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9-07-12
    • 综述
      乙烯的生物合成与信号及其对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
      宋松泉,刘军,徐恒恒,张琪,黄荟,伍贤进
      作物学报. 2019, (7):  969-981.  doi:10.3724/SP.J.1006.2019.84175
      摘要 ( 1888 )   HTML ( 97 )   PDF (1914KB) ( 118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萌发是一种关键的生态和农业性状, 由调控种子休眠状态和萌发潜势的内在和外部信息所决定, 在植物随后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休眠是指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暂时不能萌发。乙烯是一种简单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气体植物激素, 在分子、细胞和整体植物水平调节植物的代谢。在适宜和逆境条件下, 乙烯通过与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影响植物的行为。本文主要综述乙烯的生物合成与信号、乙烯在种子萌发和休眠释放中的作用以及乙烯与植物激素脱落酸和赤霉素的相互作用; 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试图为解释乙烯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想。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
      纪龙,申红芳,徐春春,陈中督,方福平
      作物学报. 2019, (7):  982-992.  doi:10.3724/SP.J.1006.2019.82057
      摘要 ( 649 )   HTML ( 27 )   PDF (286KB) ( 8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绿色超级稻被认为是推动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已成为全球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目前关于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围绕“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理念, 从技术性、经济性、生态性和社会性4个维度构建了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为水稻及其他作物品种的综合评价、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入一种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对数主成分分析, 利用大田试验数据及不同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 对数主成分分析法符合绿色超级稻的育种理念, 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稻品种综合评价方法。

      花生AhPEPC1基因抑制表达的转基因后代转录组分析
      潘丽娟,陈娜,陈明娜,王通,王冕,陈静,杨珍,万勇善,禹山林,迟晓元,刘风珍
      作物学报. 2019, (7):  993-1001.  doi:10.3724/SP.J.1006.2019.84122
      摘要 ( 669 )   HTML ( 20 )   PDF (1938KB) ( 4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是控制油料作物种子中蛋白质/油脂含量比率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检测了花生AhPEPC1基因抑制表达的转基因株系种子含油量, 与非转基因花生相比, 转基因花生种子含油量提高了5.7%~10.3%。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分析花生中AhPEPC1基因的抑制表达是否影响其他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 转录组分析筛选到110个基因差异表达, 其中25个基因上调表达, 85个基因表达下调。对11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KEGG富集分析, 其中有34个基因成功获得了KEGG注释, 发现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有2个基因(Aradu.M0JX8, Aradu.FE0Z7)下调表达。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15个DEG (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在非转基因对照和转基因花生种子中的表达情况, 发现其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析AhPEPC1基因调控花生种子含油量的分子机制。

      甘蔗脂氧合酶基因ScLOX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孙婷婷,王文举,娄文月,刘峰,张旭,王玲,陈玉凤,阙友雄,许莉萍,李大妹,苏亚春
      作物学报. 2019, (7):  1002-1016.  doi:10.3724/SP.J.1006.2019.84143
      摘要 ( 769 )   HTML ( 13 )   PDF (5142KB) ( 5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OX属于脂氧合酶超家族(lipoxygenase superfamily), 是脂肪氧化途径的重要因子, 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和对外界刺激的抵御。本研究基于甘蔗(Saccharum spp.)转录组数据库, 通过RT-PCR技术, 首次从新台糖22号(ROC22)蔗芽中克隆获得ScLOX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K106188)的cDNA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ScLOX1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2813 bp, 开放读码框全长2664 bp, 编码887个氨基酸, 其编码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23, 不稳定系数为39.77, 亲水性平均值为-0.437, 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 但含有PLAT_LH2和Lipoxygenase活性位点, 与高粱(Sorghum bicolor) LOX (XP_002466613.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5.96%。预测ScLOX1基因的编码蛋白为酸性稳定亲水性非分泌蛋白, 属于type I类非传统9-LOX。qPT-PCR分析结果显示, ScLOX1基因在蔗芽组织中特异性表达。接种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后, ScLOX1基因的表达量在抗病品种崖城05-179中短暂上升, 但在感病品种ROC22中显著下降。分别对瞬时表达ScLOX1基因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植株叶片接种烟草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 coeruleum)和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表型观察、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 DAB)染色和烟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显示, ScLOX1基因的过表达能够增强本氏烟对烟草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的防御, 但对烟草青枯菌的作用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 ScLOX1基因的表达受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抑制下调, 但受脱落酸、氯化钠和聚乙二醇诱导上调。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甘蔗ScLOX1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资料。

