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3-08-12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水稻OsGMS2基因的鉴定及其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
      唐杰, 龙湍, 吴春瑜, 李新鹏, 曾翔, 吴永忠, 黄培劲
      作物学报. 2023, (8):  2025-2038.  doi:10.3724/SP.J.1006.2023.22051
      摘要 ( 546 )   HTML ( 68 )   PDF (15834KB) ( 5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雄性不育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本研究在籼稻93-11 60Co-γ辐射诱变突变体库中鉴定了一个普通核雄性不育突变体osgms2。突变体雄性彻底败育, 雌性育性正常, 其他农艺性状与野生型一致。遗传分析表明雄性不育稳定遗传且为单基因隐性突变, 通过与明恢63构建遗传群体将突变基因精细定位于水稻4号染色体长臂的分子标记S3b和4826之间86 kb物理区间内。通过测序分析发现定位区间内一编码类成束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的基因LOC_ Os04g48490编码区第118位至126位缺失连续9个碱基, 导致氨基酸整码突变。OsGMS2与已报道的OsFLA1为同一基因, 但是突变位点不同的新等位突变。粳稻中花11背景下的基因敲除和遗传互补实验证实了该基因的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表达分析模式显示, 该基因在水稻各组织均有表达, 但在花期和乳熟期种子表达量较高。蛋白同源比对分析发现, 该蛋白序列保守, 可能在不同物种中发挥重要功能。通过创建OsGMS2-T保持系成功实现了普通核不育系的繁殖。osgms2突变体的发现和基因鉴定为水稻普通核雄性不育研究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新的材料。

      四倍体水稻回复二倍体品系的籼粳属性鉴定和杂种优势利用初探
      宋兆建, 冯紫旖, 屈天歌, 吕品苍, 杨晓璐, 湛明月, 张献华, 何玉池, 刘育华, 蔡得田
      作物学报. 2023, (8):  2039-2050.  doi:10.3724/SP.J.1006.2023.22057
      摘要 ( 356 )   HTML ( 14 )   PDF (424KB) ( 6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8个四倍体水稻回复二倍体品系为材料, 采用InDel分子标记法鉴定其籼粳属性; 同时以回复二倍体品系为父本, 分别与籼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培矮64S、粳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农垦58S配制杂交组合, 进行亲本及杂种的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考察杂种及其父本的产量相关性状, 分析杂种的超父本优势、超标优势; 另外, 对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探讨利用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 回复二倍体品系的籼型基因频率分布在0.605~0.947之间, 所有品系都兼有籼稻和粳稻遗传成分, 但籼粳成分比例各不相同。(2) 回复二倍体品系和培矮64S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21~0.42之间, 回复二倍体品系和农垦58S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68~0.95之间; 籼粳属性相同或相近的材料聚为一类, 清晰显示了材料间的亲缘关系。(3) 回复二倍体品系的杂种优势利用需要广亲和基因的参与, 以具有广亲和基因的培矮64S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在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方面超父本优势和超标优势明显; 在综合后的单株产量上8个杂交组合都表现出超父本优势和超标优势, 尤其是杂交组合HYP2单株产量超标优势突出, 高达45.92%。(4) 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F1的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InDel遗传距离可以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证实了籼粳亚种间四倍体水稻的回复二倍体品系兼有籼稻和粳稻遗传成分, 遗传多样性丰富, 利用这些回复二倍体品系能够配制出超强杂种优势组合, 为通过以籼粳中间型品系与广亲和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配组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同时初步证实了“以多倍体为变异载体选育回复二倍体水稻”育种途径的可行性, 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大豆叶型调控基因Ln及其同源基因单倍型分析
      李刚, 周彦辰, 熊亚俊, 陈伊洁, 郭庆元, 高杰, 宋健, 王俊, 李英慧, 邱丽娟
      作物学报. 2023, (8):  2051-2063.  doi:10.3724/SP.J.1006.2023.24208
      摘要 ( 500 )   HTML ( 36 )   PDF (1158KB) ( 8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叶型是理想株型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大豆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598份材料进行Ln及其同源基因(Glyma.10G273800)单倍型分析发现, Ln基因和同源基因均分别包含3种单倍型(Hap1~Hap3)。Ln基因3种单倍型之间除了叶长没有显著差异外, Hap2在叶宽、叶面积和叶长宽比中均与Hap1/Hap3差异显著。Ln同源基因的Hap3与Hap2在不同叶型表型中均有显著差异, Hap1和Hap2之间的叶长宽比没有差异, 叶宽在第4节叶位点没有显著差异, 第5节叶位点Hap1显著低于Hap2。叶长、叶面积、叶周长Hap1均显著低于Hap2。从地理分布来看, Ln基因的Hap2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 其同源基因的3种单倍型分布未发现明显地域倾向性。遗传分析表明仅Ln基因中Hap2的D9H存在人工选择的信号, Ln基因中的另外2个突变位点和同源基因中的2个突变位点则没有人工选择的信号。本研究为大豆叶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积极意义。

      近四十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白岩, 高婷婷, 卢实, 郑淑波, 路明
      作物学报. 2023, (8):  2064-2076.  doi:10.3724/SP.J.1006.2023.23067
