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1990, Vol. 16 ›› Issue (04): 329-334.
傅春霞;聂毓琦
Fu Chunxia; Nie Yuqi
摘要: 研究陕鲁和四川两地区5个小麦地方品种的光合速率对光强、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反应。结果看出,北方陕鲁地区的小麦比南方四川的小麦光合的光饱和点高,适宜温度范围广。所有品种在水分亏缺下,光合速率都下降。当供水恢复时,北方小麦放出的 CO2比南方小麦多。这是由于北方小麦气孔关闭得早,CO2在体内积累得多。说明了北方小麦对干
[1] | 习玲, 王昱琦, 朱微, 王益, 陈国跃, 蒲宗君, 周永红, 康厚扬. 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条锈病抗性鉴定与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J]. 作物学报, 2021, 47(7): 1309-1323. |
[2] | 吕丽华,梁双波,张丽华,贾秀领,董志强,姚艳荣.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6, 42(01): 149-156. |
[3] | 曹廷杰,陈永兴,李丹,张艳,王西成,赵虹,刘志勇. 河南小麦新育成品种(系)白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J]. 作物学报, 2015, 41(08): 1172-1182. |
[4] | 游光霞,孙果忠,张秀英,肖世和. 中国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抗寒性及其与VRN1基因型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5, 41(04): 557-564. |
[5] | 曹廷杰,谢菁忠,吴秋红,陈永兴,王振忠,赵虹,王西成,詹克慧,徐如强,王际睿,罗明成,刘志勇. 河南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15, 41(02): 197-206. |
[6] | 徐鑫,李小军,张玲丽,李秀全,杨欣明,李立会. 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12, 38(07): 1205-1211. |
[7] | 梁强, 张晓科, 尉倩, 王晓龙, 张晶, 孙道杰, 付晓洁. 强筋小麦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作物学报, 2011, 37(11): 1942-1948. |
[8] | 王立新,李宏博,廖琴,邱军,常利芳,刘丽华,任立平,高新欢,赵昌平. 利用分子标记筛查小麦相似品种(系)[J]. 作物学报, 2010, 36(09): 1490-1497. |
[9] | 马雅琴;翁跃进. 引进春小麦种质耐盐性的鉴定评价[J]. 作物学报, 2005, 31(01): 58-64. |
[10] | 刘建军;何中虎;赵振东;刘爱峰;宋建民;R J Pena. 小麦品质性状与干白面条品质参数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2, 28(06): 738-742. |
[11] | 李金才;董琦;余松烈. 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淹水对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1, 27(04): 434-441. |
[12] | 王凤乐;吴立人;万安民;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 陕甘川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J]. 作物学报, 1994, 20(05): 589-597. |
[13] | 李祥义;吴兆苏. 小麦盛花期穗胆碱浓度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研究初报[J]. 作物学报, 1994, 20(02): 176-185. |
[14] | 颜启传; 黄亚军; 徐媛. 试用ISTA推荐的种子醇溶蛋白电泳方法鉴定大麦和小麦品种[J]. 作物学报, 1992, 18(01): 61-68. |
[15] | 滕晓月;陶龙兴;孙雷心. 小麦品种的蛋白电泳鉴定[J]. 作物学报, 1988, 14(04): 322-3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