽穗开花期抗旱性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3, 29(02): 188-193. |
[13] | 徐富贤;熊洪;赵甘霖; 洪松. 杂交中稻强再生力品种的冠层特征研究[J]. 作物学报, 2002, 28(03): 426-432. |
[14] | 蒋之埙, 黄仲青, 孟月华. 杂交中稻大苗苗质与结实期群体源、库数量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2, 28(01): 65-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