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田军, 张勇, 赵久然, 王荣焕, 吕天放, 刘月娥, 蔡万涛, 刘宏伟, 陈传永, 王元东. 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光合及灌浆脱水特性[J]. 作物学报, 2022, 48(6): 1526-1536. |
[2] |
石艳艳, 马志花, 吴春花, 周永瑾, 李荣. 垄作沟覆地膜对旱地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5): 1288-1297. |
[3] |
党科, 宫香伟, 吕思明, 赵冠, 田礼欣, 靳飞, 杨璞, 冯佰利, 高小丽. 糜子/绿豆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6): 1175-1187. |
[4] |
张云, 王丹媚, 王孝源, 任晴雯, 唐可, 张丽宇, 吴玉环, 刘鹏. 外源茉莉酸对菊芋镉胁迫下光合特性及镉积累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2): 2490-2500. |
[5] |
宋凝曦, 李霞, 王净, 吴博晗, 曹悦, 杨杰, 谢寅峰. 大环内酯类和高表达玉米C4-PEPC基因对水稻耐旱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0): 1927-1940. |
[6] |
冯克云, 王宁, 南宏宇, 高建刚. 水分亏缺下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棉花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 125-137. |
[7] |
赵晋锋,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赵根有,王振华,王玉文,余爱丽. 谷子PEPC基因的鉴定及其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特性[J]. 作物学报, 2020, 46(5): 700-711. |
[8] |
马硕, 焦悦, 杨江涛, 王旭静, 王志兴. 基因组测序技术解析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G2-7的分子特征[J]. 作物学报, 2020, 46(11): 1703-1710. |
[9] |
马正波, 董学瑞, 唐会会, 闫鹏, 卢霖, 王庆燕, 房孟颖, 王琦, 董志强. 四甲基戊二酸对夏玉米光合生产特征的调控效应[J]. 作物学报, 2020, 46(10): 1617-1627. |
[10] |
杜进勇,柴强,王一帆,范虹,胡发龙,殷文,李登业.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9): 1398-1406. |
[11] |
李朝苏,吴晓丽,汤永禄,李俊,马孝玲,李式昭,黄明波,刘淼. 小麦产量对中后期氮素胁迫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J]. 作物学报, 2019, 45(8): 1260-1269. |
[12] |
严青青,张巨松,代健敏,窦巧巧. 甜菜碱对盐碱胁迫下海岛棉幼苗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7): 1128-1135. |
[13] |
任永福,陈国鹏,蒲甜,陈诚,曾瑾汐,彭霄,马艳玮,杨文钰,王小春. 玉米-大豆带状种植中套作高光效玉米窄行穂位叶光合特性对弱光胁迫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9, 45(5): 728-739. |
[14] |
吴含玉,肖飞,张亚黎,姜闯道,张旺锋. 强闪光抑制棉花叶片光系统II活性和热耗散[J]. 作物学报, 2019, 45(5): 792-797. |
[15] |
董玉凤 王旭静 宋亚亚 靳 茜 王志兴.
利用基因拆分技术培育耐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研究
[J]. 作物学报, 2019, 45(3): 344-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