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丁俊沣,许映飞,张祥,陈媛,陈德华*
DING Jun-Feng,XU Ying-Fei,ZHANG Xiang,CHEN Yuan,CHEN De-Hua*
摘要:
棉花基质轻简育苗技术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但移栽后常因基质持水性差导致棉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制约其推广应用。为探索提高棉苗移栽成活率和促进早发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泗抗3号为材料,于2022—2024年研究了在基质苗一叶一心期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20、40、60、80、100 mg L-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系统分析IBA对棉苗栽后成活、缓苗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IBA浓度为20 mg L?1时,移栽棉苗成活及生长发育效果最佳。与对照(喷清水,CK)相比,喷施20 mg L?1 IBA显著提高棉苗移栽成活率至99.0%左右,缓苗期缩短2~3 d。移栽后15 d,其单株根量增加15.3%~19.5%,根系活性表面积增加7.0%~10.6%,株高增高13.1%~31.6%。此外,喷施20 mg L?1 IBA显著促进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增幅分别为19.6%~22.1%、7.2%~34.2%和22.1%~31.3%;吐絮期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重分别增加4.4%~5.9%、8.5%~10.0%,最终子棉产量提高8.5%~10.0%。因此,在棉花基质苗一叶一心期,叶面喷施20 mg L?1 IBA能有效保障棉苗移栽后近乎完全成活,显著缩短缓苗时间,加速根系重建与植株生长,增强养分吸收积累能力,并最终提高产量。该技术为棉花轻简育苗移栽的高效、稳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1] 王丽. 棉花育苗移栽试验总结.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 (12): 109–110. [2] Shah M A, Hussain M, Shahzad M, Jabran K, Ul-Allah S, Farooq M. Transplanting improves the allometry and fiber quality of Bt cotton in cotton-wheat cropping system. Exp Agric, 2020, 56: 26–36.
[3] 余轩, 刘浩, 马岩川, 耿耘, 冯泉清, 孙景生. 麦后移栽棉适宜调亏灌溉模式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21, 40(5): 8–15.
[4] 柯梁, 吕凤琴, 熊辉. 棉花生产主要育苗移栽技术概述. 棉花科学, 2013, 35(2): 11–15.
[5] 邹茜, 刘爱玉, 李瑞莲, 王欣悦, 向凤玲. 棉花短季直播栽培与营养钵育苗移栽产量和效益比较研究. 中国棉花, 2014, 41(8): 32–35.
[6] 郭仓库. 基于ADAMS的棉花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21, 43(4): 117–120.
[7] 王立志, 何帅, 李东伟. 膜下滴灌滴水流量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 42(3): 153–161. [8] Hu T R, Liu Z Y, Jin D, Chen Y, Zhang X, Chen D H. Effects of growth regulator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cotton yield and N, P, and K accumulation in direct-seeded cotton. Agronomy, 2023, 13: 501. [9] Ul-Allah S, Rehman A, Hussain M, Farooq M. Fiber yield and quality in cotton under drought: Effects and management. Agric Water Manag, 2021, 255: 106994.
[10] 王熹, 陶龙兴. 大田作物化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2(2): 55–57.
[11] 唐中杰, 房卫平, 孙玉堂.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棉花的效应研究. 中国棉花, 2004, 31(7): 15–16.
[12] 曹敏. 棉花应用萘乙酸水剂调节生长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3): 72–73.
[13] 卢静洁,包希吉乐, 张梦迪, 赵永秀, 阿拉坦其其格. 生长调节剂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 5465–5469.
[14] 袁晓娜, 陈卓, 贾桂霞. 生长调节剂对百合不同品种鳞片扦插繁殖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22(5): 109–115. [15] 赵栗. 外源调节剂对棉花根系生长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疆阿拉尔, 2021. Zhao L. Effects of Exogenous Regulators on Root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Cotton Roots. MS Thesis of Tarim University, Aral, Xinjiang, China, 202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6] 马银虎.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疆阿拉尔, 2021. Ma Y H. Effects of Foliar Spraying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t Seedling Stage on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 and Quality. MS Thesis of Tarim University, Aral, Xinjiang, China, 202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7] 罗树凯, 梁虎军, 陈婧, 刘蓉.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对促进棉花生长的效果. 中国棉花, 2016, 43(3): 24–26.
[18] 廖人燕, 彭怀晴, 黄科文. 不同浓度IBA及浸泡时间对金钱草水插生根的影响. 中国现代中药, 2018, 20(1): 63–65.
[19] 孙哲, 陈彦. 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对紫薇硬枝扦插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0, (7): 103–104.
[20] 汪炜檬, 魏云晓, 唐云霓, 刘苗苗, 陈全家, 邓晓娟, 张锐. 棉花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及生根优化.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 1479–1493.
[21] 董环宇, 高芳, 王兴溶, 陈士刚, 秦彩云, 才巨锋, 郭忠玲, 陶晶. 吲哚乙酸、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对蔓越莓组培苗扦插生根的影响. 森林工程, 2024, 40(1): 37–43.
[22] 吴丽君, 王莹茜, 夏西亚. 吲哚丁酸对月季扦插生根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6, (9): 82–86.