      摘要 ( 846 )   HTML ( 52 )   PDF (489KB) ( 102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对我国玉米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近40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贡献和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1982—2020年期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玉米品种推广面积为依据, 筛选出近40年来我国种植的郑单958等27个玉米大品种, 累计推广3.21亿公顷, 占期间我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29.09%, 其中超大品种4个, 分别是郑单958、中单2号、丹玉13、先玉335; 特大品种6个, 分别是浚单20、掖单2号、农大108、掖单13、四单19、烟单14, 推广年限在8~30年之间, 平均17.63年, 单年最大推广面积在69.97万~456.95万公顷, 平均150.79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 13个品种单年超66.67万公顷的省(区)是山东、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大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变化特征是1982—1989年期间快速上升、1990—1997年期间面积占比稳定、1998之后下降, 至2020年面积占比下降到12%左右。裕丰303、中科玉505等具有发展成为大品种的潜力, 未来智能设计育种将高效培育出新一代突破性品种, 加速提升我国玉米单产水平。面对当前玉米生产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 建议在区域试验的分布布局、试验精准度和品种审定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一个新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6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王兴荣, 张彦军, 涂奇奇, 龚佃明, 邱法展
      作物学报. 2023, (8):  2077-2087.  doi:10.3724/SP.J.1006.2023.23062
      摘要 ( 399 )   HTML ( 29 )   PDF (8742KB) ( 22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克隆和功能机理研究, 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玉米雄花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的认识, 而且能够有效推动雄性不育技术体系的发展及在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的运用。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Mo17为野生型背景材料, 经EMS诱变获得了一个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 命名为ms6 (male sterile 6)。表型鉴定结果表明, ms6突变体植株能够正常抽雄, 但雄花颖壳不能正常开裂和散粉, 花粉粒干瘪, 表现为无花粉型不育。同时, ms6与Mo17野生型(wild type, WT)在株型、穗部性状以及籽粒粒形等相关性状上无显著差异, 说明该基因突变后, 仅影响植株的育性, 而不影响其他农艺性状。细胞学观察显示, ms6不育突变体的小孢子发育晚期出现异常, 表现为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 小孢子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并逐渐裂解。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ms6花药外壁皱缩, 内壁无完整的花粉粒, 无乌氏小体的存在。遗传学分析表明, ms6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ms6 × B73 F2遗传定位群体, 利用全基因组约200对多态性SSR分子标记, 结合表型与基因型连锁分析, 将ms6初定位于玉米6号染色体C6-19与C6-30两个标记之间, 进一步利用区间内10对新开发的多态性标记, 最终将ms6定位在分子标记M13~M14之间约480 kb的区间范围内。转录组测序结合qRT-PCR试验验证结果, 初步将Zm00001d035201确定为ms6的关键候选基因。Zm00001d035201基因编码一个酸性核糖体蛋白。本研究结果为ms6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ms6作为一个新的核不育突变体也为将来玉米新型核不育基因的生产应用提供了重要材料支持。

      一个新的玉米Miniature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王娟, 徐相波, 张茂林, 刘铁山, 徐倩, 董瑞, 刘春晓, 关海英, 刘强, 汪黎明, 何春梅
      作物学报. 2023, (8):  2088-2096.  doi:10.3724/SP.J.1006.2023.23059
      摘要 ( 413 )   HTML ( 43 )   PDF (6073KB) ( 3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籽粒发育是决定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但目前对其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还相当不完善。我们在田间筛选到一个玉米籽粒发育突变体, 表现为籽粒灌浆不充分, 胚和胚乳变小, 成熟籽粒干瘪或“空果皮”。该突变表型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式将候选突变基因定位到2号染色体1.1 Mb的区间内, 进一步研究发现, 该区间内Miniature1 (Mn1)基因在第1个外显子处发生hAT转座子插入, 导致Mn1基因表达下调和无义突变。此插入突变与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表型完全连锁, 该突变体被命名为mn1-m2。通过与mn1-89突变体进行等位测验, 确认mn1-m2即为Mn1基因的等位突变体。因此, 本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mn1等位突变体, 其突变位点及方式与已知mn1突变体均不相同, 完善了玉米籽粒突变体的种质资源信息, 也为Mn1调控籽粒发育机制的解析提供新的遗传材料。

      花生根部结瘤性状QTL定位
      黄莉, 陈伟刚, 李威涛, 喻博伦, 郭建斌, 周小静, 罗怀勇, 刘念, 雷永, 廖伯寿, 姜慧芳
      作物学报. 2023, (8):  2097-2104.  doi:10.3724/SP.J.1006.2023.24184
      摘要 ( 314 )   HTML ( 24 )   PDF (1613KB) ( 3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豆科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根瘤是花生共生固氮的重要场所, 研究花生根瘤形成的遗传基础, 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花生根瘤固氮能力和固氮特性。然而, 关于花生根瘤形成的研究较少, 调控花生根瘤形成的遗传机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一个高世代RIL群体的根部结瘤性状进行调查, 鉴定到7份根部不结瘤家系, 根部不结瘤家系的叶绿素含量, 以及株高、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均显著低于双亲。利用前期构建的SSR标记遗传连锁图, 在A08和B07染色体上各鉴定到1个主效QTL qPNA08qPNB07。通过InDel标记加密, 将QTL qPNA08的区间由4.7 Mb缩小至1.6 Mb, 遗传变异解释率由9.1%增加至16.4%; qPNB07的区间由9.9 Mb缩小至1.8 Mb, 遗传变异解释率由7.1%增加至9.9%。根据基因功能注释, 2个QTL区间分别鉴定到4个和2个结瘤素基因存在变异位点。本研究将为解析花生根瘤形成发育以及共生固氮提供理论依据。

