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0, Vol. 26 ›› Issue (01): 98-103.
赵成章;杨长登;吴连斌
ZHAO Cheng-Zhang;YANG Chang-Deng;WU Lian-Bin
摘要: 研究了继代11年的籼稻单倍体(Hu18)后代的性状遗传及细胞学、 分子生物学的变化, 结果指出: (1) Hu18培养物具有单倍体易加倍, 绿苗分化率高, 个体均匀, 增殖快等生物学特性; (2) Hu18再生后代在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上都发生较大变异, 其中以生殖生长变化最大, 包括结实率降低、 千粒重变轻、 植株矮化、 生育期缩短等
[1] | 文钦, 贾思思, 王加峰, 黄翠红, 王慧, 陈志强, 郭涛. 水稻单倍体诱导基因OsMATL突变体的创制与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5): 827-836. |
[2] | 吕腾飞, 谌洁, 代邹, 马鹏, 杨志远, 郑传刚, 马均. 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0): 1966-1977. |
[3] | 李敏, 罗德强, 江学海, 蒋明金, 姬广梅, 李立江, 周维佳. 控水增密模式对杂交籼稻减氮后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J]. 作物学报, 2020, 46(9): 1430-1447. |
[4] | 殷家明,钟荣棋,林呐,唐章林,李加纳. 诸葛菜小孢子培养及其单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观察[J]. 作物学报, 2020, 46(02): 194-203. |
[5] | 方雅洁,朱亚军,吴志超,陈凯,申聪聪,石英尧,徐建龙. 全基因组关联定位籼稻种质资源外观和加工品质QTL[J]. 作物学报, 2018, 44(01): 32-42. |
[6] |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光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贵州省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特征[J]. 作物学报, 2016, 42(12): 1817-1826. |
[7] | 许俊伟,孟天瑶,荆培培,张洪程*,李超,戴其根,魏海燕,郭保卫. 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5, 41(11): 1767-1776. |
[8] | 田青兰,李培程,刘利,张强,任万军. 四川不同生态区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杂交籼稻的稻米品质[J]. 作物学报, 2015, 41(08): 1257-1268. |
[9] | 雷小龙,刘利,刘波,黄光忠,马荣朝,任万军. 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J]. 作物学报, 2014, 40(06): 1044-1055. |
[10] | 龚金龙,邢志鹏,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 籼、粳超级稻品种根系形态及若干生理特征的差异[J]. 作物学报, 2014, 40(06): 1066-1080. |
[11] | 雷小龙,刘利,刘波,黄光忠,郭翔,马荣朝,任万军. 机械化种植对杂交籼稻F优498产量构成与株型特征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4, 40(04): 719-730. |
[12] | 龚金龙,邢志鹏,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 籼、粳超级稻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研究[J]. 作物学报, 2014, 40(03): 497-510. |
[13] | 陈新民,王凤菊,李思敏,张文祥.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与双单倍体的稳定性[J]. 作物学报, 2013, 39(12): 2247-2252. |
[14] | 雷小龙,刘利,苟文,马荣朝,任万军. 种植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3, 39(10): 1814-1825. |
[15] | 陈达刚,周新桥,李丽君,刘传光,张旭,陈友订. 华南主栽高产籼稻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3, 39(10): 1899-19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