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脂类合成关键基因NtLPAT的功能验证
吉白璐, 孙艺文, 刘万峰, 钱亚新, 蒋彩虹, 耿锐梅, 刘旦, 程立锐, 杨爱国, 黄立钰, 李晓旭, 蒲文宣, 高军平, 张强, 文柳璎
作物学报
2025, 51 ( 9):
2527-2537.
DOI: 10.3724/SP.J.1006.2025.44216
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PAT)是负责催化溶血磷脂酸(LPA)和脂肪酰基-辅酶A (Acyl-CoA)酯化生成磷脂酸(PA)合成途径的关键酶, 尚不清楚烟草中LPAT的基因功能。本研究从K326中克隆得到NtLPAT基因, 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NtLPAT敲除植株ntlpat, 对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以及外观质量进行鉴定, 结合脂质组、转录组分析NtLPAT的功能。结果表明, NtLPAT受青枯病菌和黑胫病病菌的诱导。ntlpat株高降低, 对黄瓜花叶病毒病(CMV)与青枯病的抗性提高。脂质组分析表明, ntlpat中甘油酯代谢发生了重排, 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 组成类囊体膜的甘油糖脂含量(MGDG, DGDG)随之上升, 并且鞘脂和磷脂酰肌醇含量也发生变化。转录组分析表明, ntlpat的光合作用、碳固定代谢、鞘脂合成和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基因发生重编程, 因此推测NtLPAT具有脂酰基转移酶活性, 调控三酰甘油的从头合成途径, 并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影响烟草的生长和对CMV、青枯病菌的抗性, 研究结果为挖掘烟草株型及抗性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和试验依据。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1
NtLPAT基因序列对比以及表达模式分析 图A中, M为DL 2000 marker, 1为阴性对照, 2为目的条带。图B为烟草、马铃薯、辣椒与番茄LPAT序列的比对。图C为NtLPAT在烟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 Root: 地下部; Shoot: 地上部; Shoot apex: 苗端。图D为NtLPAT响应黑胫病的表达模式, 0、6、12、24 hpi表示接菌后0、6、12、24 h, R表示烟草抗黑胫品种BH1000-1, S表示感黑胫烟草品种小黄金1025。图E为NtLPAT响应青枯病表达模式, 3、9、24 hpi表示接菌后3、9、24 h, R表示烟草抗青枯品种反帝三号-丙, S表示烟草感青枯品种红花大金元, CK表示未接菌对照, RS表示接种青枯菌。*、**和***分别表示在0.05、0.01和0.001水平差异显著。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利用NtLPAT特异性扩增引物将K326叶片中NtLPAT基因进行扩增, 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1条大约1000 bp的高亮条带(图1-A)。NtLPAT基因的CDS全长为1127 bp, 将该条带切胶回收并链接到亚克隆载体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 该条带即目的基因。使用Ex PASy-Prot Param工具对NtLPA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发现, 相对分子质量和理论pI等电点值分别为41,752.84 Da和8.18, 由37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其中有43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 41个带负电荷的氨基酸, 其中Gly含量最高, 为11.2%, Cys和Met含量最低, 为1.3%, 这种氨基酸比例可能与功能结构和酶学特性有关。为了解NtLPAT基因的保守性, 根据其基因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检索, 整理其他物种的该基因的同源基因, 发现烟草内的NtLPAT与马铃薯、辣椒与番茄有很高的同源性(图1-B)。
基于公共数据中的组织表达数据分析烟草NtLPAT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图1-C)。对8周龄烟草的地上部、地下部与苗端样品进行测序发现, NtLPAT在地上部的表达量最高, 在地下部和苗端的表达量相对较少。对比公共数据中抗、感黑胫病品种(BH1000-1, 小黄金1025)接种黑胫病菌0、6、12、24 h后根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和抗/感青枯病品种(反帝3号丙、红花大金元)接种青枯病菌3、9、24 h后根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图1-D, E), 结果表明, 植株在受到黑胫病菌与青枯病菌侵染后, NtLPAT响应病原菌的侵染, 并且在感病材料中的诱导水平均比抗病材料中高。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