      谷子HAK/KUP/KT钾转运蛋白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对低钾和高盐胁迫的响应
      代书桃, 朱灿灿, 马小倩, 秦娜, 宋迎辉, 魏昕, 王春义, 李君霞
      作物学报. 2023, (8):  2105-2121.  doi:10.3724/SP.J.1006.2023.24194
      摘要 ( 433 )   HTML ( 23 )   PDF (8085KB) ( 3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T/HAK/KUP (HAK)家族是植物中最丰富的钾转运体家族, 对植物的生长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谷子是抗逆耐瘠研究的模式植物, 然而, 谷子中HAK家族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基因组序列信息, 鉴定出29个谷子HAK基因(SiHAKs), 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蛋白结构、染色体定位、基因复制、表达模式和逆境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 (1) SiHAKs分为5个进化簇(Cluster I~Cluster V), 成员数量分别为11、9、3、3和3。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分析表明, 谷子HAK家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不同Cluster的保守性依次为: Cluster III = Cluster V > Cluster II > Cluster I > Cluster IV。(2) 串联复制是SiHAKs扩增的主要原因, 15个SiHAKs位于串联重复中。(3) 171个转录因子可能结合到不同SiHAKs的启动子上, 这些转录因子包含ERF、NAC、MYB和WRKY等家族中的大量成员, 可能授予了SiHAKs对非生物胁迫多样的响应机制。(4) 基因表达聚类将SiHAKs分成3组: Group I、Group II和Group III, 多数SiHAKs在张谷和豫谷1号2个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具有一致性; 不同Cluster表达水平总体表现为: Cluster III > Cluster V > Cluster II > Cluster I > Cluster IV。(5) 根系中表达水平较高的11个SiHAKs用来检测对低钾和高盐胁迫的响应。在低钾胁迫后, 8个SiHAKs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1个SiHAK显著降低, 2个SiHAKs变化不明显; 而高盐胁迫后, 3个SiHAKs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2个SiHAKs显著降低, 其余6个SiHAKs变化不明显。SiHAK15受到低钾和高盐胁迫的响应最为强烈, 其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51倍和22倍。(6) 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反映出不同Cluster间SiHAKs的功能差异。Cluster I主要在根系中表达, 可能参与谷子根系K+的吸收; Cluster II不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 推测其参与K+的吸收、转运和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过程; Cluster III受到低钾和高盐2种胁迫的诱导, 显示出维持谷子K+/Na+平衡和抵御盐胁迫的潜在作用; Cluster IV在被检测的多个组织中几乎不表达; Cluster V不同成员对低钾和高盐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 可能发生了功能分化。研究结果不仅为深入解析谷子HAK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而且为植物中钾高效利用和耐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不同耐旱性紫花苜蓿干旱胁迫下生理响应和转录调控的差异研究
      陈力, 王靖, 邱晓, 孙海莲, 张文浩, 王天佐
      作物学报. 2023, (8):  2122-2132.  doi:10.3724/SP.J.1006.2023.24205
      摘要 ( 531 )   HTML ( 46 )   PDF (1732KB) ( 69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苜蓿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 常被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研究不同耐旱性紫花苜蓿应对干旱胁迫的调控机制, 本研究以中科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Zhongke 1’)为试验材料, 以三得利紫花苜蓿(M. sativa ‘Sanditi’)为对照, 采用自然干旱法进行处理, 比较干旱胁迫对其生长性状、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 并使用转录组测序分析2个品种响应干旱基因的差异。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叶绿素含量; 与三得利相比, 干旱胁迫下中科1号紫花苜蓿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更低, 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清除能力更强。中科1号和三得利分别有5308个和8053个响应干旱的基因; 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 中科1号的346个干旱响应基因被显著富集在6个GO类别, 而三得利的1683个干旱响应基因被显著富集在29个GO类别; 此外, 我们还筛选到19个在中科1号中表达量显著高于三得利的抗旱关键基因。本研究发现紫花苜蓿可能通过上调抗旱基因SUSP5CSLEASODPODPEPC、NCED等的表达, 提高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 从而增强抗旱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候选基因和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麦矮秆突变体Xu1801的鉴定及其矮化效应分析
      苏在兴, 黄忠勤, 高闰飞, 朱雪成, 王波, 常勇, 李小珊, 丁震乾, 易媛
      作物学报. 2023, (8):  2133-2143.  doi:10.3724/SP.J.1006.2023.21056