      异源表达棉花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GhSAMDC1)基因提高了拟南芥抗盐能力
      田文刚,朱雪峰,宋雯,程文翰,薛飞,朱华国
      作物学报. 2019, (7):  1017-1028.  doi:10.3724/SP.J.1006.2019.84142
      摘要 ( 716 )   HTML ( 9 )   PDF (3278KB) ( 8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转GhSAMDC1基因拟南芥研究了过量表达GhSAMDC1基因对拟南芥幼苗抗盐能力的影响, 以及内源多胺、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Chl)、离子渗透率、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和表达量在盐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 过量表达GhSAMDC1基因能够减少拟南芥内源腐胺(Put)含量, 增加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盐胁迫下, 转基因株系亚精胺合酶(AtSPDS1AtSPDS2)和精胺合酶(AtSPMS)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 Spd和Spm含量进一步增加, H2O2、MDA、Chl以及离子渗透率显著降低; 与野生型相比, 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无明显差异, 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明显增加, 其表达水平与活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 盐胁迫下, GhSAMDC1基因通过提高Spd和Spm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增加了转基因株系Spd和Spm含量, Spd和Spm直接或间接提高抗氧化系统相关酶的活力, 通过清除H2O2等活性氧的方式提高拟南芥的抗盐能力。

      玉米ZmGRAS3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殷龙飞,王朝阳,吴忠义,张中保,于荣
      作物学报. 2019, (7):  1029-1037.  doi:10.3724/SP.J.1006.2019.83070
      摘要 ( 803 )   HTML ( 37 )   PDF (3369KB) ( 6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RAS蛋白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调控因子, 在多种植物中均有报道。为了探究玉米GRAS基因家族在逆境胁迫下的功能, 本研究从玉米根中克隆获得ZmGRAS31 (AC: NC_024462), 该基因全长1422 bp, 编码47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ZmGRAS31蛋白分子量为51,700.38 Da, 理论等电点为4.73, 具有GRAS转录因子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 但不具跨膜结构, 亲水性较差。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实验表明ZmGRAS31定位于细胞核内。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分析表明, 在低温、脱水、高盐、干旱处理下, ZmGRAS31在玉米幼苗均上调表达; 不同浓度NaCl处理过表达ZmGRAS31转基因拟南芥植株, 其根长优于野生型, 由此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玉米非生物胁迫应答。

      野生和栽培大豆种质油脂组成特点及其与演化的关系
      陈影,张晟瑞,王岚,王连铮,李斌,孙君明
      作物学报. 2019, (7):  1038-1049.  doi:10.3724/SP.J.1006.2019.84114
      摘要 ( 661 )   HTML ( 10 )   PDF (736KB) ( 4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58份不同类型(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种质为材料, 利用32对SSR标记分析大豆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 采用NIRS和GC方法分别分析大豆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分含量, 研究不同类型大豆种质油脂组成特点及其与演化的关系。结果显示,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油脂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栽培大豆脂肪含量(平均20.8%)显著高于野生大豆(平均10.49%), 油酸含量(平均28.5%)显著高于野生大豆(平均14.37%), 而亚麻酸含量却显著低于野生大豆;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 大豆种子中的脂肪与油酸含量显著正相关(r = 0.85 **), 而与其他脂肪酸组分极显著负相关; 油酸与所有其他脂肪酸组分均负相关, 特别是与亚麻酸和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 = -0.90 **和-0.89 **); 油脂组成和SSR标记对不同类型大豆种质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 2种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可分为栽培和野生2个亚群, 半野生大豆则分布于2个亚群中。由此可见, 大豆油脂组成与大豆种质的驯化程度有关, 脂肪含量和亚麻酸含量可以作为大豆演化分类的参考指标。

