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5年 第11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85-12-12
    • 研究论文
      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多元回归程序
      郭平仲
      作物学报. 1985, (04):  217-226. 
      摘要 ( 1826 )   PDF (527KB) ( 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体遗传结构特征决定育种方法与选择效果,群体遗传特征又与基因效应有相当关系。研究表明:加性——显性模式不能适用于数量性状遗传的所有场合,估计上位效应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世代平均值分析是估计上位效应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最小二乘多元回归程序进行世代平均值分析既可估计基因效应,又可估计其相应方差。文中对世代平均
      湖北长日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与利用
      冯云庆
      作物学报. 1985, (04):  227-234. 
      摘要 ( 1653 )   PDF (980KB) ( 8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北长日核不育水稻是来源于湖北沔阳县沙湖原种场石明松同志于1973年从晚粳“农垦58”中发现的一个自然不育株。我们于1980年引进研究,结果证明,它是一个受核内一对隐性主基因控制的基因型不育材料,其特点具有育性转换的特性,诱导育性转换的因子是日照长度。不育阶段不育性彻底,有利于直接选配强优势组合,开发利用水稻杂种优
      大豆产量轮回选择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响应
      盖钧镒
      作物学报. 1985, (04):  235-244. 
      摘要 ( 1523 )   PDF (624KB) ( 7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大豆产量轮回选择下主要农艺性状平均数及遗传方差——协方差的响应。试验数据取自早、中、晚3组的亲本和3个周期在2年2地点的随机区组试验。3组资料合并分析。产量、成熟期、倒伏程度、株高及百粒重五维空间中,产量轮回选择的第一、二周期优系亚群体离亲本的距离显著增加,而初始周期选择便显著改变产量本身,对产量
      Leishman醋酸洋红C分带——一个新的改良的C分带方法
      樊路
      作物学报. 1985, (04):  245-248. 
      摘要 ( 1703 )   PDF (391KB) ( 7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方法的特点是:在显带染色以前,用醋酸洋红染色。仅仅用盐酸处理玻片上的材料,而且在酒精处理以后,用低浓度的Leishman染色液染色而不用Giemsa或高浓度的Leishman染色液染色。 本方法的优点是:由于用醋酸洋红染色便于观察分带前染色体形态特征。不用盐酸处理根尖便于得到分离很好的染色体。本方法可以得到更多条带,而且带型
      利用Leishman醋酸洋红C分带方法测定普通小麦(T.aestivum)有丝分裂中染色体长度和臂比
      樊路
      作物学报. 1985, (04):  249-255. 
      摘要 ( 1588 )   PDF (1115KB) ( 7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Leishman醋酸洋红C分带方法,首次测定了普通小麦中国春和Wic-hita有丝分裂中全部21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对长度和臂比并同减数分裂中的结果做了比较。发现在有丝分裂中,Wichita和中国春间大多数染色体长度不同。还发现在中国春和Wichita间,一些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有相同或相近的臂比,而在减数分裂中臂比则不同,或者相反。说
      粳稻叶瘟田间抗性及其鉴定方法研究
      黎志康
      作物学报. 1985, (04):  257-266. 
      摘要 ( 1612 )   PDF (476KB) ( 7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4~8月在辽宁丹东的水田条件下采用毒性单小种自然诱发,鉴定比较了15个日本粳稻品种和5个中国粳稻品种对叶瘟(Pyricularia oryzaeCav.)的田间抗性。供试品种的叶瘟田间抗性差异很大,其中以誉锦、银河的抗性最强,蒙古稻最弱。用发病叶面积百分率和每株感病病斑数两种方法对叶瘟田间抗性的评价结果差异不大,但前者更简便
      研究简报
      玉米资源对玉米矮花叶病抗性鉴定结果
      作物学报. 1985, (04):  266-266. 
      摘要 ( 1532 )   PDF (144KB) ( 7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个世界性的玉米病毒病,七十年代初在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开始发生。随着玉米品种的更换和耕作制度的改变,此病已在我国广大玉米产区不同程度地流行为害、玉米感病后,主要表现叶片褪色失绿呈斑驳状。据测定,病株减产17~76%,
      研究论文
      陆地棉抗枯、黄萎病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校百才
      作物学报. 1985, (04):  267-274. 
      摘要 ( 1518 )   PDF (439KB) ( 7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6个抗病品种和6个染病品种为亲本,组成6×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抗枯、黄萎病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2个陆地棉品种抗枯、黄萎病性状,亲本抗病性的一般配合力均比它们的特殊配合力重要。2.一般配合力高的性状,反映了亲本基因的加性效应占的比重较大,可有效地传递给后代。3.在杂种一代上,抗病品种和染
      甘薯不同品种块根膨大过程的研究——Ⅰ.甘薯不同品种根的初生结构比较研究
      王心钗
      作物学报. 1985, (04):  275-280. 
      摘要 ( 1684 )   PDF (207KB) ( 7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对甘薯块根淀粉含量高低4种不同类型35个品种根的初生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甘薯根的初生结构,属典型的双子叶植物根结构,大部分品种维管束为五原或六原。不同品种间根的维管束数目、皮层厚薄、中柱大小是有差异的,但这些差异与块根膨大快慢,淀粉含量多少,产量高低似无相关性。
      研究简报
      矮秆小麦株高的遗传及其与穗粒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岳大华
      作物学报. 1985, (04):  281-288. 
      摘要 ( 1570 )   PDF (207KB) ( 7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近年来,国内外对矮变1号小麦矮秆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发现它的矮化力强,是一个有价值的矮秆资源。为了有效利用这一优异种质,本试验对其矮秆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株高与穗粒等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做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矮变1号为亲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