      摘要 ( 351 )   HTML ( 31 )   PDF (3733KB) ( 37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徐麦35原种繁育过程中发现1株天然矮秆突变体, 经连续多代单株选择, 该突变体株高性状稳定遗传, 将其命名为Xu1801 (徐1801)。为研究Xu1801矮化原因, 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倒伏指数分析、苗期赤霉素处理和矮秆相关基因检测。调查发现, Xu1801平均株高68.16 cm, 较野生型徐麦35株高降低24.05%, 其矮化效应表现为节间减少和各节间极显著缩短; 其中, 第5节间效应值最大, 达44.16%。Xu1801的旗叶宽度、叶绿素含量、小穗密度极显著高于徐麦35, 其他农艺性状与徐麦35差异较小。Xu1801产量达8604.17 kg hm-2, 低于徐麦35; 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徐麦35。Xu1801茎秆粗壮, 各节间充实度较好, 倒伏指数47.73, 极显著低于徐麦35。GA3处理可知, Xu1801和徐麦35同属于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型种质。分子标记检测发现, Xu1801可能含有Rht-D1bRht4Rht8Rht9Rht12等矮秆相关基因; WMC317 (Rht4)和BARC102 (Rht5)在Xu1801和徐麦35之间呈现出不同条带, 其他标记扩增条带在两者之间较为一致。综上, Xu1801株高偏矮、抗倒伏能力强, 产量和品质性状协调, 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 同时携带多个矮秆基因, 可作为小麦株高遗传分析的种质资源。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Badh2基因创制优质香型籼稻三系不育系
      韦新宇, 曾跃辉, 杨旺兴, 肖长春, 候新坡, 黄建鸿, 邹文广, 许旭明
      作物学报. 2023, (8):  2144-2159.  doi:10.3724/SP.J.1006.2023.22043
      摘要 ( 341 )   HTML ( 25 )   PDF (4486KB) ( 2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米香味是水稻的重要食味品质之一, 其主要受第8染色体上编码甜菜碱脱氢酶基因Badh2控制, 该基因突变可导致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含量增加从而促进香味的产生。本研究以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杂交稻保持系明太B为受体, 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其Badh2基因进行编辑和敲除。获得2个T0代转基因纯合突变体植株并对其衍生的48个T1代单株进行鉴定和分析, 获得1个不含转基因载体骨架且在第2外显子插入单个碱基T的纯合突变体株系明太B-badh2。利用半定量PCR和qRT-PCR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Badh2基因相对表达量和2-AP含量; 同时采用农业行业标准(NY/T 1433-2014)推荐的48对水稻SSR引物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 该株系Badh2基因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籽粒中香味物质2-AP的含量显著增加; 指纹图谱分析发现, 仅1对引物Rm571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之间鉴定到等位变异, 两组材料遗传差异较小。此外, 本研究还对野生型和突变体T2代植株表型性状、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指标进行了考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指标在两组材料间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测交和回交转育方法并结合Badh2位点测序分析, 成功选育获得了其对应的纯合香型三系不育系明太A-badh2。通过与恢复系明恢703、明恢3009测配, 其组合产量与国家审定品种明太优703、明太优3009相近且表现出较强的超标优势。此外, 通过与香型恢复系明恢1831测配后发现其组合籽粒中香味物质2-AP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合明太A/明恢1831。因此,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可对水稻香味基因Badh2进行精准定向编辑和敲除, 实现对水稻香味性状的改良, 为创制香型籼稻不育系提供理论指导, 从而加快香型杂交稻育种进程。

      栽培种花生单仁重QTL定位分析
      李星, 杨会, 骆璐, 李华东, 张昆, 张秀荣, 李玉颖, 于海洋, 王天宇, 刘佳琪, 王瑶, 刘风珍, 万勇善
      作物学报. 2023, (8):  2160-2170.  doi:10.3724/SP.J.1006.2023.24190
      摘要 ( 276 )   HTML ( 14 )   PDF (4514KB) ( 1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单仁重是决定花生产量和商品性的重要性状之一。本研究以大粒品种山花15号(母本)与小粒品种中花12号(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 在6个种植环境下进行单仁重QTL定位。在A04、A06、A07、B05、B07、B09和B10等7个染色体上共检测到9个与单仁重相关的QTL, 这些QTL的LOD值为3.01~33.97、表型贡献率为2.61%~34.28%、加性效应值为-0.03~0.15 g、定位的物理区间为0.03~4.32 Mb, 其中, qSSWA07.1是在6个种植环境下重复检测的单仁重主效QTL, qSSWA06.1qSSWB09.1均在4个种植环境下重复检测到。qSSWA07.1qSSWA06.1的加性效应为正, 增效位点来自山花15号, qSSWB09.1的加性效应为负, 增效位点来自中花12号, 利用与qSSWA06.1qSSWA07.1qSSWB09.1紧密连锁的3个bin标记(A06: Block3344、A07: Block3373和B09: Block10032)的基因型分析了3个位点调控花生单仁重的累加效应, 发现携带3个增效等位基因的家系的单仁重最大, 而不携带增效等位基因的家系的单仁重最小。对qSSWA06.1qSSWA07.1qSSWB09.1标记区间内的注释基因进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结合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在不同花生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 预测了4个候选基因(Arahy.9UY90IArahy.RX7YKYArahy.3ZC2CNArahy.9V2WXE)。研究结果为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烟草转录因子NtNAC080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
      文利超, 熊涛, 邓智超, 刘涛, 郭存, 李伟, 郭永峰
      作物学报. 2023, (8):  2171-2182.  doi:10.3724/SP.J.1006.2023.24193