      水稻白条纹叶突变体wsl1的遗传分析及基因精细定位
      莫祎,孙志忠,丁佳,余东,孙学武,盛夏冰,谭炎宁,袁贵龙,袁定阳,段美娟
      作物学报. 2019, (7):  1050-1058.  doi:10.3724/SP.J.1006.2019.82054
      摘要 ( 814 )   HTML ( 19 )   PDF (4658KB) ( 66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粳稻日本晴和籼稻R112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白条纹叶突变体wsl1 (white stripe leaf 1), 世代为F10。与亲本R1128相比, 突变体wsl1表现出白条纹叶, 同时叶脉呈现白化, 该性状在苗期就出现并持续整个生育期; 突变体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剑叶长、生育期显著增加, 而结实率显著下降, 其他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变化。分蘖期突变体wsl1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较杂交亲本R1128显著下降;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与野生型相比, 突变体的叶绿体形状异常, 不规则。遗传分析表明, 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精细定位后发现, 目标基因WSL1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上标记M1-54与标记M1-70之间, 两者相距89.7 kb。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候选区间内共有8个开放阅读框, 暂未发现已报道的叶色相关基因; 其中LOC_Os01g02080编码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GO (Gene Ontology)分类显示其可能与类囊体形成有关, 后续将通过比较测序、qRT-PCR等分子实验来确定候选基因。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应用缩节安(DPC)调控棉花株型的定位定量效应研究
      赵文超,杜明伟,黎芳,田晓莉,李召虎
      作物学报. 2019, (7):  1059-1069.  doi:10.3724/SP.J.1006.2019.84162
      摘要 ( 796 )   HTML ( 10 )   PDF (861KB) ( 7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缩节安(1,1-dimethyl 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是棉花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 其调控棉花茎枝生长的定位定量效应尚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研究2013—2014年在田间条件下分别于棉花现蕾期、盛蕾期后、盛花期前、盛花期后和打顶后单次应用不同剂量的DPC, 测量了DPC作用有效期内的棉花株高和主茎生长速率, 探究了所有主茎节间及所有果节对DPC的响应。结果表明, DPC处理对棉花主茎节间的影响范围为N节(应用DPC时的主茎节)以下1~4个和N节以上0~6个(打顶条件下), 对果枝的影响范围为N节以下1~11个和N节以上0~5个, 其中N节以下果枝受影响的果节多于N节以上果枝。将盛蕾期后和盛花期前2次应用DPC的效应叠加, 其影响范围几乎可以覆盖全部主茎节间(果枝始节以上)和全部果节。DPC应用剂量与其作用强度并不总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DPC的定位定量效应除了与应用时间和剂量有关, 还受到温度、降水等环境条件和棉株生物量、源库关系的影响。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荞麦田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研究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
      作物学报. 2019, (7):  1070-1079.  doi:10.3724/SP.J.1006.2019.81089
      摘要 ( 560 )   HTML ( 12 )   PDF (591KB) ( 70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2017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全膜覆土穴播(FMS)和露地穴播(CK) 2种种植方式, 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全膜覆土穴播对旱地荞麦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为寻求半干旱区荞麦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FMS较CK使荞麦苗期提前2.0~2.7 d, 分枝期提前2~3 d, 现蕾期提前0~1.7 d, 而灌浆期延长4.7~7.0 d。全膜覆土穴播(FMS)提高平水年(2015)和欠水年(2016)荞麦农田的土壤贮水量, 较CK增加16.9 mm和25.59 mm, 提高2.91%和5.79%, 差异显著(P<0.05), 但丰水年(201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平水年和丰水年, 0~25 cm土壤平均温度FMS较CK分别增加2.27℃和2.20℃, 但是在高温干旱年, FMS分枝期至灌浆期明显低于CK, 全生育期内0~25 cm土壤平均温度FMS较CK降低。成熟期FMS干物质量较CK增加13.46%~137.87%, 叶面积指数增加16.22%~52.55%, 株高增加12.78%~48.91%, 单株粒重增加33.39%~60.90%, 籽粒饱满率提高8.48%~9.14%。3年全膜覆土穴播荞麦生育期0~300 cm土壤耗水量增加3.89%, 但差异不显著, 产量增加7.26%~95.25%,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59%~87.08%, 差异显著(P<0.05), 而且越干旱年份增产增效愈加明显。全膜覆土穴播能够提高荞麦播前土壤贮水量, 降低高温时段的土壤温度, 延长灌浆期, 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 促进荞麦植株发育, 使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升高。

