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6年 第12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6-05-12
    • 研究论文
      谷子(Setaria italica)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
      胡洪凯;马尚耀;石艳华
      作物学报. 1986, (02):  73-78. 
      摘要 ( 1680 )   PDF (28KB) ( 7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8年我们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得到1份雄性不育材料,经7个遗传世代的研究发现,其不育株测交和回交,后代育性始终按1∶1分离,自交后代育性分离为3(不育)∶1(可育);其可育株育性不分离。它的不育性是受核内的显性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这是在谷子中的首次发现。它在理论研究、杂种优势利用和谷子育种中都有很高的价值。

      连续自交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胚胎发育的影响
      孟金陵;刘后利
      作物学报. 1986, (02):  79-86. 
      摘要 ( 1529 )   PDF (205KB) ( 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自由授粉群体和品系间杂种为对照,研究了甘蓝型油菜连续自交后代在胚胎发育上表现的效应。自交后代的胚和胚乳发育在授粉5天以后开始落后于杂交组,致使自花授粉的成熟种子较小,且含油率降低。与自由授粉相比,自交组花粉管生长较慢,受精较晚,胚乳游离核数较少,原胚生长缓慢。自交后代中常发生单受精、合子或幼胚退化以及游离核胚乳解体等异常现象,同时在受精频率、游离核数和原胚细胞数方面的变异系数,都较自由授粉组为大,表明至少在胚胎发育前期,连续自交后代甚至比处于杂合状况的自由授粉群体更不整齐一致。讨论了变异发生的原因及预测自交衰退和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广西野生稻酯酶同工酶研究报告
      吴妙燊;陈成斌
      作物学报. 1986, (02):  87-94. 
      摘要 ( 1604 )   PDF (798KB) ( 6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L.f.spontanea Rosche V.)、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 Wall et Watt)和栽培稻(O.sativa L.)等共848份资源的干种子胚,获得了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41个。试验结果表明:(1)本研究测定的3个稻种都有1、7A 正极酶谱带,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都有1、4、7A 正极酶带,大多数普通野生稻还持有2A 正极酶带。(2)不同稻种间有各自不同的酶谱类型。广西普通野生稻酶谱类型十分丰富(355份样本出现29个类型),其中以具有1、2、4、7A 类型占优势(占54.1%)地理分布广。药用野生稻酶谱类型较贫乏(87份样本仅有2个类型),其中以具有1、5、7A 类型占优势(占79.3%)。(3)普通野生稻不同形态特征的分类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有密切关系。(4)小生境近稻田的普通野生稻较远离稻田的酶谱类型复杂。本文还结合试验结果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了广西普通野生稻在稻种起源中的地位。

      硝酸还原酶的研究——Ⅶ.棉花不同品种的硝酸还原酶活力
      李文才;林振武;汤玉玮
      作物学报. 1986, (02):  95-100. 
      摘要 ( 1647 )   PDF (332KB) ( 7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棉花叶片NR活力的体外分析方法作了两点改进:1)组织匀浆改加提取缓冲液于水浴中,为先在干冰中磨成粉状后再加提取缓冲液溶解;2)匀浆后增加离心沉淀步骤。结果使硝酸还原酶在匀浆中得到充分的保护,完全排除了棉花体内色素对比色的干扰,进一步减少了酚类及其他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因此 NR 活力大大提高,约为改进前方法的15倍。用改进的方法对8个陆地棉品种和4个栽培棉种(每种用1个品种作代表),进行 NR 活力的分析、观察,发现陆地棉品种间 NR 活力有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中也有不同,酶活力的这一变化与品种的生长势和对外界氮肥的吸收利用能力有正相关关系。在4个供试栽培棉种中,海岛棉的 NR 活力最高,陆地棉最低,亚洲棉和非洲棉居中。结果还表明4个栽培种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与 NR 活力一致的趋势。

