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8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2-11-12
    • 研究论文
      夏玉米结构参数计算及大田玉米冠层的可视化研究
      吴门新;朱启疆;王锦地;项月琴;苏理宏;周晓东;唐世浩
      作物学报. 2002, (06):  721-726. 
      摘要 ( 1725 )   PDF (295KB) ( 12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几何图形法、参数法和直接测量法的基础上, 利用实测数据和数字图像数据建立了计算LAI, LAD的数字图像方法, 并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 这种方法与传统计算LAI、 LAD的方法相比, 可以对植株进行无破坏的连续观测, 一次完成LAI、 LAD的计算, 提高了计算效率, 减少了野外观测的工作量. 同时根据所获取的结构参数, 开展了夏玉
      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
      王述民, 曹永生, R J Redden, 胡家蓬, T Usher
      作物学报. 2002, (06):  727-733. 
      摘要 ( 1850 )   PDF (263KB) ( 15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224份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鉴定, 结果表明, 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035, 高于国外材料(0.827)20.1%. 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一共代表了小豆形态多样性的56%. 基于形态性状, 把224份小豆种质聚类并划分为三大组群, 第一组群, 生育期较长, 植株较
      利用PCR技术鉴别普通小麦Glu-1位点的某些等位基因
      孙辉;刘志勇; 李保云;刘广田
      作物学报. 2002, (06):  734-737. 
      摘要 ( 1771 )   PDF (260KB) ( 1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lu-1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与普通小麦的烘烤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利用根据Glu-Dly位点的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 通过PCR技术, 可以准确鉴别等位基因的变异Glu-Dly10和Glu-Dly12, 同时还可以初步鉴定Glu-B1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Glu-Blh(14+15), 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小麦品质性状与干白面条品质参数关系的研究
      刘建军;何中虎;赵振东;刘爱峰;宋建民;R J Pena
      作物学报. 2002, (06):  738-742. 
      摘要 ( 18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品质差异较大的国内外小麦品种(系)104个在两点种植两年, 研究干白面条品质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探讨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品质指标. 结果表明, 面条品质是多个小麦品质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小麦品质性状对面条外观和质地作用的方向和程度不同, 蛋白质质量(面筋强度和延伸性)和淀粉糊化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较
      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余松烈
      作物学报. 2002, (06):  743-748. 
      摘要 ( 1753 )   PDF (253KB) ( 18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氮素营养水平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3个小麦品种的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增加施氮量能够提高氮素同化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 降低旗叶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 增加施氮量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主要与促进开花后氮素吸收同化能力有关. 不同品种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间根系性状的差异
      董桂春, 王余龙, 王坚刚, 单玉华, 马爱京, 杨洪建, 张传胜, 蔡惠荣
      作物学报. 2002, (06):  749-755. 
      摘要 ( 1657 )   PDF (258KB) ( 15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 选用包括常规籼稻、常规粳稻、广亲和品种、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两系法杂交稻在内的92个水稻品种(组合), 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间每株不定根数、每株根干重、每株不定根总长度、每条不定根长、最长根长、每条不定根粗、每条不定根重、单位长度不定根重、单位干重根系活性、每株根系活性、根系吸收总面
      红莲型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
      易平;汪莉;万翠香; 朱英国
      作物学报. 2002, (06):  756-759. 
      摘要 ( 1739 )   PDF (246KB) ( 13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红莲型(H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 构建了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BAC文库. 每个文库保存约2300个菌落, 外源插入片段介于9~25 kb之间. 以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文库进行菌落原位杂交验证, 均筛选到了阳性克隆. 构建的两个文库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为克隆与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线粒体基
      冬小麦不同生长类型群体超高产的中期栽培调控
      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桂玉清;邵世志;王志和;李春喜
      作物学报. 2002, (06):  760-766. 
      摘要 ( 1671 )   PDF (256KB) ( 10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黄淮冬麦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普通小麦半冬性品种温麦6号(穗数型)、徐州25(中间型)为试验材料, 采用不同措施于拔节前形成群体规模和特征有较大差异且有代表性的大、中、小三类群体, 拔节后(即中期)对各类群体进行4种不同施氮量处理, 重点研究不同类型群体中期施氮肥的调控效应. 结果如下: 不同类型群体在中期因苗合理施氮可达
      苎麻油纤兼收对纤维产量及单纤维支数的效应
      徐俐;周瑞阳;李光明;刘恒蔚
      作物学报. 2002, (06):  767-770. 
      摘要 ( 1689 )   PDF (181KB) ( 14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光钝感苎麻NG1为材料, 于三麻现蕾始期摘除花器, 每7天收获一次种子和原麻, 并与同期收获的自然开花结实株(ck)比较. 结果发现: 虽然同期收获的开花结实株的原麻产量低于摘除花器株, 但前者的单纤维支数反而高于后者. 种子成熟期迟于纤维工艺成熟期两个星期, 于种子成熟期收获, NG1的单纤维支数比工艺成熟期下降仅5.20%, 原
      水稻抽穗期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李泽福, 周彤, 郑天清, 罗林广, 夏加发,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2002, (06):  771-776. 