      S3307对始花期和始粒期淹水绿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于奇,冯乃杰,王诗雅,左官强,郑殿峰
      作物学报. 2019, (7):  1080-1089.  doi:10.3724/SP.J.1006.2019.84160
      摘要 ( 653 )   HTML ( 4 )   PDF (509KB) ( 28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淹水胁迫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 探究提高绿豆耐淹性的机制对绿豆抗涝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2017—2018年以耐淹性不同的绿豆品种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为试验材料, 采用盆栽方式探究了烯效唑(S3307)对淹水胁迫下绿豆叶片生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生育时期淹水胁迫下, 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及光合特性参数均显著下降, 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 始花期(R1期)淹水胁迫下绿豆的减产率为24.70%~33.63%, 始粒期(R5期)减产率为18.07%~28.87%。2个绿豆品种均表现为R1期受淹水胁迫危害程度大于R5期, 绿丰2号耐淹性强于绿丰5号。喷施S3307后显著提高淹水胁迫下绿豆叶片的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 并显著降低了MDA含量。绿豆在R1期淹水胁迫下的缓解率为28.91%~52.34%, R5期缓解率为13.77%~27.36%。表明叶面喷施S3307可有效提高淹水胁迫下绿豆叶片的生理功能及光合能力, 进而降低减产幅度, 但不同淹水时期和绿豆品种对S3307的调控响应存在差异。

      晾制密度对雪茄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及品质的影响
      赵松超,李一凡,刘博远,赵铭钦
      作物学报. 2019, (7):  1090-1098.  doi:10.3724/SP.J.1006.2019.84134
      摘要 ( 560 )   HTML ( 4 )   PDF (399KB) ( 48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不同晾制密度条件下膜脂过氧化水平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 本文设计了杆距10 cm、杆距20 cm、杆距30 cm 3种晾制密度, 研究其对雪茄烟叶所在晾房的温湿度、烟叶含水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多酚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杆距20 cm的晾制密度过氧化水平最低, 且与晾房内温湿度相关性不显著, 只与含水率相关, 说明该晾制密度较其他晾制密度有利于避免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升高; 烟叶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含量均在杆距20 cm晾制密度下最高, 有利于增强烟叶的抗氧化能力; 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杆距10 cm晾制密度下最高; 化学成分以杆距20 cm处理较为协调。因此杆距为20 cm的晾制密度有利于提高抗氧化类物质, 减轻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伤害, 提升烟叶品质。

      基于ESTARFM模型的区域农田高时空分辨率影像产生与应用
      陈梦露,李存军,官云兰,周静平,王道芸,罗正乾
      作物学报. 2019, (7):  1099-1110.  doi:10.3724/SP.J.1006.2019.81065
      摘要 ( 1645 )   HTML ( 38 )   PDF (10271KB) ( 7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时相遥感影像特别是关键生育期数据是农业物候、长势及产量监测的重要数据源, 然而可见光影像易受云雨干扰, 在特定区域关键时间窗口缺少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现实情况下, 遥感影像时空数据融合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增强型自适应反射率时空融合模型ESTARFM (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是一种小区域合成高时空分辨率影像的较好方法, 该算法在我国不同农业种植区的适应性及应用工作尚未充分展开。本文以河北、黑龙江、新疆典型农区为研究区域进行大面积应用检验分析, 基于MODIS与Landsat影像, 利用ESTARFM生成具有高时空特征的Landsat模拟影像, 将其与真实Landsat影像进行对比, 并在新疆地区展开ESTARFM算法在NDVI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 ESTARFM对3个不同区域状况的地区都有较好的影像预测能力, 并且在新疆地区可以很好地生成30 m空间分辨率的多时相NDVI, 用于作物分类和长势监测。

