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6, Vol. 32 ›› Issue (12): 1913-1916.
李涛1,2;丁在松1;关东明3;陈传永2;孙锐2;赵明1,*
LI Tao12,DING Zai-Song1,GUAN Dong-Ming3,CHEN Chuan-Yong2,SUN Rui2,ZHAO Ming1*
摘要: 为探明通过远缘杂交(Oryza sativa Azucena × Oryza rufipogon Ramper 6)手段获得的水稻高光合后代株系(SHPF6)在生长关键时期的耐强光和抗光氧化能力,本文以生育期一致的推广品种中花10号为对照,进行了光合作用测定和抗光氧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下SHPF6表现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并随着光强进一步增强而有较大的上升,这种高光合优势突出表现于Pn与胞间CO2浓度(Ci)的极显著负相关(r =-0.767, P<0.01),及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无论光强大小均高于对照;光氧化条件下,中花10号F0显著升高(P<0.05),Fv/Fm和Fv/F0均显著降低(P<0.05),而SHPF6各荧光参数在统计上没有较大差异,说明SHPF6具有较强的抗光氧化能力。这些结果意味着,通过远缘杂交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普通栽培品种的光合速率和CO2羧化能力,还能改善水稻的抗光氧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
[1] | 罗兰, 雷丽霞, 刘进, 张瑞华, 金桂秀, 崔迪, 黎毛毛, 马小定, 赵正武, 韩龙植. 利用东乡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J]. 作物学报, 2021, 47(7): 1391-1401. |
[2] | 周练, 刘朝显, 熊雨涵, 周京, 蔡一林. 质膜内在蛋白ZmPIP1;1参与玉米耐旱性和光合作用的功能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3): 472-480. |
[3] | 侯慧芝, 张绪成, 方彦杰, 于显枫,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全膜微垄沟播对寒旱区春小麦苗期土壤水热环境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0, 46(9): 1398-1407. |
[4] | 于奇,冯乃杰,王诗雅,左官强,郑殿峰. S3307对始花期和始粒期淹水绿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7): 1080-1089. |
[5] | 吴含玉,肖飞,张亚黎,姜闯道,张旺锋. 强闪光抑制棉花叶片光系统II活性和热耗散[J]. 作物学报, 2019, 45(5): 792-797. |
[6] | 申状状,李昱樱,荣二花,吴玉香. 陆地棉和野生斯特提棉种间异源六倍体的合成与性状鉴定[J]. 作物学报, 2019, 45(4): 628-634. |
[7] | 吴含玉,张雅君,张旺锋,王克如,李少昆,姜闯道. 田间密植诱导抽穗期玉米叶片衰老时的光合作用机制[J]. 作物学报, 2019, 45(2): 248-255. |
[8] | 孙爱伶,伍洪铭,陈高明,张天雨,曹鹏辉,刘世家,江玲,万建民. 控制普通野生稻种子休眠性QTL的定位[J]. 作物学报, 2018, 44(01): 15-23. |
[9] | 肖飞,杨延龙,王娅婷,马慧,张旺锋. 棉花花铃期低温对叶片PSI和PSII光抑制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09): 1401-1409. |
[10] | 刘凌云,刘浩,赵晶,王艳霞,王棚涛. 拟南芥低叶绿素荧光LCF3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 作物学报, 2016, 42(05): 690-695. |
[11] | 顾骏飞*,周振翔,李志康,戴琪星,孔祥胜,王志琴,杨建昌. 水稻低叶绿素含量突变对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6, 42(04): 551-560. |
[12] | 徐金刚,吕川根,刘莉,吕春芳,马静,夏士健,陈国祥,高志萍. 水稻光氧化突变体812HS的光合和抗氧化特性[J]. 作物学报, 2016, 42(04): 574-582. |
[13] | 李定琴,陈玲,李维蛟,柯学,余腾琼,李娥贤,黄兴奇,程在全*. 云南3种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J]. 作物学报, 2015, 41(03): 386-393. |
[14] | 陈坤梅,李宏伟,林凡云,陈耀锋,李滨,郑琪,李振声. 利用病毒介导基因沉默方法研究小麦抗光氧化相关基因[J]. 作物学报, 2014, 40(11): 1905-1913. |
[15] |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14, 40(01): 7-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