      摘要 ( 375 )   HTML ( 20 )   PDF (7965KB) ( 5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C作为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 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衰老及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为探究烟草NtNAC080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 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不同胁迫处理下NtNAC080的表达模式, 结果表明, NtNAC080的表达受干旱、高盐胁迫以及ABA、MeJA和SA激素的诱导; 以NtNAC080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及野生型(K326)烟株为材料, 分析敲除株系在高盐和干旱胁迫下抗逆表型。试验表明, 与野生型相比, 2个敲除株系的耐盐抗旱能力均明显增强; 干旱和盐胁迫下敲除株系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 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相反地, 异源表达NtNAC080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Col-0)相比对盐和干旱的耐受性明显减弱。qRT-PCR分析发现在干旱和盐处理后胁迫相关基因(NtDREB1ANtKAT2NtNHX1等)在NtNAC080基因敲除株系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表明, NtNAC080在烟草的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负调控作用, 这可能是通过调控抗氧化酶活性及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曹玉军, 刘志铭, 兰天娇, 刘小丹, 魏雯雯, 姚凡云, 吕艳杰, 王立春, 王永军
      作物学报. 2023, (8):  2183-2195.  doi:10.3724/SP.J.1006.2023.23058
      摘要 ( 379 )   HTML ( 25 )   PDF (619KB) ( 5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确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叶片氮含量与光合特性对不同氮素用量的响应趋势, 对东北地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年以来吉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6个代表性品种为研究对象(1970s: 吉单101、中单2号; 1990s: 四单19、吉单159; 2010s: 先玉335和农华101), 在大田条件下共设置4个氮素水平(0、125、250和375 kg hm-2), 分析了氮素施用量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叶片氮含量及光合特征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有氮水平下玉米籽粒产量均随品种更替而提高, 现代品种在较高氮水平下(≥250 kg hm-2)产量优势更明显, 各处理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单穗粒数和粒重同时增加的结果。当施氮量不高于250 kg hm-2时, 各年代玉米品种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 现代品种显著高于老品种, 当施氮量为375 kg hm-2Pn均显著降低, 降低幅度表现为老品种高于现代品种。而吐丝至蜡熟期, Pn降低幅度随施氮量增加和品种更替而减小。玉米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在不同时期均表现为2010s最高、1990s次之、1970s最低, 其中2010s品种的光补偿点比1990s、1970s品种平均分别提高9.72%、27.84%, 暗呼吸速率平均提高7.82%、32.98%。各年代品种比叶重(specific leaf weight, SLW)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 同一施氮量下SLW表现为随品种更替而降低。不同品种叶片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 不施氮处理老品种显著降低, 施氮处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 Pn与SLW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Pn与Narea之间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方程拟合, Pn随Narea增加出现转折的Narea值为1.57 g m-2。不同年代品种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而较高氮水平下(≥250 kg hm-2) PNUE随品种更替而显著提高。综上, 在较高氮水平下现代玉米品种比老品种显著增产主要归因于其Pn和PNUE的提高, 而Pn和PNUE的提高又与比叶重(SLM)、叶片N含量(Nmass、Narea)等性状密切相关, 推荐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参考。

      冬小麦对水分胁迫响应的模型模拟与节水滴灌制度优化
      杨晓慧, 王碧胜, 孙筱璐, 侯靳锦, 徐梦杰, 王志军, 房全孝
      作物学报. 2023, (8):  2196-2209.  doi:10.3724/SP.J.1006.2023.21054
      摘要 ( 331 )   HTML ( 27 )   PDF (1184KB) ( 3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滴灌技术结合节水灌溉制度可显著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但针对滴灌条件下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的优化研究相对较少, 利用作物模型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可以弥补田间试验的不足, 对于作物精确灌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胶东冬小麦滴灌节水试验数据(2016—2019年)评价了根区水质模型(RZWQM-CERES)的适应性, 并模拟评价了不同节水滴灌制度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以筛选最佳节水滴灌制度。结果表明RZWQM- CERES可以较好地模拟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对不同滴灌处理和季节的响应, 其中模拟0~90 cm土壤贮水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2.7~32.3 mm、相对均方根误差(NRMSE)为11.9%~16.3%、决定系数(R2)为0.52~0.69, 模拟收获期生物量的RMSE为1184~1904 kg hm-2、NRMSE为9.9%~16.8%、R2为0.67, 模拟产量的RMSE为361~491 kg hm-2、NRMSE为5.7%~7.8%、R2为0.75。长期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小麦需水关键期为孕穗期(丰水年和平水年)或拔节期(枯水年)。针对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溉量的响应差异, 筛选滴灌条件下冬小麦最佳灌溉制度为: 丰水年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45 mm; 平水年(或枯水年)在拔节期、孕穗期及开花期各灌水35 mm (或45 mm)。本研究结果扩展了RZWQM-CERES优化冬小麦滴灌制度的应用潜力, 为实施冬小麦精确灌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外源海藻糖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李宇星, 马亮亮, 张月, 秦博雅, 张文静, 马尚宇, 黄正来, 樊永惠