      研究简报
      蓖麻株高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崔月,陆建农,施玉珍,殷学贵,张启好
      作物学报. 2019, (7):  1111-1118.  doi:10.3724/SP.J.1006.2019.84127
      摘要 ( 752 )   HTML ( 3 )   PDF (432KB) ( 4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选用蓖麻YC2×YF1高、矮秆组合的2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 对株高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蓖麻株高受1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2组群体在B1、B2和F2三个分离世代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7.05%/49.57%、30.51%/34.48%和43.98%/43.64%; 主穗位高和主茎节数均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 且主基因的互作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效应。3个分离世代中, 2组群体主穗位高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7.91%/92.72%、86.89%/92.13% 和60.18%/66.87%, 主茎节数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1.83%/91.50%、35.22%/63.37%和85.76%/94.58%。主茎节长由多基因控制, 遗传率分别为47.64%/47.64%、38.87%/38.87%和25.25%/52.71%。以上遗传模式决定了蓖麻杂种后代株高、主穗位高和主茎节长的正向超亲遗传, 而主茎节数则倾向于低值亲本。因此, 主穗位高和主茎节数可以作为株高的早期间接选择指标。

      不同光周期环境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贾小平,全建章,王永芳,董志平,袁玺垒,张博,李剑峰
      作物学报. 2019, (7):  1119-1127.  doi:10.3724/SP.J.1006.2019.84128
      摘要 ( 938 )   HTML ( 28 )   PDF (418KB) ( 8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连续2年在短日照(海南)、中等日照(河南)、长日照(吉林) 3个不同光周期环境调查160份谷子资源的抽穗期、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码数、码粒数、穗重、穗粒重、千粒重10个主要性状, 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揭示光周期对谷子各性状的影响, 评价160份谷子资源对光周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3个不同光周期环境间谷子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码数、抽穗期、穗粗、穗重、穗粒重、码粒数9个性状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 千粒重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码数、抽穗期5个性状随着日照的延长呈现出递增趋势。品种对谷子的10个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 年份对千粒重以外的9个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光周期与品种互作效应对10个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 光周期与年份互作效应对抽穗期以外的9个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 年份与品种互作效应对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穗码数、码粒数8个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160份谷子资源中对光周期表现中、低敏感性的材料没有明显的地域特性, 而对光周期表现强敏感性的材料主要是来自春谷区的农家品种。筛选出光周期极不敏感材料小早谷和极端敏感材料呼和浩特大毛谷、然谷、红钙谷、茄谷、二白谷等, 为选育谷子光周期钝感品种及开展光周期敏感性形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甜菜碱对盐碱胁迫下海岛棉幼苗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严青青,张巨松,代健敏,窦巧巧
      作物学报. 2019, (7):  1128-1135.  doi:10.3724/SP.J.1006.2019.84117
      摘要 ( 639 )   HTML ( 13 )   PDF (461KB) ( 89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盐碱胁迫下甜菜碱对海岛棉幼苗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及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为其在海岛棉抗盐碱栽培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以新海35号和新海48号为试材, 盐碱浓度为0、120、180、240 mmol L -1, 甜菜碱浓度为0、30、60 mmol L -1。随着盐碱浓度升高, 2种海岛棉幼苗株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植株鲜重及干重积累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喷施甜菜碱后海岛棉幼苗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同一盐碱浓度下, 随着甜菜碱浓度升高, 海岛棉幼苗各项指标均先升高后降低, 且30 mmol L -1>60 mmol L -1>0 mmol L -1, 30 mmol L -1与60 mmol L -1甜菜碱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 同一甜菜碱浓度下, 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 对海岛棉幼苗各项指标的促进作用均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 在盐碱浓度120 mmol L -1下, 喷施30 mmol L -1甜菜碱对提高海岛棉光合气体参数具有显著效果, 进而提高了海岛棉幼苗株高及增加了生物量积累; 新海35号较新海48号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此, 在盐碱地(0~120 mmol L -1)栽培中, 叶面喷施甜菜碱(30 mmol L -1)对海岛棉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