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8, Vol. 34 ›› Issue (10): 1788-1796.doi: 10.3724/SP.J.1006.2008.01788
韦存虚1;张军1;周卫东2;陈义芳2;许如根3
WEI Cun-Xu1,ZHANG Jun1,ZHOU Wei-Dong2,CHEN Yi-Fang2,XU Ru-Gen3
摘要: 大麦籽粒大、小淀粉粒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 系统观察了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过程, 以期为培育不同小淀粉粒含量的大麦品种提供参考。大麦大淀粉粒在胚乳发育早期发生与发育, 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通过缢缩进行增殖, 每个大淀粉体只包含1个大淀粉粒; 小淀粉粒在胚乳发育中、后期发生与发育, 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被膜向细胞基质突起, 出芽产生许多小淀粉体, 小淀粉粒在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包含小淀粉粒的小淀粉体被膜外突出芽产生许多新的小淀粉体, 用来形成小淀粉粒; 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同时在一个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当淀粉体被淀粉粒所充满时, 被膜降解消失, 释放淀粉粒到细胞基质中。研究表明, 小淀粉体来源于淀粉体被膜的外突, 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在1个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属于复粒淀粉。
[1] | 杨谨, 白爱宁, 白雪, 陈娟, 郭林, 刘春明. 水稻胚胎和胚乳双缺陷突变体eed1的表型与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22, 48(2): 292-303. |
[2] | 贺军与, 钟伟, 陈云琼, 王卫斌, 熊静蕾, 蒋亚丽, 施辉蒙, 陈升位. 大麦籽粒发育进程中7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特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8): 1624-1630. |
[3] | 耿腊, 黄业昌, 李梦迪, 谢尚耿, 叶玲珍, 张国平. 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7): 1205-1214. |
[4] | 张帆, 杨茜. 大麦-双季稻轮作体系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对大麦资源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2): 2522-2531. |
[5] | 徐婷婷, 汪巧玲, 邹淑琼, 狄佳春, 杨欣, 朱银, 赵涵, 颜伟.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大麦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J]. 作物学报, 2020, 46(9): 1340-1350. |
[6] | 徐银萍, 潘永东, 刘强德, 姚元虎, 贾延春, 任诚, 火克仓, 陈文庆, 赵锋, 包奇军, 张华瑜. 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J]. 作物学报, 2020, 46(3): 448-461. |
[7] | 杨晓梦, 李霞, 普晓英, 杜娟, Muhammad Kazim Ali, 杨加珍, 曾亚文, 杨涛. 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总花色苷含量和千粒重QTL定位[J]. 作物学报, 2020, 46(01): 52-61. |
[8] | 时丽洁,蒋枞璁,王方梅,杨平,冯宗云. 大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 作物学报, 2019, 45(9): 1365-1374. |
[9] | 袁莉民, 展明飞, 章星传, 王志琴, 杨建昌. 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胚乳结构及其结实期灌溉方式对它的调控作用[J]. 作物学报, 2018, 44(02): 245-259. |
[10] | 胡德益,蔡露,陈光登,张锡洲,刘春吉. 不同磷水平下大麦分蘖期磷效率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J]. 作物学报, 2017, 43(12): 1746-1759. |
[11] | 高佳,史建国,董树亭,刘鹏,赵斌,张吉旺*. 夏玉米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及产量对不同光照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7, 43(10): 1548-1558. |
[12] | 张利莎,董国清,扎桑,卓嘎,王德良,谷方红,袁兴淼,张京,郭刚刚. 基于EST-SSR和SNP标记的大麦麦芽纯度检测[J]. 作物学报, 2015, 41(08): 1147-1154. |
[13] | 司二静,张宇,汪军成,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尚勋武,王化俊. 大麦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15, 41(07): 1064-1072. |
[14] | 王红梅,张昌泉,李钱峰,辛世文,刘巧泉,徐明良. 以谷蛋白GluA-2 信号肽增强外源蛋白在转基因水稻胚乳中的表达与积累[J]. 作物学报, 2015, 41(04): 524-530. |
[15] | 陈坤梅,李宏伟,林凡云,陈耀锋,李滨,郑琪,李振声. 利用病毒介导基因沉默方法研究小麦抗光氧化相关基因[J]. 作物学报, 2014, 40(11): 1905-19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