      作物学报. 2023, (8):  2210-2224.  doi:10.3724/SP.J.1006.2023.21057
      摘要 ( 401 )   HTML ( 33 )   PDF (1146KB) ( 4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外源海藻糖(TRE)对高温胁迫下灌浆期不同耐性小麦品种旗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作用, 于2020—202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高新技术农业园进行试验, 选用前期筛选得的耐热性差异显著的敏感型小麦品种泛麦5号(Fanmai 5, FM5)和耐热型小麦品种淮麦33 (Huaimai 33, HM33)作为试验材料, 设置叶面喷施清水+不高温(CK1)、清水+灌浆期高温胁迫(CK2)、10 mmol L-1海藻糖+灌浆期高温胁迫(T10H)、15 mmol L-1海藻糖+灌浆期高温胁迫(T15H)和20 mmol L-1海藻糖+灌浆期高温胁迫(T20H)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 在高温胁迫条件下, 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下降, 与非高温逆境相比, 高温胁迫下小麦产量显著下降, 穗数和穗粒数无显著变化, 千粒重是减产的主导因素。与喷清水相比, 喷施海藻糖后产量较高温胁迫处理有所提升, 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提高, 丙二醛(MDA)含量降低,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 变化幅度在品种间存在差异, 耐热品种的SPAD值降幅与丙二醛的增幅较小, 但CAT活性的增幅较大, 因而减产幅度较小。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SPAD、SOD及POD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MDA和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通过降低PnGsTr抑制小麦的光合作用, 减少光合产物的生成, 造成最终的减产。喷施TRE, PnGsTr、SPAD和CAT是降低高温胁迫伤害的主要指标, 敏感品种缓解效果明显。此外, 开花期喷施浓度15 mmol L-1海藻糖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海藻糖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光合响应差异机制和小麦抗氧化代谢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土壤强化处理对连作太子参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价
      陈婷, 焦艳阳, 周鑫烨, 吴林坤, 张重义, 林煜, 林生, 林文雄
      作物学报. 2023, (8):  2225-2239.  doi:10.3724/SP.J.1006.2023.24155
      摘要 ( 380 )   HTML ( 18 )   PDF (1597KB) ( 4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问题威胁着集约化中药农业的源头产品供给与质量安全, 因此, 探索强化修复连作易病土壤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意义。以块根入药的太子参在集约化种植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连作障碍。本研究在两茬太子参之间设置留种、休耕、淹水和稻参轮作4种处理方式, 动态检测不同处理后太子参的光合和抗逆生理以及物质转运差异, 并从土壤生态环境的角度评价不同处理对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作用以及探索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相较于休耕处理, 稻参轮作处理后的土壤pH降低趋势减缓, 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 太子参根际有益微生物和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均显著增加, 而病原微生物却显著减少; 太子参叶片光合速率显著提升, 干物质运转过程改善; 太子参产量、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显著提升19.5%、22.9%和5.8%。改进的灰色T型关联分析表明, 土壤pH、有机质含量、特异微生物、氮循环基因丰度以及太子参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系统均与产量高度关联(关联度绝对值大于0.6), 且太子参块根膨大中期及之前的生育状态和土壤环境的改善对产量形成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因此, 苗期、膨大前期及中期是消减太子参连作障碍的关键时期。本研究结果还表明, 稻参轮作处理下, 前作水稻分泌物和残体降解物进入土壤生态系统, 加速特异微生物区系重构, 缓解土壤酸化以及改善营养封存, 降低太子参逆境胁迫强度, 从而在生长发育前期就改善了连作太子参的能量和营养代谢, 并优化了物质转运, 最终改善其产量和品质。该结果为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生态修复, 构建生态可持续栽培关键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施氮量对糯和非糯小麦原粮品质、酿酒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琼, 杨洪坤, 陈艳琦, 吴东明, 黄秀兰, 樊高琼
      作物学报. 2023, (8):  2240-2258.  doi:10.3724/SP.J.1006.2023.21038
      摘要 ( 371 )   HTML ( 13 )   PDF (1073KB) ( 32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糯和非糯小麦原粮品质及酿酒品质的影响, 明确酿酒专用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适宜氮肥用量。于2019、2020连续2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 以绵麦902 (非糯性)和中科紫糯麦168 (糯性)为材料, 设置6个施氮量(0、45、90、135、180和225 kg hm-2), 分析其对小麦原粮品质、酿酒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绵麦902产量、粉质率、灰分含量更高; 中科紫糯麦168硬度、容重、蛋白质、脂肪含量相对较高, 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更高、直支比更低, 除稀澥值比绵麦902高以外, 其余RVA特征参数均更低。增加施氮量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两品种产量均在225 kg hm-2达最大值。