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6, Vol. 32 ›› Issue (12): 1796-1801.
张平平1,2;陈东升3;张勇2;夏先春2;何中虎2,4,*
ZHANG Ping-Ping12,CHEN Dong-Sheng3,ZHANG Yong2,XIA Xian-Chun2,HE Zhong-Hu24*
摘要:
对来源于中国、CIMMYT和澳大利亚的33份春性小麦品种进行2年4种环境的田间试验,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醇溶蛋白组分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醇溶蛋白总量及ω、α/β和γ(γ1、γ2、γ3)各组分含量及比例在基因型间和环境间存在显著差异。α/β型含量最高(43.12%~50.87%),γ型次之(32.71%~43.14%),ω型含量较低(11.89%~21.58%)。1BL/1RS易位显著改变小麦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和比例,易位系的ω型醇溶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非易位系,为17.44%~21.58%,而γ型醇溶蛋白显著低于非易位系,α/β型醇溶蛋白在易位和非易位系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不论在1BL/1RS易位系或非易位系中,醇溶蛋白总量及ω、α/β和γ型醇溶蛋白含量都与面粉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大部分面粉品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说明谷蛋白组分可能对加工品质更重要。在易位系中,ω、γ1和γ型醇溶蛋白总量与沉降值呈显著正相关,醇溶蛋白总量、γ2和γ型醇溶蛋白与形成时间显著正相关,ω和γ型醇溶蛋白含量与延伸性呈显著负相关。
中图分类号:
[1] | 侯慧芝, 张绪成, 方彦杰, 于显枫,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全膜微垄沟播对寒旱区春小麦苗期土壤水热环境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9): 1398-1407. |
[2] | 马明生, 郭贤仕, 柳燕兰.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12): 1933-1944. |
[3] | 王旭虹,李鸣晓,张群,金峰,马秀芳,姜树坤,徐正进,陈温福. 籼型血缘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和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4): 538-545. |
[4] | 赵财,王巧梅,郭瑶,殷文,樊志龙,胡发龙,于爱忠,柴强. 水氮耦合对地膜玉米免耕轮作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11): 1694-1703. |
[5] | 方雅洁,朱亚军,吴志超,陈凯,申聪聪,石英尧,徐建龙. 全基因组关联定位籼稻种质资源外观和加工品质QTL[J]. 作物学报, 2018, 44(01): 32-42. |
[6] | 马忠明,陈娟,吕晓东,刘婷婷. 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11): 1705-1714. |
[7] | 柴建芳*,王海波*,马秀英,张翠绵,董福双. ω-黑麦碱基因沉默对小麦1B/1R易位系加工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6, 42(05): 627-632. |
[8] | 张平平,马鸿翔*,姚金保,周淼平,张鹏. 高分子量谷蛋白单亚基缺失对软质小麦宁麦9号加工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6, 42(05): 633-640. |
[9] | 郭保卫,朱大伟,朱聪聪,许轲,周兴涛,张洪程,陈厚存,张军,陈京都,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曹利强,李明银. 有序摆抛栽对粳型超级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5, 41(03): 487-498. |
[10] | 杨帆,陈其皎,高翔,赵万春,强琴琴,吴丹,孟敏. 一年生簇毛麦α-醇溶蛋白基因的分离、原核表达与功能鉴定[J]. 作物学报, 2014, 40(08): 1340-1349. |
[11] | 董剑,杨华,赵万春,李晓燕,陈其皎,高翔. 普通小麦中国春–簇毛麦易位系T1DL•1VS和T1DS•1VL的农艺和品质特性[J]. 作物学报, 2013, 39(08): 1386-1390. |
[12] | 张勇,申小勇,张文祥,陈新民,阎俊,张艳,王德森,王忠伟,刘悦芳,田宇兵,夏先春,何中虎. 高分子量谷蛋白5+10亚基和1B/1R易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J]. 作物学报, 2012, 38(10): 1743-1751. |
[13] | 张晓霞, 焦浈, 董振营, 李世明, 王燃, 凌宏清, 秦广雍, 王道文. 普通小麦品种小偃54中α/β-醇溶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作物学报, 2011, 37(08): 1497-1502. |
[14] | 李玲玲, 黄高宝, 张仁陟, 蔡立群, 罗珠珠, 晋小军, 张恩和, BELLOTTI Bill, UNKOVICH Murray. 西部黄土高原苜蓿终止时间对苜蓿-小麦轮作系统生产力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1, 37(04): 686-693. |
[15] | 何中虎, 夏先春, 陈新民, 庄巧生. 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J]. 作物学报, 2011, 37(02): 202-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