      应用富集15N研究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规律及其对器官建成的影响
      陈佑良;张启刚;梁振兴;王福钧;梅楠
      作物学报. 1986, (02):  101-108. 
      摘要 ( 1525 )   PDF (477KB) ( 8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冬小麦吸收利用氮肥的规律及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从小麦——土壤系统氮素平衡的角度出发,评价了“土壤氮”和“肥料氮”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探讨了氮素肥料的经济施用及合理运筹问题。
      黄淮海地区—熟与两熟制生产力的研究
      韩湘玲;刘巽浩;孔扬庄
      作物学报. 1986, (02):  109-116. 
      摘要 ( 1626 )   PDF (161KB) ( 7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0~1984年试验得出,在黄淮海平原水浇地以及降水较多的黄淮平原旱地,一年两熟比一年一熟生产力高近1倍,经济效益与能转换效率也高。高产的一年两熟制从土壤中成倍地取走养分,但有机质源却增加更多。试验发现,在低水肥、低叶面积系数情况下,叶面积与产量相关密切,在生产上应主攻单产,不要过多提高复种指数;而在高水肥、高叶面积系数情况下,产量与叶面积相关不显著,而与光合时间相关密切,故应主攻光合时间,在生长季节允许的地方,实行一年多熟。

      高赖氨酸玉米单粒鉴别技术初报——(Ⅰ)—Folin 酚比色法
      王育东
      作物学报. 1986, (02):  117-120. 
      摘要 ( 1410 )   PDF (16KB) ( 6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改造“奥帕克—2”玉米胚乳性状的育种工作中,需要对杂交后代进行单粒分析,以便挑选出那些既是硬胚乳又是赖氨酸含量高的籽粒。普通玉米的醇溶蛋白含量比高赖氨酸玉米高1倍左右。用灵敏度高的 Folin 酚比色法可以精确地反映出各籽粒间醇溶蛋白含量的差异,从而达到鉴别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目的。

      大穗型水稻的物质生产特性与产量能力的研究
      戚昌瀚;贺浩华;石庆华;曾宪江
      作物学报. 1986, (02):  121-128. 
      摘要 ( 1478 )   PDF (444KB) ( 7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3年试验,研究分析了大穗型水稻在杂优栽培方法下的产量差异;产量与干物质生产、茎鞘物质运转率的相关性;结实率依每亩颖花数、抽穗期单位叶面积负担颖花数、每颖花灌浆物质量而变化的复回归分析;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产量与群体净同化率的相关性;叶面积与净同化率在抽穗前与抽穗后对干物质生产的贡献;以及影响茎鞘物质运转率的若干因素。

      粗山羊草(Aegilops squarrosa)的染色体和同工酶分析
      李国珍;王风;李国凤
      作物学报. 1986, (02):  129-132. 
      摘要 ( 1625 )   PDF (95KB) ( 7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火焰干燥涂片法制片和吉姆沙染液分化染色,分析了粗山羊草的染色体组型和 C-带带型。粗山羊草具有7对染色体,包括5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1对随体染色体。除第1对染色体外,所有染色体都具着丝点带。有的染色体具变化较大的中间带和末端带。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粗山羊草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幼苗不同时期,其酶谱是不同的。

      应用PEG渗调提高大豆种子活力的研究
      傅家瑞;蔡东燕
      作物学报. 1986, (02):  133-138. 
      摘要 ( 1579 )   PDF (310KB) ( 8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30%PEG6000溶液浸泡大豆种子2天,可以促进萌发,增强幼苗长势,提高活力指数;在田间状况下:出苗率提高,齐苗期提早,苗期的株高与重量也有所增加。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应用渗透调控法对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更为明显。经 PEG 处理的大豆种子,能提高耐低温和耐热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保持较高发芽率。PEG 渗调还有利于膜的修复与重建。

      研究简报
      湘西北晚籼稻开花期耐冷性鉴定初报
      李达模;于新民;王洪春
      作物学报. 1986, (02):  139-142. 
      摘要 ( 1589 )   PDF (291KB) ( 7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6个晚籼稻品种或品系,于开花期在人工气候室内用冷温18/15℃(昼温/夜温)处理1、3、5天,测定了相对结实受害率、开花率、开药率和干胚膜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相对结实受害率低者,其耐冷性则强。晚籼稻不同品种(品系)冷温下的开药率与相对结实受害率成负相关,r=-0.558。这两个指标,应用于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和耐冷性育种研究较有实用价值。

      我国主要高粱品种含氰势(HCN-P)的分析
      刘建卫;吴显荣
      作物学报. 1986, (02):  143-144. 
      摘要 ( 1456 )   PDF (189KB) ( 7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本文应用双光束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测定了高粱和苏丹草的含氰势(HCN-P)。结果表明,高粱和苏丹草的种子不含氰或含氰极低,生长4天的幼苗含氰势最高。经分析我国118个高粱和苏丹草的含氰势,发现大部分品种的含氰势都在1000ppm 以上,最低的是忻粱80号品种(672ppm),最高的是原新一号 A 品种(1967ppm)。甜高粱的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