粉质率和容重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硬度指数和蛋白质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 脂肪和灰分含量在135 kg hm-2、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在90~135 kg hm-2内较高, 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在135 kg hm-2后显著下降。两品种的出酒率年际间不同, 2019年绵麦902的出酒率要显著高于中科紫糯麦168, 2020年则相反, 推测与2020年灌浆期雨水较多, 中科紫糯麦168籽粒硬度指数下降、粉质率上升有关; 在90~135 kg hm-2施氮范围内两品种出酒率相对较高。绵麦902所酿制的白酒总酸、总酯含量不高, 杂醇油含量也相对更低; 中科紫糯麦168与之相反, 但杂醇含量仍在安全范围(≤0.2 g 100 mL-1)。两年度绵麦902所酿白酒的总酸含量均在90 kg hm-2处理下最高, 2020年中科紫糯麦168的总酸含量则在135 kg hm-2处理下最高。就总酯和杂醇油而言, 两品种的总酯含量在135 kg hm-2处理下相对较低, 杂醇油含量在90 kg hm-2下最低。与2019年相比, 2020年两品种的总酸、总酯含量显著降低, 这可能与该年度籽粒灌浆期降水较多, 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下降有关。中科紫糯麦168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 整体酿酒特性要优于绵麦902。绵麦902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在90 kg hm-2处理最高, 综合评分最高, 中科紫糯麦168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在225 kg hm-2处理最高, 综合评分最高。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 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与总酸、总酯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淀粉理化指标通过直链淀粉、糊化温度等在总酯形成过程中起正向间接作用。研究认为, 小麦出酒率受环境、粉质率影响, 淀粉含量、组分、糊化特性对总酸、总酯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酯类物质是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成分, 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大。90~135 kg hm-2施氮量下, 糯和非糯小麦淀粉含量、组分和糊化特性较好, 酿制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较多, 是适宜酿酒小麦高产优质的适宜施氮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薯中13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贾瑞雪, 陈伊航, 张荣, 唐朝臣, 王章英
      作物学报. 2023, (8):  2259-2274.  doi:10.3724/SP.J.1006.2023.24202
      摘要 ( 341 )   HTML ( 5 )   PDF (6482KB) ( 16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胡萝卜素作为评价甘薯食用和加工品质的重要指标, 对于推进甘薯育种至关重要, 但由于缺乏甘薯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限制了甘薯食用品质分析和育种进展。本研究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过程, 建立了同时测定甘薯中13种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待测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乙醇∶丙酮∶正己烷(1∶1∶1, v/v/v)作为提取液, 甲基叔丁基醚为复溶液类胡萝卜素得率最高。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甲醇∶乙腈(1∶3, v/v)含0.01% 2,6-二叔丁基对甲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BHT)和0.1%甲酸作为流动相A相, 甲基叔丁基醚含0.01% BHT作为流动相B相梯度洗脱, 色谱柱YMC Carotenoid C30 (2 mm×100 mm, 3 μm), 流速为0.8 mL min-1, 柱温23℃, 进样量1 μL, 检测波长450 nm, 分析时间8 min。该方法中13种类胡萝卜素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大于0.997;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回收率结果均符合要求。本研究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能快速、准确的同时检测甘薯中13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可为大批量甘薯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品质分析奠定基础。

      基于堆栈稀疏自编码器的小麦赤霉病高光谱遥感检测
      林芬芳, 陈星宇, 周维勋, 王倩, 张东彦
      作物学报. 2023, (8):  2275-2287.  doi:10.3724/SP.J.1006.2023.21060
      摘要 ( 288 )   HTML ( 17 )   PDF (2966KB) ( 18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赤霉病具有发病快、周期短的特点, 利用深度学习特征提取方法建立病害严重度检测模型, 可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研究于2018—2020年间采集3个品种小麦在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麦穗高光谱数据, 通过形态学处理去除麦芒, 提取出麦穗光谱曲线, 使用多源散射校正对光谱进行去噪处理, 再采用堆栈稀疏自编码器(Stacked Sparse Auto-encoder, SSAE)提取小麦赤霉病的光谱特征, 利用该特征分别结合Softmax分类器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小麦赤霉病严重度判别和预测模型。通过预训练, 具有12~6个神经元的双层SSAE模型表现较好, 模型均方误差更低, 而且各个病害等级的特征差异明显; 以训练的SSAE模型提取的深度学习特征为基础分别建立赤霉病严重度等级判别模型和严重度预测模型, 在严重度等级判别的分类结果中, 模型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8.2%和0.84, 其中“淮麦35”品种的总体精度最高; 在严重度预测模型中, 模型对所有品种测试集的预测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27和0.062, 对各品种的预测决定系数均在0.95左右; 相比常见的几种小麦赤霉病光谱指数, 基于SSAE深度学习特征的赤霉病预测模型精度更高。高光谱遥感数据量大、光谱波段多, 堆栈稀疏自编码器通过在自编码器模型中加入稀疏表示的限定条件, 并增加隐含层数及隐含神经元数来构建更为复杂的模型, 所提取的光谱特征更能全方面地体现小麦赤霉病的光谱特征, 利用该特征构建的小麦赤霉病检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可为精准监测小麦赤霉病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简报