[23] 杜春芳, 吴霞, 李燕娥. IBA对棉花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中国棉花, 2006, 33(11): 15–16.
[24] 夏松波, 别墅, 张教海, 王孝刚, 张友昌. 0.6%吲哚丁酸水剂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1): 47–48.
[25] 李金亭, 张元昊, 郭晓双, 王燕培, 李亚楠, 李晶晶, 田仁云. 吲哚丁酸对怀牛膝幼苗生长及谷胱甘肽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3): 105–108.
[26] 雷成霞, 魏闯, 王振华. 缓苗期不同灌水量对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产量的影响. 山西水利科技, 2019, (4): 24–27.
[27] 汤绍虎, 罗充.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8] 戴冕, 戴中新, 王谧. 5种棉花育苗移栽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国棉花, 2016, 43(9): 25–29.
[29] 高培喜. 棉花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及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2): 67–68.
[30] 白岩. 棉花机械化移栽技术推广现状与建议. 中国农技推广, 2015, 31(4): 10–12.
[31] 傅西秀, 钱勤英. 穴盘轻基质育苗在设施蔬菜栽培上的应用. 上海蔬菜, 2013, (4): 55–56.
[32] 胡根海, 付远志, 张晓红, 周岩. 激素蘸根对棉花裸苗移栽后的生理影响. 棉花科学, 2018, 40(6): 2–7.
[33] 李婧. 温度对不同基质育苗方式移栽棉花缓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2013. |
[1] | 郭栋财, 吕涛, 蔡永生, 买吾鲁达·艾合买提, 全家, 曲延英, 郑凯. 棉花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元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J]. 作物学报, 2025, 51(6): 1445-1466. |
[2] | 王亚雯, 戚正阳, 尤佳琦, 聂新辉, 曹娟, 杨细燕, 涂礼莉, 张献龙, 王茂军. 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应用[J]. 作物学报, 2025, 51(5): 1178-1188. |
[3] | 李慧敏, 邢志鹏, 张海鹏, 魏海燕, 张洪程, 李光彦. 化学调控及其他栽培措施在小麦抗倒伏高产栽培中的应用[J]. 作物学报, 2025, 51(4): 847-862. |
[4] | 郭冰, 秦家范, 李娜, 宋梦瑶, 王黎明, 李君霞, 马小倩. 谷子SHMT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J]. 作物学报, 2025, 51(3): 586-5897. |
[5] | 李亚玮, 徐盈盈, 左春阳, 刘若男, 梁亚军, 孔杰, 张献龙, 闵玲. 棉花减数分裂进程鉴定体系构建及其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5, 51(10): 2570-2580. |
[6] | 陈佳伟, 林艳, 张明星, 周诗晶, 饶力群, 周池, 李鑫. 贝莱斯芽孢杆菌YCH92对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棉花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5, 51(10): 2821-2835. |
[7] | 陈昊翔, 万鑫杰, 陈青, 王劲松, 董二伟, 王媛, 黄晓磊, 刘秋霞, 焦晓燕. 石灰性褐土条件下高粱与玉米耐瘠薄特性及对土壤肥力响应的比较[J]. 作物学报, 2025, 51(10): 2775-2787. |
[8] | 谢章书, 谢学方, 屠小菊, 刘爱玉, 董合忠, 周仲华. 植物激素对棉花蕾铃脱落的调控研究进展[J]. 作物学报, 2025, 51(1): 1-29. |
[9] | 李超, 付小琼. 基于GYT双标图综合评价黄河流域中熟杂交棉花区域试验品种[J]. 作物学报, 2025, 51(1): 30-43. |
[10] | 辛明华, 秘雅迪, 王国平, 李小飞, 李亚兵, 董合林, 韩迎春, 冯璐. 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5, 51(1): 221-232. |
[11] | 艾莎, 李莎, 方治伟, 李论, 李甜甜, 高利芬, 陈利红, 肖华锋, 万人静, 闫多子, 武星廷, 彭海, 韩瑞玺, 周俊飞. 棉花MNP标记位点开发及其在DNA指纹图谱构建中的应用[J]. 作物学报, 2024, 50(9): 2267-2278. |
[12] | 郭思语, 赵克勇, 代正罡, 邹华文, 吴忠义, 张春. 玉米N-乙酰转移酶ZmNAT1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分析[J]. 作物学报, 2024, 50(8): 2001-2013. |
[13] | 乐愉, 王涛, 张献龙, 林忠旭. 陆地棉重组自交系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效率筛选[J]. 作物学报, 2024, 50(5): 1172-1180. |
[14] | 李航, 刘丽, 黄乾, 刘文豪, 司爱君, 孔宪辉, 王旭文, 赵福相, 梅拥军, 余渝. 棉花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及筛选[J]. 作物学报, 2024, 50(5): 1147-1157. |
[15] | 刘成敏, 门雅琦, 秦都林, 闫晓宇, 张乐, 孟浩, 苏寻雅, 孙学振, 宋宪亮, 毛丽丽. 长期秸秆还田下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4, 50(4): 1043-10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