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6, Vol. 32 ›› Issue (07): 1094-1096.
解海岩;蒋培东;王晓玲;张昭伟;朱伟;王学德*
XIE Hai-Yan,JIANG Pei-Dong,WANG Xiao-Ling,ZHANG Zhao-Wei,ZHU Wei,WANG Xue-De*
摘要:
利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研究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一代花药在造孢细胞增殖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四分体至小孢子释放期、花粉发育期和花粉成熟期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一代可育花药间内源激素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在可育与不育花药间差异显著。在IAA、GA3和ZR含量上,不育花药低于可育花药,但在ABA含量上,不育花药高于可育花药,这种差异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达最大值。根据内源激素的功能推测,不育花药IAA含量过低使花药淀粉积累受阻,GA3含量不足影响花粉母细胞和绒毡层细胞的膨大,过低的ZR含量使花粉母细胞不能分裂形成四分体,过高的ABA含量促进花粉母细胞退化和死亡。
中图分类号:
[1] | 周静远, 孔祥强, 张艳军, 李雪源, 张冬梅, 董合忠. 基于种子萌发出苗过程中弯钩建成和下胚轴生长的棉花出苗壮苗机制与技术[J]. 作物学报, 2022, 48(5): 1051-1058. |
[2] | 孙思敏, 韩贝, 陈林, 孙伟男, 张献龙, 杨细燕. 棉花苗期根系分型及根系性状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2, 48(5): 1081-1090. |
[3] | 闫晓宇, 郭文君, 秦都林, 王双磊, 聂军军, 赵娜, 祁杰, 宋宪亮, 毛丽丽, 孙学振. 滨海盐碱地棉花秸秆还田和深松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5): 1235-1247. |
[4] | 郑曙峰, 刘小玲, 王维, 徐道青, 阚画春, 陈敏, 李淑英. 论两熟制棉花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J]. 作物学报, 2022, 48(3): 541-552. |
[5] | 张艳波, 王袁, 冯甘雨, 段慧蓉, 刘海英. 棉籽油分和3种主要脂肪酸含量QTL分析[J]. 作物学报, 2022, 48(2): 380-395. |
[6] | 张特, 王蜜蜂, 赵强. 滴施缩节胺与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2): 396-409. |
[7] | 赵文青, 徐文正, 杨锍琰, 刘玉, 周治国, 王友华. 棉花叶片响应高温的差异与夜间淀粉降解密切相关[J]. 作物学报, 2021, 47(9): 1680-1689. |
[8] | 岳丹丹, 韩贝, Abid Ullah, 张献龙, 杨细燕. 干旱条件下棉花根际真菌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9): 1806-1815. |
[9] | 曾紫君, 曾钰, 闫磊, 程锦, 姜存仓. 低硼及高硼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与脯氨酸代谢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8): 1616-1623. |
[10] | 马欢欢, 方启迪, 丁元昊, 池华斌, 张献龙, 闵玲. 棉花GhMADS7基因正调控棉花花瓣发育[J]. 作物学报, 2021, 47(5): 814-826. |
[11] | 许乃银, 赵素琴, 张芳, 付小琼, 杨晓妮, 乔银桃, 孙世贤. 基于GYT双标图对西北内陆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分类评价[J]. 作物学报, 2021, 47(4): 660-671. |
[12] | 周冠彤, 雷建峰, 代培红, 刘超, 李月, 刘晓东. 棉花CRISPR/Cas9基因编辑有效sgRNA高效筛选体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21, 47(3): 427-437. |
[13] | 卢合全, 唐薇, 罗振, 孔祥强, 李振怀, 徐士振, 辛承松. 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2): 2511-2521. |
[14] | 王晔, 刘钊, 肖爽, 李芳军, 吴霞, 王保民, 田晓莉. 转PSAG12-IPT基因对棉花叶片衰老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111-2120. |
[15] | 杨琴莉, 杨多凤, 丁林云, 赵汀, 张军, 梅欢, 黄楚珺, 高阳, 叶莉, 高梦涛, 严孙艺, 张天真, 胡艳. 棉花花器官突变体的鉴定及候选基因的克隆[J]. 作物学报, 2021, 47(10): 1854-18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