      水稻种子快速萌发突变体rgs1的鉴定及调控基因克隆
      贾璐绮, 孙悠, 田然, 张学菲, 代永东, 崔志波, 李杨羊, 冯新宇, 桑贤春, 王晓雯
      作物学报. 2023, (8):  2288-2295.  doi:10.3724/SP.J.1006.2023.22056
      摘要 ( 372 )   HTML ( 34 )   PDF (1866KB) ( 6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种子快速萌发, 可减短吸水膨胀至出土成苗时间, 减少有害生物危害, 进而有效提高种子成苗率, 有利于培养强壮秧苗。为此, 本研究对缙恢10号EMS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体库进行了筛选, 从中鉴定到一个种子萌发快且矮化多蘖的突变体rgs1, 进一步分析发现矮化是由于各节间均缩短造成的, 而多蘖则是分蘖芽发育较快引起的。遗传分析表明rgs1的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调控, 定位区间内叶绿体ζ-胡萝卜素异构酶编码基因LOC_Os12g21710的第3个外显子发生了G至A的碱基替换, 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 从而确定为目的基因。qPCR分析发现, 与野生型相比, 突变体中独角金内酯(SL)合成基因HTD1D27D10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D14TB1的表达均极显著降低, SL信号途径抑制因子D53的表达则极显著升高, 表明rgs1矮化多蘖性状与SL缺陷有关。在rgs1中, 脱落酸(ABA)合成代谢关键酶基因OsNCED1几乎无表达, MOC3FON1的表达极显著升高, 表明rgs1种子的快速萌发与ABA合成缺陷有关。RGS1可能是水稻体内精准调控SL和ABA协同作用的一个关键基因, 从而调控水稻种子萌发、株高、分蘖等的发育。

      灌水和施氮对冬小麦根系特征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刘世洁, 杨习文, 马耕, 冯昊翔, 韩志栋, 韩潇杰, 张晓燕, 贺德先, 马冬云, 谢迎新, 王丽芳, 王晨阳
      作物学报. 2023, (8):  2296-2307.  doi:10.3724/SP.J.1006.2023.21051
      摘要 ( 462 )   HTML ( 33 )   PDF (709KB) ( 6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株根系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决定着其获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分析麦田冬小麦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对水氮的响应及其与地上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关系, 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冬小麦根群结构, 促进根冠协调生长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在麦田定位试验基础上,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 设置2个灌溉主处理(W0: 全生育期不灌水、W1: 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1次)以及3个施氮副处理(N0: 0 kg hm-2、N180: 180 kg hm-2 和N300: 300 kg hm-2)。结果表明: 与W0处理相比, W1抑制根长密度的增加, 但增加根系平均直径, 提高0~20 cm土层根表面积和根干重密度, 显著提高根系活力4.98%~22.7%, 降低根冠比1.47%~11.25%; 2年平均小麦产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5.50%、13.40%和14.91%。施氮促进根系生长, 与不施氮处理相比, 施氮显著提高根系平均直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根干重密度和根系活力, 降低根冠比。其中N180更有利于根系生长, 提高冬小麦根系各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 与N300相比, 2年平均产量提高2.53%, 而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44.51%和39.37%。相关分析表明, 拔节期至开花期根干重密度与产量、氮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根冠比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氮利用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 合理的灌水和施氮能够优化根系形态及分布, 提高根系活力, 协调根冠干物质分配, 提高产量和氮利用率。在冬小麦生产中拔节和开花期各灌水1次结合180 kg hm-2施氮量有利于促进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协同提高。

      黍稷高基元EST-SSR标记开发及200份核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倩, 张立媛, 许月, 李海, 刘少雄, 薛亚鹏, 陆平, 王瑞云, 刘敏轩
      作物学报. 2023, (8):  2308-2318.  doi:10.3724/SP.J.1006.2023.24201
      摘要 ( 278 )   HTML ( 15 )   PDF (830KB) ( 57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搞清黍稷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 开发新的高基元EST-SSR标记用以评估国内不同生态区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为加快黍稷育种进程和挖掘优异种质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了200个高基元EST-SSR标记并进行多态性筛选, 利用筛选到的多态性标记评价200份黍稷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 200个标记在6份地理来源差异显著的黍稷材料中有52个呈多态性, 开发效率为26%, 其中四、五和六碱基重复多态性标记分别为17个(32.7%)、17个(32.7%)和18个(34.6%)。利用52个高基元EST-SSR多态性标记对200份核心资源进行检测, 共得到129个观测等位变异, 每个位点检测到2~3个;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093~1.0910, 平均为0.7277; 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1948~0.8211, 平均为0.5104。基于UPGMA将200份资源划分为6个群组。基于Structure的遗传结构(K=7)将资源划分为7个类群, 黍稷资源主要来自4个(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和北方地区)基因库。基于主成分分析将材料聚为6个类群, 与其地理来源一致。构建了52个四-六碱基重复EST-SSR标记, 开发率为26%; 用其分析材料的遗传差异发现黍稷地方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