      摘要 ( 1788 )   PDF (208KB) ( 1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 BILs)作图群体(BC1F9)和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方法, 联合分析南京、合肥和海南3个不同地点的水稻抽穗期QTL及QTL与环境互作. 检测到8个抽穗期QTL, 分别位于第1、 2、 3、 4、 6、 7、 8染色体上, 其中, 第3染色体上有2个QTL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和同化产物的分配
      陈炳松;张云华;李霞;焦德茂
      作物学报. 2002, (06):  777-782. 
      摘要 ( 1543 )   PDF (263KB) ( 14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杂交稻组合品种(以下简称品种)汕优63和两优培九为材料, 测定了光合速率, PSⅡ光化学活性, 活性氧代谢,14CO2同化产物分配的指标. 结果显示: 在生育后期, 与汕优63相比, 两优培九在不同光强下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 在逆境条件下, 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的下降及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长相对较少, 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耐光抑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与内源激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朱云集;郭汝礼;郭天财;王永华;李翔
      作物学报. 2002, (06):  783-788. 
      摘要 ( 1636 )   PDF (201KB) ( 14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黄淮冬麦区生产上推广的大穗型品种豫麦66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分蘖消长与内源激素的对应变化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两种穗型品种体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玉米素(Z)、脱落酸(ABA)含量变化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分蘖盛期豫麦66 IAA和ZR+Z的蘖、茎比小于豫麦49, 而ABA的蘖、茎比相反; 在分蘖衰亡过程中豫麦66分蘖Ⅰ
      氮肥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旺锋;王振林;余松烈;李少昆;曹连莆;王登伟
      作物学报. 2002, (06):  789-796. 
      摘要 ( 1727 )   PDF (270KB) ( 14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 研究了施氮肥量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的调节效应. 结果表明, 在0~300 kg.hm-1施氮量范围内, 随追氮肥量的增加, 群体光合速率增强; 过量追施氮肥虽然在盛花结铃期有扩大叶面积、增加冠层对光能的截获率和增强群体光合速率的趋势, 但同时易引起棉株旺长, 导致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光合
      栽培措施对面包小麦产量及烘烤品质的调控效应
      赵广才;何中虎;王德森;张艳;周桂英;汤秀维;刘会棉
      作物学报. 2002, (06):  797-802. 
      摘要 ( 1666 )   PDF (243KB) ( 14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肥水及化控试验对优质面包小麦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肥水措施对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 具体表现为在相同施氮量和相同浇水的条件下, 施氮时期后移和重施拔节肥使产量明显增加,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包体积有所增加, 面团稳定时间有所延长. 随浇水次数增加产量有所提高, 而籽粒蛋白质含
      壳聚糖包衣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阮松林;薛庆中
      作物学报. 2002, (06):  803-808. 
      摘要 ( 2297 )   PDF (264KB) ( 1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1.5%壳聚糖和1.5%壳聚糖+10 mmol/L脯氨酸(Proline)包衣处理两个杂交稻品种"汕优10"和"二优培九"种子, 包衣和未包衣种子分别在H2O、 50 mmol/L、 100 mmol/L和150 mmol/L的NaCl溶液中在30℃下发芽, 并测定种子发芽率、淀粉酶活性、幼苗耐盐指数、耐盐比率及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果糖和蔗糖等相容性溶质含量. 结果表明,
      水稻幼苗活力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曹立勇;朱军;任立飞;赵松涛;颜启传
      作物学报. 2002, (06):  809-815. 
      摘要 ( 1819 )   PDF (210KB) ( 13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籼粳交IR64/Azucena的DH群体109个株系为研究材料, 在黑暗条件下, 通过适温(25~28℃)和低温逆境(16~19℃)对该DH群体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 测定幼苗中胚轴长度、芽鞘长、根长、苗高等幼苗活力的相关性状. 采用QTLMapper统计软件检测控制这些性状的加性效应QTLs和加性×加性上位性QTLs, 共检测到24个加性效应QTLs和17对上位
      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及选择方法研究
      李硕碧;裴阿卫;李必运
      作物学报. 2002, (06):  816-820. 
      摘要 ( 1572 )   PDF (263KB) ( 13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6个小麦亲本材料和它们的15个杂交组合F2代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 探讨了育种早代品质选择方法. 结果表明, 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沉淀值增效基因为显性, 硬度增效基因为隐性,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可能具有双向显性. 利用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共同构造选择指数
      两系稻结实期胚乳和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的研究
      李木英;石庆华;潘晓华;张荣珍;谭雪明
      作物学报. 2002, (06):  821-828. 
