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6, Vol. 32 ›› Issue (04): 553-561.
赵秀兰
ZHAO Xiu-Lan
摘要:
利用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野猫、东农7742和新克旱9,在施肥和播期试验基础上,通过建立灌浆期籽粒降落值变化的曲线拟合方程,定量揭示其动态规律以及氮磷肥与气象条件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灌浆期籽粒降落值随时间变化符合一元三次多项式凸性曲线,即呈自开花始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曲线方程各特征量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意义;基因型与环境要素的影响可由方程系数和特征量体现。在富钾情况下,氮用量增加,高蛋白强筋品种降落值增加,动态曲线最高值上升且出现时间推迟,而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降低,最高值下降且出现时间提前。磷用量增加,各基因型降落值均降低;动态曲线最高值、最低值及出现时间因基因型而异。氮磷(钾)平衡配施是形成较高降落值(较低α-淀粉酶活性)的关键。在没有水分胁迫情况下,光温互作是影响各基因型籽粒降落值动态的首要条件,其次为降水;而光温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为最敏感因子。较高的光温条件互作是形成各品种较高降落值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增加光合有效辐射使高蛋白强筋品种降落值增加;并且在一定水平的光照条件限度内,增加光合有效辐射使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增加,超过限度反而使其降低。气象条件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可通过曲线的变化反映出来。灌浆期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受氮磷肥影响大于高蛋白强筋品种,受气象条件影响则小于高蛋白强筋品种。就高蛋白强筋品种而言,气象条件的影响程度大于氮磷肥;而对于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氮磷肥的影响大于气象条件。
中图分类号:
[1] | 李鑫格, 高杨, 刘小军, 田永超, 朱艳, 曹卫星, 曹强. 播期播量及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及光谱指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4): 975-987. |
[2] | 李博, 张驰, 曾玉玲, 李秋萍, 任洪超, 卢慧, 杨帆, 陈虹, 王丽, 陈勇, 任万军, 邓飞. 播期对四川盆地杂交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7): 1360-1371. |
[3] | 董明辉, 陈培峰, 江贻, 曹鹏辉, 宋云生, 顾俊荣, 谢裕林, 乔中英, 张文地, 黄丽芬. 江苏太湖地区不同生育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对不同播期气候因子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21, 47(5): 952-963. |
[4] | 徐田军, 吕天放, 赵久然, 王荣焕, 张勇, 蔡万涛, 刘月娥, 刘秀芝, 陈传永, 邢锦丰, 王元东, 刘春阁. 不同播期条件下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J]. 作物学报, 2021, 47(3): 566-574. |
[5] | 钟晓媛, 邓飞, 陈多, 田青兰, 赵敏, 王丽, 陶有凤, 任万军. 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0): 2012-2027. |
[6] | 侯慧芝, 张绪成, 方彦杰, 于显枫,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全膜微垄沟播对寒旱区春小麦苗期土壤水热环境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9): 1398-1407. |
[7] | 马明生, 郭贤仕, 柳燕兰.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12): 1933-1944. |
[8] | 陈天晔, 袁嘉琦, 刘艳阳, 许轲, 郭保卫, 戴其根, 霍中洋, 张洪程, 李国辉, 魏海燕. 江淮下游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作物产量、品质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10): 1566-1578. |
[9] | 张驰, 何连华, 廖爽, 高云天, 朱世林, 李博, 周伟, 陈勇, 胡剑锋, 项祖芬, 任万军. 不同生态条件下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日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10): 1579-1590. |
[10] | 刘月娥,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徐田军,陈传永,张译天,王元东,刘秀芝. 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吐丝持续期特性及其对播期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9, 45(2): 310-315. |
[11] | 陈诗豪,李正阳,陈佳露,张元卿,魏育明,郑有良,蒲至恩. 品种与栽培条件对小麦籽粒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11): 1756-1763. |
[12] | 赵财,王巧梅,郭瑶,殷文,樊志龙,胡发龙,于爱忠,柴强. 水氮耦合对地膜玉米免耕轮作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11): 1694-1703. |
[13] | 安盼盼, 明博, 董朋飞, 张秒, 黄大召, 赵亚丽, 李潮海. 黄淮南部玉米产量对气候生态条件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8, 44(03): 442-453. |
[14] | 马忠明,陈娟,吕晓东,刘婷婷. 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11): 1705-1714. |
[15] | 吕丽华,梁双波,张丽华,贾秀领,董志强,姚艳荣.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6, 42(01): 149-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