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4, Vol. 30 ›› Issue (01): 66-72.
刘炜;李自超;史延丽;马洪文;王坚;张洪亮
LIU Wei;LI Zi-Cao;SHI Yan-Li;MA Hong-Wen;WANG Jian;ZHANG Hong-Liang
摘要: 利用9个生态类型55份粳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供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生态型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以此分析粳稻的优势生态型。结果表明:各生态型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配合力分析表明西北粳、台湾粳和非洲ITA粳在多个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
中图分类号:
[1] | 袁嘉琦, 刘艳阳, 许轲, 李国辉, 陈天晔, 周虎毅, 郭保卫, 霍中洋, 戴其根, 张洪程. 氮密处理提高迟播栽粳稻资源利用和产量[J]. 作物学报, 2022, 48(3): 667-681. |
[2] | 张军, 周冬冬, 许轲, 李必忠, 刘忠红, 周年兵, 方书亮, 张永进, 汤洁, 安礼政.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J]. 作物学报, 2022, 48(2): 410-422. |
[3] | 刘秋员, 周磊, 田晋钰, 程爽, 陶钰, 邢志鹏, 刘国栋, 魏海燕, 张洪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规中熟粳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性状的相互关系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5): 904-914. |
[4] | 李京琳, 李佳林, 李新鹏, 安保光, 曾翔, 吴永忠, 黄培劲, 龙湍. 水稻ptc1隐性核不育系的创制及其配合力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173-2183. |
[5] | 黄恒, 姜恒鑫, 刘光明, 袁嘉琦, 汪源, 赵灿, 王维领, 霍中洋, 许轲, 戴其根, 张洪程, 李德剑, 刘国林. 侧深施氮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232-2249. |
[6] | 姜树坤,王立志,杨贤莉,李波,母伟杰,董世晨,车韦才,李忠杰,迟力勇,李明贤,张喜娟,姜辉,李锐,赵茜,李文华. 基于高密度SNP遗传图谱的粳稻芽期耐低温QTL鉴定[J]. 作物学报, 2020, 46(8): 1174-1184. |
[7] | 赵春芳,岳红亮,田铮,顾明超,赵凌,赵庆勇,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梁文化,路凯,张亚东,王才林. 江苏和东北粳稻稻米理化特性及Wx和OsSSIIa基因序列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6): 878-888. |
[8] | 卫平洋,裘实,唐健,肖丹丹,朱盈,刘国栋,邢志鹏,胡雅杰,郭保卫,高尚勤,魏海燕,张洪程.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J]. 作物学报, 2020, 46(4): 571-585. |
[9] | 姚姝, 张亚东, 刘燕清, 赵春芳, 周丽慧,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Balakrishna Pillay, 王才林. 水稻Wxmp背景下SSIIa和SSIIIa等位变异及其互作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11): 1690-1702. |
[10] | 王艳,易军,高继平,张丽娜,杨继芬,赵艳泽,辛威,甄晓溪,张文忠. 不同叶龄蘖、穗氮肥组合对粳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01): 102-116. |
[11] | 向丽媛,徐凯,苏静,吴超,袁雄,郑兴飞,刁英,胡中立,李兰芝. 基于通路分析剖析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J]. 作物学报, 2019, 45(9): 1319-1326. |
[12] | 王旭虹,李鸣晓,张群,金峰,马秀芳,姜树坤,徐正进,陈温福. 籼型血缘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和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4): 538-545. |
[13] | 朱盈,徐栋,胡蕾,花辰,陈志峰,张振振,周年兵,刘国栋,张洪程,魏海燕. 江淮优良食味高产中熟常规粳稻品种的特征[J]. 作物学报, 2019, 45(4): 578-588. |
[14] | 马小定,唐江红,张佳妮,崔迪,李慧,黎毛毛,韩龙植. 东乡野生稻与日本晴多态性标记的开发[J]. 作物学报, 2019, 45(2): 316-321. |
[15] | 李荣田,王新宇,田崇兵,周青,刘长华. 转cry1C*及cry2A*基因早粳稻Bt蛋白的时空表达和抗螟虫性[J]. 作物学报, 2018, 44(12): 1829-18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