      摘要 ( 1790 )   PDF (286KB) ( 1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不同类型的两系杂交稻, 研究结实期胚乳和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及其对灌浆结实的影响. 结果表明: 胚乳中ATPase和Q酶活性与灌浆结实密切相关; 胚乳中低含量可溶性糖表明了淀粉合成迅速. 茎鞘中高含量的可溶性糖是茎鞘碳水化合物代谢活跃的特征; 其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酶降解淀粉的活性显著相关; 茎鞘在由临时库
      玉米几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与穗粒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蔡一林;王久光;孙海燕;王国强
      作物学报. 2002, (06):  829-834. 
      摘要 ( 1661 )   PDF (243KB) ( 16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0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4×6组配的2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玉米5个株型性状的杂种优势, 遗传模型, 遗传相关及其与穗粒性状的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 结果表明, 雄穗分枝数的平均杂种优势最大, 叶面积次之, 叶形系数、叶夹角、叶向值则较小. 叶形系数、叶夹角的遗传符合加性遗传模型; 叶向值、雄穗分枝数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
      CO2浓度和氮素水平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伏生;康绍忠
      作物学报. 2002, (06):  835-840. 
      摘要 ( 1755 )   PDF (254KB) ( 1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验设350和700 μmol mol-12种CO2浓度水平和0、 50、 100、 150、 200 mg N kg-1土5种N肥施用水平. 结果表明, CO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Cv. Dingxi No.8654)地上部干物重、蒸散量(ET)和冠层水分利用效率(WUE)影响均决定于土壤氮素水平. 高氮处理地上部干物重和冠层WUE明显增加, 而ET值减少不明显; 低氮处
      具有斑茅种质的耐旱甘蔗品系的选育
      廖兆周;劳方业;周耀辉;李奇伟;邓海华;黄鸿能;符城;胡后祥;杨业后;陈西文
      作物学报. 2002, (06):  841-846. 
      摘要 ( 1690 )   PDF (260KB) ( 15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过固定光照(12h, 25min)和随后的递减光照(递减率15s或30 s/d)等处理, 诱导甘蔗属热带种的Badila、 IJ76-315等品系和甘蔗属中国种的广东竹蔗、江西竹蔗等品系开花, 用作母本; 采取调整种植期、剪叶等措施, 延迟甘蔗属的割手密和蔗茅属的斑茅开花, 用作父本. 实施热带种与割手密, 热带种与斑茅, 中国种与割手密, 中国种与斑
      Rl(t)卷叶基因在杂交水稻中的遗传表达及效应研究
      陈宗祥;陈刚;胡俊;戴留春; 陶国英;潘学彪
      作物学报. 2002, (06):  847-851. 
      摘要 ( 1732 )   PDF (236KB) ( 1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Rl(t)卷叶基因的一对近等基因系卷叶珍汕97B、珍汕97B为母本, 分别与明恢63、盐恢559杂交, 研究Rl(t)卷叶基因在杂交稻中的遗传表达及效应. 结果表明: (1) 开花期, 相同叶位间, Rl(t)卷叶组合的叶片卷曲度极显著大于其对应组合; 不同叶位间, 卷曲度均以倒1叶最大, 倒2叶次之, 倒3叶最小. 相同叶位的叶基角, 卷叶组合小于对
      大豆幼胚子叶体细胞胚诱导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海燕;朱延明;刘北东;张彬彬;张淑珍
      作物学报. 2002, (06):  852-856. 
      摘要 ( 2024 )   PDF (217KB) ( 1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选用东北地区4个主栽大豆品种的幼胚子叶, 探讨了培养基中氮源、生长素和蔗糖, pH值和低温预处理对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 并首次将低温预处理和pH=7.0的培养基应用到体细胞胚诱导中. 结果表明, MSB培养基附加40 mg/L 2,4-D和6%蔗糖, 其体细胞胚诱导率和诱导效率最高, 分别为49%和2.94%. 于4℃低温预处理的材料, 在pH=7.0
      利用Bt基因和Xa21基因转化获得抗螟虫、白叶枯病的转基因水稻
      王爱菊;姚方印;温孚江;朱常香;李广贤;杨磊;朱其松;张洪瑞
      作物学报. 2002, (06):  857-860. 
      摘要 ( 1797 )   PDF (310KB) ( 1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水稻的愈伤组织作受体, 采用PIG基因枪法, 首先成功地将Bt基因[cryIA(b)]连同抗除草剂bar基因导入栽培水稻品种中国91, 选育出纯合稳定的株系T91系. 然后将T91系与黄淮区主栽品种豫粳6号杂交, 并辅以标记基因选择, 选育出纯合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转Bt基因株系C48.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Xa21基因转入C48, 根据标记
      温敏型雄性不育亚麻的研究
      党占海;张建平;佘新成
      作物学报. 2002, (06):  861-864. 
      摘要 ( 1537 )   PDF (260KB) ( 10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亚麻雄性不育材料的特征特性和不育性表现的研究表明, 该不育材料农艺性状优良, 雄性不育特征明显. 温度对不育性有重要影响, 一定温度范围内, 高温能使育性提高, 结果率和结实率增加, 低温使育性下降, 结果率和结实率下降, 同时还发现不同材料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通过对杂交后代育性分离的分析, 表明几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